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傀木认识时日虽短,却也摸透了这家伙的性子,滑不溜丢,真话假话掺着说,此刻的反应倒也不算意外。
“嗯,知道了。”王松随口敷衍了一句,没再多问,屈指一弹,便将傀木的虚影重新收入符牌,扔进了储物袋。
石桌旁,王松独自静坐片刻,指尖敲了敲桌面。那玉简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傀木的话也不足为信,但他心中已打定主意——不管这元婴遗迹是真是假,眼下都与他无关。
修仙之路,修为才是根本。别说元婴遗迹虚无缥缈,就算真摆在眼前,以他如今金丹初期的实力,也未必能守住机缘,反倒可能引火烧身。
墨鸦的追杀已是前车之鉴,若再被遗迹之事缠上,怕是麻烦会接踵而至。
想通此节,王松心中最后一丝犹疑也烟消云散。他起身走到修炼室中,盘膝坐下,运转长春蕴灵功,开始梳理战后紊乱的法力。
阳光透过院墙上的藤蔓洒下斑驳的光影,唯有呼吸间灵力流转的细微声响,在小院中静静回荡。
至于那锁灵纹与遗迹的关联,暂且压在心底便是。等他修为再进,实力足够自保时,再回头探究不迟。眼下,唯有专心修炼,提升境界,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
半年时光悄然流逝,青木坊市的小院中,王松盘膝而坐,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灵光。
他正潜心修炼分丝操神术,只见无数纤细透明的丝线从他眉心探伸而出,在空中轻盈流转,如同活物般灵动。
这些神识之丝,原本是九十九组,每组五根,正是分丝操神术的标志。
而此刻,空中的丝线却有了微妙的变化——九十八组完整的丝组之外,单独悬着一根格外粗大的神识之丝,比寻常丝线粗壮近十倍,散发着更为凝实的光泽。
这正是分丝操神术的下一步境界——合丝归元。
王松缓缓闭上双眼,神识沉浸其中,感受着那根粗丝的脉动。他能清晰地察觉到,这半年来,九十九组神识之丝在日复一日的温养中不断壮大,最终在今日完成了一组融合,化作这根凝聚了五根细丝精华的“归元丝”。
与此同时,他的神识境界也水到渠成般突破,达到了金丹中期水准(105\/5000)。
要知道,他的修为尚停留在金丹初期,这份神识的精进,远超同阶修士。
想来,正是因为筑基期便将分丝操神术修炼至圆满,打下了远超常人的神识根基,才让他在金丹初期便拥有了中期神识。
也正因如此,本该在初期便可着手修炼的合丝归元,才拖到如今神识足够强大后,才正式开启。
合丝归元的法门,与筑基期的分丝之术截然相反。不再追求神识的分化与灵巧,而是讲究将散出去壮大的神识之丝重新合拢、归一。
每一根归元丝,都需以一组细丝为基,在蕴养壮大后缓缓收回,在融合中剔除驳杂,凝练本源。
这不仅能进一步锤炼神识的操控精度,更能在融合过程中不断拓宽神识的总量,为日后冲击更高境界打下坚实基础。
王松凝神引导着那根归元丝,让它在其余九十八组丝组间缓缓穿梭。每一次触碰,都有细微的神识波动扩散开来,如同水滴汇入溪流,让归元丝的光泽又凝实一分。
他能感觉到,自己对神识的掌控愈发圆融,哪怕是最细微的丝线,也能如臂使指般精准。
“呼……”半个时辰后,王松缓缓收功,周身的神识之丝尽数缩回眉心。他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合丝归元的第一步已成,接下来便是重复这一过程,让剩下的九十八组神识之丝逐一融合。待所有丝线尽数归元,便是神识达到金丹圆满之时。
届时,他的神识不仅能横扫同阶,即便面对高一阶的敌人,也未必会落于下风。
王松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感受着体内愈发浑厚的法力与日益强大的神识,心中对未来的修行之路,更添了几分笃定。
王松从储物袋中召出那具爆熊傀儡,傀儡高达丈许,浑身覆盖着暗褐色的甲壳,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伤痕,那是多次激战留下的印记。之前他操控这具金丹初期傀儡,需动用十五组神识之丝才能运转自如,丝毫不显滞涩。
此刻,王松眉心微动,神识之丝悄然探出。只见那爆熊傀儡猛地动了,在院中辗转腾挪,时而挥拳砸向地面,激起一片尘土;时而俯身疾冲,带起呼啸的风声,动作竟比真正的熊罴还要灵巧几分。
仔细看去,王松探出的神识之丝不过十二组,再加上那根已经融合的归元丝,总共才十三组——比之前足足少了两组,操控起来却更加轻松写意,仿佛这具沉重的傀儡成了他手臂的延伸,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比。
这般景象,看得一旁桌子上飘着的傀木符牌暗自咋舌。它化作的虚影悬浮在符牌旁,一时有些语塞。
神识强大倒还好理解,毕竟王松修炼了分丝操神术这等专门锤炼神识的功法,可这修炼速度与操控熟练度,实在太过惊人。
若是放在千傀宗还在的时候,怕是那些被寄予厚望的真传弟子,在同境界也得略逊一筹。
正暗自感慨着,王松的声音突然传来:“傀木道友,你之前说的确实不错,你说的那血纹灵晶,我如今应该可以炼制了吧?”
早些时候,王松便问过血纹灵晶的炼制之法。那灵晶是提升傀儡灵性的关键材料,需以融合过的归元丝蕴炼,普通神识之丝根本扛不住蕴炼时的灵力冲刷与精神冲击。
傀木虚影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呃,可以是可以……只是道友如今只有一根融合的归元丝,又对炼制之法不熟练,这般尝试,成功率怕是极低。”它说得有些犹豫,毕竟血纹灵晶的材料不算易得,这般浪费实在可惜。
“无妨,能练就行。”王松语气平淡,眼中却透着一股笃定。他向来信奉熟能生巧,只要能动手尝试,哪怕一开始成功率再低,他也有信心通过一次次练习,将熟练度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