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科长的短信,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在苏晨心湖里激起一圈涟漪后,便迅速沉寂下去。
明天上午九点,办公室。
这简短的回复,意味着赵林认可了他绕过“白狐”的棋盘,选择走体制内这条路的决定。这是一次明确的表态,也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然而此刻,苏晨的全部心神,都已不在那条短信上。
他的目光,仿佛被磁石牢牢吸住,死死地钉在那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上。
出租屋里静得可怕,只有老旧冰箱偶尔发出的嗡嗡声,像是在为这段被尘封的往事低声伴奏。台灯的光晕,将照片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面孔,映照得有些诡异。
局中人。
这个认知,像一把沉重的铁锤,将苏晨过去对父亲的所有想象敲得粉碎。他一直以为父亲是悲壮的牺牲品,一个因不懂规则而被淘汰的好人。可这张照片告诉他,父亲不仅懂规则,甚至一度就站在这套潜规则的核心。
那么,他后来的陨落,便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清除。
苏晨的指尖在照片的边缘轻轻摩挲,冰凉的相纸触感,让他纷乱的思绪有了一丝凝聚。他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超越表象的答案。
他闭上眼,再次将意识沉入系统。
“系统,深度解析这张照片,分析其中所有人的气运残留状态。”
【指令收到,开始进行历史气运快照解析……】
【解析目标:1988年夏,清流山庄荷风苑合影。】
【解析中……】
苏晨的脑海里,那张静态的黑白照片仿佛活了过来。原本定格的画面,开始流动起一层肉眼不可见的光晕。
首先亮起的,是位于照片中央的陈敬云。一股庞大、深沉、如同深海般幽暗的气运从他身上弥漫开来,将照片里的所有人都笼罩其中。这股气运的核心,正是那股“隐世高人”的灰色气运,但在这灰色的外围,还缠绕着“权谋”的紫色与“掌控”的黑色,三色交织,形成一个稳定而强大的气运场。
紧接着,钱理和张老的气运也显现出来。钱理那股“安享晚年”的淡金色气运,此刻远没有今日这般醇厚,其中夹杂着大量“钻营”的灰色与“贪婪”的褐色,像一条灵活的毒蛇,紧紧缠绕在陈敬云的气运主干上。而张老那股“审视”的灰色气运,则像一张警惕的网,过滤着所有外来的气息。
其他几人的气运也一一浮现,官僚、酷吏、消息贩子……他们的气运形态各异,却都像支流汇入大江一般,主动地、顺从地融入了陈敬云构建的这个庞大气运场中。整个气运场如同一团缓慢旋转的星云,彼此勾连,互为支撑,散发着一种排外的、不容置疑的强大气场。
最后,系统的焦点,落在了人群边缘,那个身姿挺拔的年轻人身上。
【目标:苏振邦。】
【气运状态分析……】
一瞬间,一抹与整个星云格格不入的光芒,在苏晨的脑海中亮起。
那是一道清澈、明亮、带着些许锐利锋芒的金色气运。这股气运,充满了“理想”的炽热与“秩序”的坚定,干净得不含一丝杂质。
然而,这道光芒却并未能自由地舒展。
在系统的可视化界面中,苏晨清晰地“看”到,陈敬云那庞大的灰色气运场,如同一团粘稠的沼泽,正从四面八方向父亲的金色气运挤压而来。那些“权谋”的紫气和“贪婪”的褐气,像无数条细小的触手,试图渗透、污染这片纯粹的金色。
父亲的金色气运,被挤压得变了形。它在顽强地维持着自身的轮廓,但在与灰色沼泽接触的边缘,已经开始泛起一丝丝被腐蚀的黑边。
更让苏晨心脏揪紧的是,他看到父亲的金色气运并非被动防御。
那道金光在被挤压的同时,正奋力地向外迸发出一道道锐利的光刺,试图刺穿包裹着它的灰色沼泽。每一次迸发,都会让整个气运场产生一阵轻微的震荡,但随即就被更强大的力量抚平。
那不是一张和谐的合影。
那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是一场独木对抗森林,微光反抗永夜的,悲壮的战争。
【解析完毕。】
【检测到显着“气运场排斥”现象。】
【目标人物‘苏振邦’自身气运,与‘清流雅集’核心团体气运场存在根本性不兼容。其‘秩序’与‘理想’属性,与该团体的‘权谋’与‘掌控’属性产生强烈对冲。】
【结论:目标人物在当时,已被该团体视为异类,并正遭受气运层面的压制与同化。】
【补充分析:从残留的气运波动频率判断,目标人物并未屈服,其气运核心爆发出强烈的‘反抗’意志。】
“反抗”……
当这两个字出现在苏晨的脑海中时,他仿佛听到了父亲沉默的呐喊。
照片上那僵硬的笑容,那笔挺的站姿,那与旁人微妙的距离感,在这一刻都有了全新的、令人心碎的解释。
那不是不合群,是决不苟同。
那不是格格不入,是坚守壁垒。
那不是清高,而是在污泥中,拼尽全力,不让自己弯下脊梁。
一股混杂着酸楚、愤怒与极致骄傲的复杂情绪,猛地冲上苏晨的喉头。他一直以为父亲是悲剧的,却在今天才真正明白,父亲首先是骄傲的。他不是一个在迷雾中迷失方向的旅人,而是一个明知前方是深渊,却依旧选择挥剑的战士。
他输了,但他没有败。
苏晨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胸腔中那股翻腾的情绪,最终化为一种冰冷的、坚硬的东西,沉淀在心底。
他终于明白了陈敬云那句“可惜了,是块好钢,就是太硬,不肯弯”的真正含义。那不是惋惜,而是来自胜利者的、居高临下的评判。
他也明白了那个神秘发信人字里行间的恨意。或许,那个人也曾是这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被陈敬云这只“白狐”轻易地舍弃,所以他才恨透了棋手,甚至不惜提醒自己这个“仇人之子”,只为给棋局添一丝变数。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父亲的悲剧,不再是一团模糊的迷雾,而是一条清晰的、血淋淋的逻辑线。
他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却在看清了这个圈子的本质后,选择了对抗。他的对抗,威胁到了这个团体的利益和稳定。于是,这个团体,动用了它的全部力量,将他从物理和名誉上,彻底抹去。
苏晨的目光,重新落回桌上那个打开的木箱。
既然父亲选择了反抗,那么,以他的性格,绝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一定会留下些什么。
他的视线越过那些荣誉证书,越过那支钢笔,最后落在了那本深蓝色的硬壳笔记本上。
之前,他看这本笔记,看到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情怀与抱负。
现在,他要在这字里行间,寻找一个战士留下的,最后的弹药。
他拿起笔记本,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他一页一页地翻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都用系统的“言灵解析”功能重新审视。
“为官一任,当思造福一方……”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要警惕资本的无序扩张,守住人民的利益底线……”
这些话语,在系统的解析下,都泛着正直而纯粹的金色光芒。但苏晨知道,这些金色的光芒,在当年那个灰色的气运场里,是多么的刺眼,多么的“不合时宜”。
他翻得很快,像一个在故纸堆里寻找宝藏的考古学家。
终于,他的手指停在了笔记本的中间一页。
这一页记录的,是关于“江州城东新区”早期规划的一些构想。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江州市最大的一个城市开发项目。父亲当年作为市府办的骨干,深度参与了其中。
笔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道路规划、工业布局、民生配套等技术性探讨。
但在页面的最下方,有一片空白。空白处,父亲用一种近乎潦草的笔迹,写下了一行短促的笔记,仿佛是在某个会议的间隙,匆忙记下的灵感。
“钱理?水太深。”
短短五个字,让苏晨的呼吸骤然一滞。
钱理!
那个在照片上笑得和煦,在今天对他“关怀备至”,被陈敬云指派为他“实践导师”的胖老头!
父亲在二十多年前的笔记里,就明确地将他与“水太深”三个字联系在了一起!
苏晨的心跳开始加速,他强迫自己继续往下看。
在“水太深”三个字的旁边,还有一个数字,但被用黑色的墨水反复涂抹,划得乱七八糟,几乎要将纸张划破,显露出主人当时极为烦躁与激烈的心绪。
即便如此,苏晨依然能从那团墨迹的轮廓中,隐约分辨出几个数字的形态。
像是一个“1”,一个“2”,后面跟着好几个“0”。
而在那团墨迹的下方,父亲用钢笔的笔尖,重重地刻下了一个问号。
一个名字,一句评价,一团被划掉的神秘数字,一个沉重的问号。
苏晨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团墨迹,大脑飞速运转。
钱理,是“清流雅集”核心圈子的“相”,是负责打理钱袋子的“白手套”。而城东新区项目,是当年江州最大的一块蛋糕。
一个负责钱的人,一个巨大的项目。
这团被划掉的数字,代表的究竟是什么?是一笔见不得光的巨款?还是某个项目的预算亏空?
苏晨仿佛看到,当年的父亲,在某个深夜,坐在灯下,眉头紧锁地写下这行笔记。他察觉到了什么,他抓住了线索,但他眼前的浑水,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
这不仅仅是一本工作笔记。
这是一份来自过去的,未曾送出的举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