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晚星食府与杂货铺,处处透着热闹的年味。余晚星看着两家店各自红火却少有交集的客流,突然生出一个念头——要是能让食府的客人去杂货铺消费,杂货铺的客人也来食府吃饭,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张衍之,你说咱们搞个‘双店积分’怎么样?”晚饭后,余晚星坐在灯下,对着账本跟张衍之商量,“客人在食府吃饭、在杂货铺购物都能积积分,积分还能互通兑换,比如杂货铺的积分能换食府的菜,食府的积分能换杂货铺的粮油,这样大家肯定更愿意来咱们两家店消费。”
张衍之眼睛一亮,当即表示赞同:“这个主意好!既能绑定老客,又能吸引新客,还能让两家店形成联动,一举三得。咱们得把规则定得简单明了,让百姓一看就懂。”
两人连夜敲定积分制度细节,第二天一早就召集两家店的伙计培训。余晚星拿着写好的规则板,对伙计们说:“从今天起,咱们实行‘双店会员积分制’,核心就三点:
1. 积分获取:在食府消费1文积1分,在杂货铺购物1文也积1分,办会员卡还能额外送50积分;
2. 积分兑换:100积分能换杂货铺的灵泉果汁1罐,300积分能换食府的灵泉炖鸡汤1份,500积分能换10斤灵泉大米,兑换列表会贴在两家店门口;
3. 积分互通:不管是在食府还是杂货铺积的分,两家店都能通用,兑换时直接报会员姓名或出示会员卡就行。”
规则一公布,最先响应的就是食府的老客。常来喝早茶的王婶,当天就办了会员卡,笑着说:“我每天在食府花二十文吃早茶,一个月就能积六百多分,正好能换10斤大米,太划算了!”她还拉着一起喝茶的老姐妹,都办了会员卡,说要“一起攒积分换东西”。
杂货铺的客人也很快被吸引。买了20斤灵泉大米的李叔,积了160分,当场就用100分换了罐灵泉果汁,尝了一口后说:“这果汁甜滋滋的,以后买米就来你这儿,还能换果汁喝,比别家强多了!”不少顾客为了凑积分兑换心仪的商品,还会特意多买些日用品,或者去食府点份小菜,双店的客流渐渐有了交叉。
积分制实施半个月,效果远超预期。食府的会员数量比之前多了三成,不少客人为了积分解馋,原本一周来一次,现在改成了三天来一次;杂货铺的营业额也涨了两成,灵泉大米、草本皂这些热门商品,因为“积分兑换”的带动,销量比之前更好了。
最让余晚星惊喜的是“跨店消费”的客人。有位在杂货铺办了会员的年轻媳妇,用积分换了食府的东坡肉,尝过后果断成了食府的常客,还说:“你家的菜好吃,杂货铺的东西也好用,以后我家的饭食和日用品,就都在你这儿解决了!”
伙计们的干劲也更足了。食府的阿梅收银时,会主动跟客人说:“您今天消费了五十文,积了五十分,再攒五十分就能换罐果汁了,要不要再点份小菜?”杂货铺的阿力理货时,会提醒客人:“您办张会员卡能送五十分,相当于直接省了五十文,特别划算!”在伙计们的主动引导下,客人的消费意愿和积分兑换率都高了不少。
掌柜老李看着两家店的账本,笑得合不拢嘴:“余姑娘,你这积分制真是神了!现在食府和杂货铺就像绑在了一起,客人来了就不想走,生意比过年时还红火!”
可余晚星没注意到,牛大海的管家又在暗中观察。他把积分制的规则记下来,回去告诉牛大海:“掌柜的,余晚星搞了个什么双店积分,客人都往她那儿跑,咱们酒楼更没人来了!”
牛大海气得把茶杯摔在地上:“她能搞积分,我就不能搞?你去把咱们酒楼的菜价降三成,也搞个积分,100分换碗破汤,我就不信抢不过她!”
管家连忙劝道:“掌柜的,咱们之前降价就亏了不少,再降三成,怕是要赔本啊!而且她的积分能换粮油、换好东西,咱们换的东西没人要,根本吸引不了客人……”
“少废话!让你去你就去!”牛大海打断他,眼神阴鸷,“就算赔本,我也要搅黄她的生意!”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和张衍之商量着优化积分兑换列表,计划新增“积分换草本皂”“积分换食府代金券”等选项,让客人有更多选择。她丝毫没察觉到,牛大海已经决定跟风搞积分制,一场不计成本的“恶意竞争”即将打响。要是牛大海真的低价搅局,虽然未必能抢走核心客人,却可能打乱市场秩序,让刚步入正轨的双店联动遭遇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