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卧底隐匿朝中”的消息,让刚松了口气的张衍之与余晚星再次绷紧神经。次日早朝,张衍之借“边境防务部署”为由,仔细观察着朝中重臣的神色——负责兵部事务的尚书周远、掌管粮草的户部侍郎林岳、甚至连平日里看似中立的礼部尚书徐谦,都成了他重点留意的对象。
散朝后,张衍之特意留住周远,假意探讨边境军备采购事宜。谈话间,他故意提及“近日将调运一批新式兵器前往边境”,观察周远的反应。周远神色如常,还主动询问兵器的规格与运输路线,看似关心防务,却在不经意间多问了一句“运输队伍何时出发”,这细微的试探,让张衍之心中多了几分疑虑。
与此同时,余晚星也在暗中行动。她以“感谢朝中官员支持‘晚星’商铺”为由,邀请官员家眷参加茶会。茶会上,她特意与周远的夫人闲聊,谈及“最近府中是否有陌生人来访”,周夫人随口答道:“前几日有个自称是周尚书旧部的人来送礼,说是从边境回来的,还带了些边境的特产。”这一信息,与张衍之观察到的疑点相互印证,周远的嫌疑瞬间加重。
为了进一步核实,张衍之派亲信暗中调查周远的行踪。三日后,亲信回报:周远近期频繁深夜出入府中,且每次都有蒙面人秘密来访;更可疑的是,他书房的暗格里,藏有大量与边境敌国军队的往来书信,信中详细记录了京城的军备情况与边境的防务部署。
“证据确凿,周远就是那名高阶卧底!”张衍之怒不可遏,立刻将情况禀报皇上。皇上听闻后,龙颜大怒:“周远深受朕的信任,竟暗中勾结敌国,背叛家国!传朕旨意,即刻将周远打入天牢,彻查其党羽!”
禁军将士迅速包围周府,将周远当场抓获。在天牢的审讯中,周远起初还百般抵赖,可当张衍之拿出他与敌国的往来书信时,他终于崩溃,如实招认了自己的罪行——他早年因贪赃枉法被瑞亲王抓住把柄,被迫成为瑞亲王的亲信,后又被敌国亲王收买,长期为其传递情报;此次的“大计划”,除了炸毁假灵泉源头,还计划在边境战事中“故意泄露防务漏洞”,让敌国军队趁机攻占边境重镇。
“还有谁与你同谋?敌国下一步有何计划?”张衍之追问。周远犹豫片刻,终于说出:“户部侍郎林岳也是同谋,他负责在粮草供应中做手脚,拖延边境的粮草运输;敌国计划在三日后,趁我军换防时发起进攻,攻占雁门关。”
张衍之立刻下令,将林岳抓获,并调整边境的防务部署——一方面加急调运粮草,确保边境守军物资充足;另一方面,让边境守军提前做好战斗准备,设下埋伏,等待敌国军队自投罗网。余晚星也立刻行动,让“晚星”商铺加大灵泉汤药与压缩干粮的生产,通过驿站火速送往边境,为将士们补充体力。
三日后,敌国军队果然按照计划,趁我军“换防”时发起进攻。可他们不知道,张衍之早已调整部署,边境守军以逸待劳,再加上灵泉汤药的助力,将士们士气高昂,很快就将敌国军队击退,还生擒了敌国的先锋将领。
捷报传回京城,皇上龙颜大悦,下令重赏张衍之与边境守军。朝堂之上,百官纷纷称赞张衍之“有勇有谋”,彻底粉碎了敌国的阴谋。张衍之却并未放松警惕,他知道,敌国虽此次战败,但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仍可能发起新的进攻。
就在京城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余晚星却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敌国亲王并未放弃,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余晚星心中一紧,立刻将信交给张衍之。张衍之看着信,眉头紧锁:“看来,这场与敌国的较量,还远未结束。”
他立刻下令,加强边境的防务与京城的戒备,同时派人彻查匿名信的来源。可经过多日调查,始终未能找到写信人的踪迹。张衍之与余晚星心中都清楚,这封匿名信绝非空穴来风,敌国很可能还在策划更大的阴谋,而他们能做的,就是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一切危机的准备。
夜色渐深,张衍之站在书房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宫,心中默默发誓:无论敌国使出何种手段,他都会坚守阵地,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身边的亲人与百姓。而此刻,一场更大的危机,已在边境的夜色中悄然酝酿,等待着爆发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