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子拜师结束后,洪荒天地间传来鸿钧老祖法旨:“六圣到紫霄宫议事。”
那法旨如一道璀璨夺目的流光,瞬间传遍洪荒每一处角落,所过之处,风云为之变色,灵气为之激荡。
三清之首老子,此时正在八景宫静修,感悟天地至理。他一袭素袍,面容祥和,听到法旨后,缓缓睁开双眸,眸中闪过一丝洞悉一切的睿智光芒,随后不紧不慢地起身,脚踏祥云,向着紫霄宫方向而去。
元始天尊于玉虚宫正手持拂尘,为门下弟子讲道。听闻鸿钧法旨,他神色一凛,停下讲道,将宫务稍作安排后,身形化作一道清光,疾冲向紫霄宫。其周身瑞彩环绕,尽显圣人威严。
通天教主在碧游宫,正与诸多弟子谈笑风生。这法旨一到,他先是微微一怔,旋即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容,对众弟子道:“为师这便去紫霄宫一趟,你们且好生修炼。”言罢,周身煞气涌动,化作一道乌光飞逝而去。
西方接引,此时正在西方极乐世界,为度化众生而忙碌。准提道人听到法旨,手中的七宝妙树微微一颤,笑道:“师兄,看来又有大事要议,你这就启程吧。”接引道人面色慈悲,微微点头,脚下莲花绽放,踏空而起,往紫霄宫赶去。
女娲娘娘于娲皇宫内,正注视着世间万物,心怀慈爱。听到鸿钧老祖法旨,她轻轻叹了口气,起身整理衣装,身后五彩光芒闪耀,带着一丝莫名的忧虑,朝着紫霄宫飞去。
六圣先后抵达紫霄宫外,只见那紫霄宫依旧是那般庄严肃穆,神秘莫测。门前的瑞兽见六圣到来,纷纷发出低鸣,似是在迎接。六圣相互见礼,各怀心思,踏入紫霄宫。
宫室内,鸿钧老祖高坐于云床之上,周身道韵流转,让人难以直视。见六圣已至,鸿钧老祖缓缓开口,声音仿佛从无尽虚空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唤你们前来……
鸿钧招来六圣,说天庭神位不满,人手不够,让六圣议封神事宜,人教、阐教、截教、西方教四圣争夺封神名额。
青乾圣人知晓封神榜背后复杂因果,并未参与这场竞争,只是在旁冷眼旁观这风云变幻。
老子捻须沉吟,率先开口:“封神一事,关乎重大,切不可草率。我人教弟子虽少,但向来潜心修行,若论上榜,还需谨慎权衡。”他目光平和,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心中对人教弟子上榜可能带来的影响有着诸多考量。
元始天尊微微昂首,神色严肃:“我阐教向来秉持正统,门下弟子根骨上佳,皆是可造之材。封神榜中名额,自当有我阐教一席之地,只是需择品行端正、根性纯良者上榜,以壮天庭神威。”他心中已然有了盘算,欲借封神之机,提升阐教在天庭的影响力。
通天教主听闻,不禁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不羁:“哼!我截教万仙来朝,人才济济。论及上榜,岂会输给你们?我截教弟子多是披毛戴角之辈、湿生卵化之徒,却个个修行勤勉。这封神榜,理应多给我截教一些名额。”通天教主生性洒脱,护短心切,自然不愿自家众多弟子在封神一事中吃亏。
接引道人脸上带着似有似无的笑意:“哎呀呀,诸位道友,我西方教虽地处偏远,资源匮乏,但对天庭封神一事,也愿尽一份力。我西方教弟子心怀慈悲,普度众生,上榜之后,定能为天庭带来不一样的气象。这封神名额,还望诸位多多关照。”他心中打着如意算盘,想借封神扩充西方教在天庭的势力,为西方教的发展谋得更多机遇。
四圣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时间,紫霄宫内气氛剑拔弩张。老子见此情形,开口劝道:“诸位,封神一事乃鸿钧老师法旨,旨在充实天庭,稳定洪荒秩序。我等切不可因名额之事伤了和气,还是应从长计议,以大局为重。”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师兄所言极是,只是这名额分配,还需有个公平之法。”
通天教主却不屑道:“公平?如何公平?莫不是又要以你们所谓的正统来定夺?”
接引道人眼珠一转,笑道:“不如这样,我等各将门下弟子名单呈上,由鸿钧老师定夺上榜之人,如此一来,既显公正,又不违背老师法旨,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听闻,陷入沉思。老子思索片刻后道:“此计虽可一试,但还需再做完善,以防疏漏。”
于是,六圣在紫霄宫中继续商议,围绕着封神名额的分配,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激烈异常的博弈,而这场博弈的结果,将深刻影响着洪荒天地未来的格局走向。
在鸿钧老祖于紫霄宫将元神上封神榜的种种弊端详尽阐述之后,六圣的神色皆为之一变。他们深知,这看似荣耀加身的天庭神位背后,实则暗藏着诸多不易察觉的危机。
太清老子轻抚长须,目光沉稳而深邃,率先开口道:“此番听老师所言,这封神榜虽能让弟子获天庭神职,却也将其命运与天庭紧紧捆绑,受诸多戒律约束,修行之路亦将艰难重重。人教向来崇尚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之道,上榜之举,恐与我教理念相悖,实难从命。”说罢,他微微摇头,态度坚决。
元始天尊神色凝重,手中拂尘轻摆,沉声道:“我阐教弟子向来根骨奇佳,一心向道,追求的是超凡入圣之境。若上封神榜,被天庭俗务缠身,分心旁骛,恐难达至臻之境。为弟子前程计,阐教亦不能让门下上榜。”话语间,透着对门下弟子修行之路的谨慎考量。
通天教主更是面色一沉,怒声道:“哼!这封神榜如此束缚,岂是我截教弟子所能忍受!我截教主张有教无类,门下弟子自由自在惯了,怎能去那天庭受那等拘束!我截教绝不同意弟子上榜!”其声如洪钟,响彻紫霄宫,尽显刚直豪迈之性。
接引道人与接引道人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忧虑。准提道人双手合十,面露慈悲之色,叹道:“阿弥陀佛,西方教虽渴望借助封神壮大自身,然上榜弊端如此之多,若因此误了弟子修行,实非我教所愿。看来,上榜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我教亦不敢轻易应允。”
女娲娘娘秀眉微蹙,面露不忍之色,轻声说道:“我娲皇宫未立教,宫中仅有几名侍女,便不参与这封神量劫。
至此,六圣皆因深知元神上封神榜的弊端,纷纷拒绝让自家弟子上榜,不再对天庭神位存有争取之意。这紫霄宫中,一时间弥漫着凝重的气氛,众人皆在思索着这封神之事未来的走向,以及洪荒天地即将面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