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庆沉默不语,他何尝不知其中症结。
当年燕然人冒犯朔州之时,曾多次上书楚廷,请命北伐,却始终被“息事宁人”四字驳回,当时白洛恒还因为替他求说被贬至朔州,他甚至一度感激涕零,直到后来再结合他的所作所为,周云庆此时竟也不明白,当时的白洛恒冒着求死的风险入后宫之中替他求说,当时到底是真诚所至,还是心中怀有他心……
“朕要反击。”白洛恒的声音陡然加重,石案上的茶盏微微震颤。
“朕要让燕然人知道,大周不是楚廷,朕白洛恒,更不是只会退让的君主!”
他直视着周云庆:“朝中将领,勇猛有余者,却不善草原战法;沉稳者,却少了几分锐气。纵观满朝,唯有你周云庆,出身将门,其父周安曾与漠北交锋,熟知燕然人虚实,更能让边军信服。调你回京,便是要你操练骑兵,为北伐做准备。”
周云庆心中巨震,他原以为是皇帝忌惮自己,欲除之而后快,却没想到竟是这般用意。
他望着白洛恒年轻却坚毅的脸庞,想起当年陇右起兵时,这位彼时还在挟天子以令诸臣的逆贼便肯放下身段,求自己归顺,此刻再看,当年的锐气未减,反倒多了几分帝王的深沉。
“陛下信任,臣感激涕零。”周云庆单膝跪地,声音沙哑。
“只是……臣当年毕竟有过起兵之举,恐难服众。”
“服众?”白洛恒起身,亲手将他扶起。
“能让三军将士甘愿效死,才算真的服众。你周家三代镇守漠南,燕然人闻你之名便心惊胆战,这便是你的资本。至于旧事……”
他拂去周云庆肩头的落尘:“楚廷苛政在前,你起兵实乃无奈,朕早已赦你无罪。如今是大周,过去的恩怨,该了了。”
周云庆望着白洛恒深邃的眼眸,心中最后一丝疑虑烟消云散。他抱拳躬身:“若陛下真要北伐,臣愿效犬马之劳!”
白洛恒颔首,示意他落座,又命内侍添上新茶,话锋一转:“说起来,你在陇右多年,西域诸国近来可有异动?”
提及西域,周云庆神色一凛:“回陛下,西域诸国多与我朝诚信友好之色,只是近年受燕然人胁迫,时有反复。特别是疏勒、西凉二国,地处丝路要冲,燕然人常派使者利诱,许以漠南草场,妄图让他们断绝与我朝的商路。”
“燕然人的手,伸得倒是长。”白洛恒指尖在案上画了个圈。
“西域诸国与燕然人素有嫌隙,当年燕然人西扩时,曾屠戮过不少城邦,这笔账,他们怕是没忘。”
周云庆眼中闪过精光:“陛下明鉴!臣在陇右时,曾与西域使者私下会面,他言及燕然人残暴,早已不堪其扰,只是畏惧其骑兵,不敢公然反抗。若我朝能派使者前往西域,许以通商之利,助他们加固城防,他们未必不愿与我朝联手。”
“联手?”
“正是。”
周云庆起身,走到案前的舆图旁,指尖点向西域与漠北交界的戈壁:“西域诸国虽不善骑兵,却熟悉漠北地形。若能说动他们出兵,从西侧牵制燕然人,我朝主力再从云州北上,便可形成夹击之势。燕然人首尾不能相顾,必败无疑。”
他顿了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西域盛产良马,若能与诸国达成盟约,我朝骑兵的马匹短缺之困,亦可迎刃而解。”
白洛恒盯着舆图,手指沿着西域诸国的疆域缓缓划过,眼中光芒渐盛。
周云庆的计策,正合他心意。对付燕然人,不能只靠蛮力,需得合纵连横,借势而为。
“好一个夹击之势!”白洛恒抚掌大笑。
“周将军此计甚妙。此事将依你所言,明日早朝,朕会与群臣商议遣使西域之事。”
周云庆躬身领命,随后,在白洛恒挥手示意之下缓缓退出御花园。
白洛恒则独自在石桌之上引用着茶水,心中却已开始盘算,该派谁出使?带什么礼物?如何说服那些首鼠两端的国王?思绪如泉涌,竟忘了身在御花园,不知过了何时,直到内侍提醒,他才起身回到立政殿处理奏折。
次日清晨,文武百官已列成两行。
白洛恒端坐龙椅,目光扫过众人,开门见山:“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一事,遣使西域,联诸国共抗燕然。”
话音刚落,阶下便起了骚动。户部尚书出列道:“陛下,西域诸国距中原万里之遥,且多是小国,若要结盟,需耗费重金,如今国库空虚,怕是……”
“国库空虚,便更要联西域。”
白洛恒打断他:“西域良马、玉石皆是珍品,打通商路,互通有无,不出三年,国库自会充盈。况且,燕然人若吞并西域,便可长驱直入关中,到那时,耗费的便不是金银,而是江山社稷!”
吏部尚书紧随其后:“陛下,西域诸国反复无常,恐难信任。当年楚廷也曾遣使结盟,却被诸国泄露军情,导致北伐失利。”
“此一时彼一时。”
周云庆出列,此时的他,当初早已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人了,再通过白洛恒给了信心之后,他也决定好好释放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
“当年楚廷国力衰退,诸侯离心;如今我朝新立,云州大捷威震四方,诸国必不敢轻视。况且,臣在陇右时已知,西凉、疏勒等国与燕然人积怨已久,只需许以重利,晓以利害,定能说服他们。”
张迁亦出列附和:“周将军所言极是。臣愿举荐一人出使,前朝西域巡使郑明,此人曾在陇右任职十余年,熟悉诸国语言风俗,且胆识过人,定能不辱使命。”
白洛恒点头:“郑明确是合适人选。传朕旨意,封郑明为西域安抚使,携带国书及丝绸、瓷器百箱,即刻启程。国书中要写明:若诸国愿与大周联手,击败燕然后,漠南以西的草场,尽归诸国;通商税率,减免三成。”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另外,令周云庆挑选五百精骑,护送郑明至西域边境。告诉诸国,这是大周的诚意,也是大周的底气!”
“臣遵旨!”周云庆与张迁齐声领命。
其余大臣见陛下心意已决,且计策周密,便不再反对,纷纷躬身附和。
散朝后,周云庆直奔兵部,调兵、备粮、整理西域舆图,忙得不可开交。
郑明接到旨意时,正在家中整理当年西域的文书,听闻要出使诸国,当即掷笔起身,眼中闪烁着建功立业的光芒。
他已年过半百,上一次出使西域时正是自己年少轻狂之时,当时的楚平帝从国库拨款供他出使西域,他一路上度过各种惊险,最终与西域诸国建交,一位大楚带回了不少关于西域的特产,如羊脂玉、疏勒的彩釉陶器,还有能在戈壁中顽强生长的胡杨种子 。
如今时隔十载,再逢出使良机,他抚摸着案上泛黄的西域舆图,指尖划过曾踏过的葱岭古道,心情格外的热血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