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厚重的墨色绸缎,缓缓笼罩住余晚星所在的小村庄。小院里静悄悄的,只有灶房还亮着一盏昏黄的油灯,映着余晚星专注的侧脸。她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摆着一个陈旧的木盒,里面装着她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几锭碎银子,还有一堆沉甸甸的铜钱。
今天是美食大赛结束后的第七天,那枚第三名的奖牌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木盒旁,黄铜材质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可余晚星的目光,却紧紧锁在那堆银钱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铜钱边缘,心里反复盘算着。
“娘,您还没睡啊?”门口传来轻微的响动,大崽许明端着一杯温水走了进来,小脸上带着一丝担忧,“您这几天都在算钱,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余晚星抬起头,接过水杯,暖意顺着杯壁传到掌心,她笑了笑:“娘没事,就是在想点事情。明儿,你先去睡,娘再算一会儿。”
许明却没有离开,而是在她身边的小板凳上坐下,小声说:“娘,我知道您在为以后担心。是不是张大夫还在怀疑我们家的事?”
提到张大夫,余晚星的心轻轻沉了一下。美食大赛之后,张大夫虽然没有再上门追问,但她总能感觉到,那双探究的眼睛,从未真正离开过她的小院。尤其是上次张大夫借故查看储物间,甚至偷偷剪下藤蔓枝条的事,让她更加清楚,只要空间的秘密还在,她和孩子们就永远处于风险之中。
她轻轻摸了摸许明的头,叹了口气:“明儿长大了,懂得替娘操心了。娘确实在想,我们不能一直这样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如果能有一份稳定的营生,就算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我们也能有底气应对。”
许明眼睛一亮:“娘,您是想开店吗?就像镇上的那些铺子一样?”
余晚星点点头,重新看向木盒里的积蓄:“是啊。娘想在镇上开一家小吃铺,主打用我们家‘特殊方法’做的包子、粥品和凉拌菜。你也知道,我们家的食材味道特别好,只要用心经营,肯定能吸引顾客。”
她一边说,一边开始仔细核算:“之前美食大赛得了五两银子的奖金,加上我们平时卖蔬菜、鸡蛋攒下的三两多银子,还有一些零散的铜钱,总共大概有八两五钱银子。”
“开一家小吃铺,首先要租门面。镇上的门面,位置好点的大概要一两银子一个月,押一付三就是四两银子。然后是采购厨具,蒸屉、铁锅、案板这些,少说也要一两银子。还有桌椅、碗碟,以及第一批食材,差不多也要一两银子。这样算下来,前期投入大概要六两多银子,剩下的二两多银子作为流动资金,应该差不多够了。”
许明听得很认真,等余晚星算完,他立刻说道:“娘,我支持您!我们家的包子那么好吃,肯定能卖得很好。到时候我放学了就去店里帮忙,给您记账、收银子!”
看着儿子一脸坚定的模样,余晚星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开店这件事,不仅是为了改善生活,更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未来。只要小吃铺开起来,有了正当的经营渠道,她用空间食材制作食物,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张大夫的怀疑,或许也能慢慢消散。
就在这时,二崽许亮揉着眼睛从里屋走出来,嘴里嘟囔着:“娘,哥哥,你们在说什么呢?我好像听到‘开店’两个字。”
余晚星笑着把他拉到身边,耐心解释:“亮儿,娘打算在镇上开一家小吃铺,以后你和哥哥都可以去店里帮忙。你不是最会帮娘‘拿东西’吗?以后店里的食材,就交给你负责‘运’过来,好不好?”
许亮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小脸上满是兴奋:“好啊好啊!娘,我保证完成任务!我会记住您教我的话,绝不让别人知道我们的秘密!”
看着两个儿子期待的眼神,余晚星心里的决心更加坚定。她知道,开店的过程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找门面、办手续、应对同行的竞争,甚至可能还要面对张大夫的继续追查。但只要能给孩子们一个安稳的生活,再大的困难,她都有勇气去克服。
她重新将银钱小心翼翼地放回木盒,锁好,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们都去睡觉吧。从明天开始,娘就要去镇上找门面、办手续了,我们一起努力,把小吃铺开起来!”
许明和许亮听话地回了房间,灶房里只剩下余晚星一个人。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充满了期待,也夹杂着一丝忐忑。她不知道,开店这条路,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但她知道,这是她必须走的一步。
而此时的张大夫,正坐在自家的书房里,手里拿着那段从余晚星家储物间门口剪下的藤蔓枝条,眉头紧锁。他已经研究了好几天,始终没能从枝条上找到确切的线索,但他心里的怀疑,却丝毫没有减少。他隐隐觉得,余晚星似乎在计划着什么,而这个计划,很可能与她隐藏的秘密有关。他决定,接下来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余晚星的动向,绝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揭开秘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