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露还沾在院角的草叶上,余晚星就已经钻进了空间。菜地里的青菜和萝卜长势依旧旺盛,但她的目光却落在了一畦翠绿的菠菜和几丛挺拔的芹菜上——连续两周只送青菜、萝卜,虽然销量稳定,可她担心时间久了顾客会腻,更怕“只卖两种菜”显得刻意,拓展应季品类的事,该提上日程了。
“菠菜和芹菜都是深秋能长的菜,后山偶尔也能挖到,伪装起来不难。”余晚星蹲在菠菜畦边,指尖拂过带霜的嫩叶。空间菠菜叶片肥厚,根须白净,她特意从空间角落铲了些湿润的腐殖土,小心翼翼地裹在根须上,瞬间就有了“刚从土里挖出来”的粗糙感;芹菜则挑选了几棵粗细和后山野芹相近的,摘去几片外层老叶,混在刚从后山采的野芹里,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
许兰跟着进柴房时,看到母亲正把菠菜和芹菜分装到竹篮里,好奇地问:“娘,我们今天不送青菜和萝卜了吗?这些菜能卖掉吗?”余晚星笑着把一棵混了野芹的芹菜递给她:“你看,这个和后山的野菜很像,别人不会怀疑的。总送一种菜,大家会吃腻,多送几种,买的人会更多。”许兰拿着芹菜看了看,点点头:“真的很像!娘好厉害。”
为了控制量,余晚星这次只带了3斤菠菜、2斤芹菜,搭配2斤青菜(避免完全替换引起张叔疑问),装在两个旧竹篮里,外层盖着沾了泥土的粗布。出发前,她特意叮嘱许明:“要是有人问起这些菜,就说后山挖的,运气好碰到了,知道吗?”许明用力点头,主动拎起一个竹篮:“娘,我帮你拎,路上我帮你看着有没有陌生人。”
母子俩还是绕着远路去镇上,路上许明时不时回头看,小声跟余晚星汇报:“娘,后面没人跟着,放心吧。”余晚星心里稍安,可还是不敢放松警惕——上次镇子口看到的黑影,像根刺一样扎在她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来。
到张叔铺子时,张叔正对着空荡荡的野菜货架发愁:“昨天还有人问有没有新菜,总吃青菜萝卜,大家都想换口味了。”看到余晚星拎着的菠菜和芹菜,眼睛一下子亮了:“晚星,你这是在哪挖的菠菜和芹菜?深秋能找到这么新鲜的,可不容易!”
余晚星装作随意的样子:“就是在后山深处找的,碰运气挖到的,想着大家总吃青菜萝卜也腻,就拿来试试。”张叔赶紧接过竹篮,把菠菜和芹菜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还特意把野芹挑出来放在旁边:“你看,这样摆,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后山采的,放心!”
没过多久,顾客就上门了。第一个来的是镇上教书的周先生家的保姆,看到菠菜眼睛一亮:“张叔,这菠菜怎么卖?我们先生最爱吃菠菜炒鸡蛋,深秋了一直没买到新鲜的。”张叔笑着说:“3文钱一斤,这是晚星丫头从后山挖的,新鲜得很。”保姆毫不犹豫地买了2斤,又看到旁边的芹菜,也买了1斤:“正好给先生做芹菜炒肉,换个口味。”
接下来的顾客,几乎都被菠菜和芹菜吸引了。有家庭主妇说“孩子不爱吃青菜,试试菠菜说不定爱吃”,有老人说“芹菜能降血压,买点回去煮水喝”,不到一个时辰,3斤菠菜、2斤芹菜就卖完了,连搭配的2斤青菜也卖得比平时快。张叔算完账,递给余晚星23文钱,笑着说:“还是你有主意!加了新菜,销量比以前还多了三成,下次有新的应季菜,还拿来!”
余晚星接过钱,心里踏实不少——品类拓展的尝试成功了,不仅能吸引更多顾客,还能让“后山采菜”的说法更可信。她跟张叔约定好周五再送些菠菜和芹菜,就准备带着许明回家。
可就在他们走到镇子口的岔路时,许明突然停住脚步,拉了拉余晚星的衣角,声音有些发颤:“娘,你看……那个人好像在跟着我们。”余晚星顺着许明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大树后,露出一角深色的衣服,正是上次看到的黑影!她心里一紧,赶紧拉着许明往旁边的小路跑——这条小路通往后山,虽然绕远,但能假装“去后山采菜”,或许能甩掉黑影。
跑了一段路,余晚星回头看,黑影没有跟上来,才松了口气。可她知道,黑影已经开始跟踪她的送货路线了,下次再拓展品类、调整频次,都得更加小心,不然随时可能暴露空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