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的话像一道惊雷,让余晚星瞬间僵在原地。冯记老板本就因生意被抢心怀不满,如今竟引黑袍人来对付自己,这无疑是把余家推到了更危险的境地。她强压着心头的慌乱,对张叔说:“多谢你特意来通知,我知道了,会小心应对的。”送走张叔后,余晚星看着满地的馒头碎屑,深吸一口气——越是危急,越要稳住,不仅要保护好孩子们,更要让许明尽快掌握扎实的技能,多一份能力就多一份应对风险的底气。
第二天清晨,余晚星特意把灶台边的位置留给许明,自己则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根拨火棍。灶膛里的柴火正烧得旺,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啪”的声响。“明儿,今天娘教你看火控温,蒸馒头的火候可是关键,火候错了,再好的面粉也蒸不出好馒头。”余晚星指着灶膛里的火苗,“你看,现在的火苗围着锅底转,颜色是橘红色的,像给锅底盖了层软乎乎的红布,这就是最合适的火候,能让馒头慢慢受热,蒸得又软又香。”
许明凑到灶台边,好奇地往灶膛里看:“娘,要是火苗太大或者太小了怎么办呀?”“火苗太大的话,锅底会很快烧干,馒头外面会焦黑,里面却没熟,咬着又硬又涩;火苗太小呢,蒸汽不足,馒头蒸不熟,吃了会闹肚子。”余晚星一边说,一边往灶膛里添了几根细柴,火苗瞬间窜高,变成了刺眼的金黄色。“你看,现在火苗就太大了,得赶紧把它拨散。”她拿起拨火棍,轻轻拨开灶膛里的柴火,把堆在一起的柴分开,火苗渐渐变小,又恢复成了橘红色。
她把拨火棍递给许明:“现在该你试了,记住,火苗大了就拨散柴火,火苗小了就添点细柴,一定要让火苗保持橘红色,围着锅底转。”许明接过拨火棍,小心翼翼地蹲在灶台边。起初他很专注,眼睛紧紧盯着灶膛里的火苗,看到火苗变小,就赶紧添一根细柴;看到火苗要窜高,就轻轻拨散。可没过多久,他就被院子里许亮的笑声吸引,分了神。
等他回过神来,灶膛里的火苗已经小得快看不见了,锅里的蒸汽也变得微弱。余晚星没有立刻提醒,只是等馒头蒸好后,拿了一个递给许明:“你尝尝这个馒头,看看和平时的有什么不一样。”许明咬了一口,眉头立刻皱了起来——馒头又硬又干,嚼着没一点香味,和平时松软的馒头差远了。
“娘,这馒头怎么这么难吃啊?”许明疑惑地问。“因为你刚才分心了,火苗变小没及时添柴,蒸汽不足,馒头没蒸熟透。”余晚星语气温和却带着认真,“明儿,你要记住,做任何事都不能马虎,尤其是做生意。咱们蒸馒头卖给别人,要是因为火候没控制好,让顾客吃到难吃的馒头,他们下次就不会再来买了,咱们的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而且,每一个馒头都要耗费面粉和柴火,做坏了就是浪费,咱们赚的每一文钱都不容易,不能这么糟蹋。”
许明听着母亲的话,脸上露出了愧疚的表情:“娘,我知道错了,以后我看火的时候一定不分心,好好控制火候。”接下来的时间里,许明再也不敢大意,一直专注地守在灶台边,眼睛盯着灶膛里的火苗,手里握着拨火棍,随时准备调整。这次蒸出来的馒头又软又香,和平时的一模一样。
余晚星看着许明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可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似乎正朝着余家的方向过来。余晚星的心瞬间提了起来——难道是黑袍人来了?她赶紧让许明躲进里屋,自己则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