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夫频繁“路过”的举动,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余晚星心头。她渐渐察觉,张大夫每次上门或经过,目光总会有意无意地在菜园、鸡棚徘徊,问话也总绕着“草药”“作物长势”打转,显然是没放弃对秘密的探寻。
这天清晨,余晚星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远远就看到张大夫背着药箱走来。她心里一紧,赶紧加快动作,想在张大夫过来前进屋,可还是没能避开。
“晚星,早啊。”张大夫笑着打招呼,脚步却径直走向小菜地,“你家这黄瓜又结了不少啊,长得可真好。”余晚星只能停下手里的活,勉强笑着应道:“是啊,今年运气好,蔬菜长得还不错。”
张大夫蹲下身,伸手摸了摸黄瓜藤的叶片,看似随意地问道:“你平时都用什么肥料啊?我看村里其他人家的黄瓜,可没你家的长得这么旺盛。”这话正好戳中敏感点,余晚星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转移话题:“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用了点农家肥。对了,张大夫,您这是要去给哪家看病啊?”
张大夫见她刻意回避,也不追问,顺着她的话说道:“去村西头李婶家,她最近总说头疼。”说完,他话锋一转,又绕回草药上:“对了,上次你说的那种草药,我前几天去山里采药,好像看到一种类似的,就是不确定。你再仔细想想,那草药开花吗?是什么颜色的花?”
余晚星心里紧绷着弦,知道他还在试探。她故意皱起眉头,装作努力回忆的样子:“时间太久了,我真记不清了。可能没开花吧,我当时也没太注意。”说完,她赶紧朝屋里喊:“许明,快出来帮娘把衣服收一下!”
许明听到喊声,立刻从屋里跑出来。张大夫见状,知道再追问下去也没用,便站起身:“既然你记不清了,那就算了。我该去李婶家了,先走了。”余晚星松了口气,连忙说道:“好,张大夫您慢走。”
看着张大夫离去的背影,余晚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手心早已冒出冷汗。她知道,这样一次次回避不是办法,可只要一涉及空间相关的话题,她就只能选择躲闪——一旦说错一个字,都可能让秘密彻底暴露。
接下来的日子,余晚星变得更加谨慎。只要张大夫在附近,她就尽量避免提及任何与“种植”“草药”相关的话题。有时邻居来串门,夸赞她家的蔬菜长得好,她也只是笑着说“运气好”,绝不多说一个字。
有一次,王大娘来借菜种,看着小菜地里的蔬菜,忍不住感叹:“晚星啊,你真是个会种菜的好手,我家的菜种和你家一样,可长得就是没你家的好。你是不是有什么种菜的诀窍啊?”这话被恰好路过的张大夫听到,他停下脚步,等着余晚星的回答。
余晚星心里一紧,赶紧笑着说:“哪有什么诀窍啊,就是平时多浇水、多除草,可能我家这地块刚好适合种这些菜吧。”王大娘笑着说:“看来我家的地块是不如你家的啊。”张大夫在一旁听着,没说话,眼神里却满是探究。
送走王大娘和张大夫后,余晚星心里满是焦虑。她知道,自己越是刻意回避,张大夫的怀疑就越重。可她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继续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空间的秘密。
可她不知道的是,张大夫已经从她的刻意回避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余晚星一定在隐瞒什么。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直接追问,而是从孩子们身上寻找突破口,毕竟孩子年纪小,更容易说出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