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业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去,“晚星小吃铺”的好味道已如春风般在镇上悄然蔓延。第二天一早,余晚星和牛婶刚打开店门,就见几位熟客已经等在门口,其中一位正是试营业时多次光顾的张大叔。
“晚星妹子,可算开门了!”张大叔笑着迎上来,“昨天吃了你家的包子,回去后我逢人就夸,今天特意带了几个老伙计来尝尝!”说着,他身后几位大叔大婶也跟着走进来,好奇地打量着小吃铺的环境。
牛婶连忙热情招待,余晚星则快步走进后厨,手脚麻利地开始制作小吃。不大一会儿,蒸屉里就飘出了诱人的香气,粥锅里也传来了“咕嘟咕嘟”的翻滚声。第一位顾客的餐品刚做好,门口又陆续来了不少人,有昨天来过的熟客,也有听闻口碑而来的新顾客。
“听说你家的包子特别好吃,给我来两个韭菜鸡蛋包,一碗南瓜粥!”一位年轻姑娘说道。“我要三个猪肉大葱包,打包带走!”一位上班族模样的小伙喊道。牛婶在前堂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引导顾客点餐,一边快速打包餐品,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
余晚星在后厨也加快了速度,和面、调馅、蒸包子、盛粥,动作一气呵成。许明放学后按时赶来,熟练地接过记账本,开始记录营收,还主动帮忙收拾餐桌、清洗碗筷,减轻了不少负担。许亮则在后厨里帮忙递东西,偶尔还会跑到前堂,给顾客端上一碗免费的茶水,引得大家纷纷夸赞他懂事。
随着时间推移,小吃铺的客流越来越大,从最初的零星几人,到后来的座无虚席,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排队现象。相邻村落的几位村民也特意赶过来,说“在村里听人说镇上开了家特别好吃的小吃铺,特意来尝尝鲜”。
看着源源不断的顾客,余晚星心里既高兴又感慨。她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家对小吃味道的认可,也离不开试营业期间积累的口碑。只要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品质,小吃铺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可她不知道的是,隔壁的石老三看着“晚星小吃铺”日益火爆的生意,心里的嫉妒和怨恨越来越深。他坐在自己冷清的包子铺里,看着对面排队的人群,气得狠狠拍了一下桌子。“不行,绝不能让她这么得意下去!”石老三咬牙切齿地说。
他叫来伙计,低声吩咐了几句。伙计听完,点了点头,便悄悄离开了包子铺,朝着镇上的各个角落走去。原来,石老三打算让伙计在镇上散布谣言,说“晚星小吃铺的食材不干净”“用了不明添加剂才那么香”,想通过这种方式破坏余晚星的生意。
一场针对“晚星小吃铺”口碑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而余晚星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沉浸在生意火爆的喜悦中,用心制作着每一份小吃,热情招待着每一位顾客。她不知道,一场巨大的挑战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