天刚蒙蒙亮,李晓东就揣着钱出门了。寒风卷着残雪,在胡同里打着旋儿,他却脚步轻快,心里盘算着今天的活儿——给隔壁那处两进四合院彻底翻新,好让于莉一家明天就能舒舒服服搬进来。
先去了趟街道办旁边的木工房,找到王木匠。王木匠是个实诚人,手艺好,就是话少。李晓东递过去两包大前门,笑着说明来意:“王叔,麻烦您带两个徒弟,把隔壁院的窗户都换上新玻璃,门框松动的也给修修,工钱我按双倍算。”
王木匠掂了掂烟,又看了眼天:“玻璃得去玻璃厂拉,我这就叫人,晌午前准保弄完。”
“那太谢谢您了。”李晓东又塞过去五块钱定金,“您先忙着,我再去别处看看。”
从木工房出来,在没人的胡同,李晓东从空间拿出五十斤腻子灰,十斤滑石粉。雇了个三轮车拉着,往四合院赶。刚到院门口,就见三大爷闫埠贵带着两个年轻人等在那儿,手里还拎着瓦刀和梯子。今天星期天,闫埠贵休息。
“晓东啊,我可是把我那俩最能干的侄子都叫来了。” 闫埠贵笑眯眯地搓着手,“捡瓦、刷墙,保证给你弄得利利索索,就是这工钱……”
“三大爷您放心,”李晓东爽快地说,“每人一天五块,管三顿饭,加俩菜。”
“得嘞!” 闫埠贵眼睛一亮,立刻招呼侄子们干活,“快,先上房捡瓦,看看哪儿漏雨,都给堵严实了!”
说话间,王木匠带着徒弟也来了,三轮车后面装着十几块透亮的玻璃。两拨人分工明确,王木匠的人拆旧窗框,量尺寸,裁玻璃;闫埠贵的人爬上房顶,小心翼翼地把松动的瓦片挪开,用新的黄泥重新糊牢,又把破损的瓦换掉。
李晓东没闲着,跟着一起收拾院子。墙角的杂草拔干净,地上的碎砖捡起来堆到一边,又找了把扫帚,把屋里的灰尘扫出去。他特意留意了一下那口井,打上一桶水,清冽甘甜,看来水质还不错。
正忙得满头大汗,院里忽然热闹起来。于莉挎着个篮子来了,里面装着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小碟咸菜。“李大哥,三大爷,王师傅,歇会儿吃点东西吧。”她把东西放在院里的石桌上,又给每个人倒了碗热水,眼神里满是感激。
王木匠摆摆手,手里的活没停:“不了,赶工。”
闫埠贵却拉着侄子坐下,拿起个馒头就啃:“哎,还是莉丫头懂事。晓东啊,你这眼光不错,这姑娘又勤快又贴心……”
于莉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小声说:“我在家也帮不上忙,做点吃的是应该的。”
李晓东心里暖烘烘的,拿起个馒头递给她:“你也吃点,别总站着。”
于莉接过馒头,小口小口地吃着,眼睛却一直跟着李晓东转,看他扫院子,看他帮王木匠扶梯子,嘴角不自觉地带着笑。
晌午时分,窗户都换上了新玻璃,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屋里,亮堂了不少。房顶的瓦也捡完了,闫埠贵的侄子开始调腻子灰,准备刷墙。李晓东趁着众人吃饭的空档,悄悄进了趟东厢房——他早上特意把空间里的柴火挪到这儿,用帆布盖着。
掀开帆布,露出码得整整齐齐的劈柴,都是干透了的松木和枣木,烧起来火旺,还没烟。他抱了几捆,分别放进每个房间的灶台边,又往煤炉里添了些新煤,让屋里能暖和点。
下午,他又去了趟供销社。买了十个粗瓷碗,五个搪瓷盆,一口铁锅,一把菜刀,还有两个暖水瓶。路过肉铺,割了五斤五花肉,三斤排骨;蔬菜摊买了白菜、萝卜、土豆,装了满满一三轮车。
回到四合院时,墙已经刷完了。腻子灰打底,滑石粉一罩面,墙壁白白净净的,看着就敞亮。王木匠和闫埠贵的人都已经走了,院里干干净净,就等着添置东西了。
李晓东先把锅碗瓢盆搬到厨房,摆得整整齐齐。又从空间里拿出几袋白面、两桶花生油、一袋子大米,还有几瓶酱油醋,都放进储物间。水果篮里装满了苹果、橘子,糖果盘里堆着奶糖和水果糖,看着就喜庆。
最费心思的是铺炕。他从空间里取出几床新棉被,被面是喜庆的大红色,里面絮的是上等棉花,蓬松又暖和。炕席也换成了新的,竹篾编的,光滑又结实。于父于母住的正房里,他还特意放了个小炕桌,方便老两口吃饭、说话。
于莉和于海棠的厢房,他各放了一个衣柜,虽然是旧的,但刷了层新漆,看着跟新的一样。又在窗台上摆了两盆绿植,是空间里养的绿萝,绿油油的,给屋里添了点生气。
忙到天黑,院子终于收拾停当。推开大门,红灯笼挂在门楣上,映得院里一片暖光。正房、厢房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烟囱里冒出淡淡的青烟,一派温馨景象。
李晓东站在院里,满意地点点头。这哪里还是之前那个破败的小院,分明就是个能舒舒服服过日子的家。
刚锁好门,就见于莉和于海棠来了。于莉手里拿着件干净的蓝布褂子,于海棠背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
“李大哥,我们来看看有啥能帮忙的。”于莉走进院,看到眼前的景象,一下子愣住了,眼睛瞪得圆圆的,“这……这真是我们以后住的地方?”
院里干干净净,屋里亮堂堂的,窗户上的新玻璃反射着灯光,比她家以前最好的时候还要体面。
“进去看看。”李晓东笑着推开正房门。
于莉和于海棠走进去,更是惊得说不出话。雪白的墙壁,暖和的土炕,新铺的被褥,炕桌上还放着个暖水瓶。于海棠走到窗边,摸了摸新换的玻璃,又看了看窗台上的绿萝,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厨房有吃的,储物间有米面油,你们明天直接搬过来就行。”李晓东说,“对了,这是给叔买的拐杖,比之前那个稳当。”他从门后拿出个新拐杖,是红木做的,打磨得光滑圆润。
于莉眼圈一红,忽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李大哥,你对我们家的恩,我们这辈子都还不清……”
“快起来!”李晓东赶紧把她扶起来,“你这是干啥,不是说好别这样吗?”
于海棠站在一旁,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低声道:“谢谢。”声音不大,却带着前所未有的真诚。
【叮!于海棠情感突破,认可加深,爱慕值提升至75\/100(真心接纳)。】
【叮!于莉深受触动,情感升温,爱慕值提升至90\/100(情根深种)。】
李晓东心里一动,看着眼前这对姐妹,一个泪眼婆娑,一个眼神柔和,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好了,天晚了,你们快回去吧,明天一早我来接你们。”
“嗯。”于莉点点头,把手里的蓝布褂子递给他,“李大哥,这是我给你做的褂子,不知道合不合身。”
李晓东接过来,布料是新的,针脚细密,还带着淡淡的皂角香。“肯定合身,谢谢你。”
于莉笑了,梨涡浅浅的,在灯光下格外动人。“那我们走了。”
看着姐妹俩的身影消失在胡同口,李晓东关上院门,心里一片安宁。他仿佛能想象到明天于家搬进来的场景:于父拄着新拐杖在院里散步,于母坐在炕上缝补,于莉在厨房做饭,于海棠坐在窗前看书……那该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回到自己的四合院,娄晓娥正坐在灯下看书。看到他回来,抬头问:“都弄好了?”
“差不多了,就等他们搬进去了。”李晓东脱下外套,“多亏了你那院子,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咋帮他们。”
“举手之劳。”娄晓娥合上书,“看你忙了一天,累坏了吧?我给你留了碗热汤。”
李晓东喝着热汤,心里暖暖的。他想,这大概就是生活吧,有付出,有收获,有朋友的帮衬,有值得牵挂的人,就算日子苦点,心里也是甜的。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地上,一片清辉。明天,于莉一家就要搬进新家了,这个冬天,他们再也不用挨冻受穷了。而他,也会继续守着这片小院,守着身边的人,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