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日,下午三点整。
交易室里异常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隐约的呼吸声。
屏幕上,中通客车的K线如同一条昂首的巨龙,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风哥,中通客车又涨停了!这已经是本月第三个涨停!”小李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但他努力控制着情绪,保持职业交易员的冷静。
韩风静静注视着那条陡峭的上升曲线,脸上看不出喜怒。这支他精心布局、耐心持有两个月的股票,终于迎来了主升浪。而这一次,他没有提前下车,没有在震荡中迷失,而是吃到了整整70%的涨幅。
---
01 执念:与龙头股的恩怨情仇
2020年初的韩风,对龙头股既渴望又畏惧。
惨痛的记忆
他永远记得2019年在某5G概念股上的教训:第三个涨停板追进,第五个涨停板被洗出局,结果该股一路涨到九连板。
“为什么总是拿不住龙头?”那时的韩风,常在深夜对着交易记录发问。
问题的根源
经过深刻反思,他找到了症结所在:
· 对龙头股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 买入时机过于随意,缺乏计划
· 持仓心态极其脆弱,容易被洗盘震仓
· 止盈策略缺乏系统性,总是过早卖出
“我们就像是在金矿里捡石头的人,”韩风在当时的复盘会上说,“明明找到了宝藏,却因为缺乏耐心和方法,只能带走表面的碎金。”
这个认知,促使他开始系统性地研究龙头战法,决心要攻克这个难题。
---
02 破局:龙头战法的系统化重构
2020年8月,韩风开始了对龙头战法的深度优化。他建立了一套多维度的龙头识别系统:
行业地位分析
首先,他着重分析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
· 中通客车是最早投入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之一,自2004年就开始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制造。
· 公司在新能源客车领域技术积累深厚,推出了涵盖8米至18米的全系列电动化产品型谱。
· 2019年,公司新能源客车销量达到8128辆,市场份额为11%,行业排名仅次于宇通客车。
题材强度评估
同时,他密切关注题材的想象空间和政策支持力度:
· 新能源客车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尽管补贴退坡,但仍有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延期等利好。
· 公司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客车,与潍柴动力合作生产氢燃料客车。
· 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突破,开发出新一代智能驾驶客车,智能驾驶水平达到L4级。
技术特征把握
在技术面上,韩风总结出龙头股的共同特征:
· 突破时的坚决程度
· 换手的健康程度
· 筹码的稳定程度
“龙头股的买入,既要勇敢,又要精致。”韩风在团队培训中如此总结。
---
03 机遇:中通客车的浮现
2020年9月底,中通客车进入了韩风的视野。
背景分析
当时的新能源车板块正处在多重利好共振之下:
· 国家持续推进新能源车发展,尽管补贴退坡,但新能源公交车市场有望复苏。
· 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新能源客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掌握核心技术。
· 公司产品不断升级,致力于创新和发展,融合国外先进客车生产技术,自主开发出领先产品。
龙头潜质显现
通过深入分析,韩风发现了中通客车的龙头潜质:
首先,公司业绩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下滑,但基本面正在改善。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52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但环比在改善。
其次,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为重要突破方向,不断强化技术优势”。
更重要的是,韩风注意到有机构研报认为公司“新能源属性最纯”,2019年1-11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市场,公司新能源客车占比达到52.2%。
“这可能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龙头。”韩风得出了结论。
---
04 切入:精准的买入时机把握
10月初,韩风开始了精心布局。
买入策略的制定
基于优化后的龙头战法,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 首仓:3%,在技术突破确认时介入
· 加仓:突破关键位置再加2%
· 总仓位:严格控制在5%以内
时机的选择
韩风选择了10月12日作为首次买入时机。当时中通客车股价在6.5元附近震荡多日,出现了明显的底部特征:
· 成交量持续萎缩,抛压枯竭
· mAcd指标在零轴附近即将金叉
· 均线系统开始收敛
“买入3%仓位。”韩风平静地下达指令。
成本的控制
通过分批买入,韩风的平均成本控制在6.8元左右,为后续的持仓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这一次,我们不再追高,而是在启动前蛰伏。”韩风在交易日志中写道。
---
05 坚守:龙头股的修行之路
建仓完成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随后的日子里,中通客车并没有立即启动,而是在底部反复震荡。
第一个考验:业绩压力的困扰
10月下旬,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营收32.54亿元,同比增长-32.62%,净利润1116.42万元,同比增长-79.84%。业绩下滑明显,团队中出现了动摇的声音。
“业绩这么差,还要继续持有吗?”小王提出了质疑。
韩风的回答很坚定:“龙头股看的是未来,不是过去。业绩下滑已经反映在股价里,我们要关注的是行业是否迎来拐点。”
第二个考验:板块轮动的诱惑
11月初,科技股开始活跃,半导体、芯片概念股纷纷大涨。看着其他股票的赚钱效应,而中通客车还在底部徘徊,团队成员们开始焦虑。
“要不要先出来,等科技股回调再回来?”小李建议。
韩风摇头:“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比追逐热点更重要。”
第三个考验:洗盘震荡的煎熬
11月10日左右,中通客车突然出现了一次快速下跌,股价从7.2元跌至6.9元,团队持仓出现浮动亏损。
“主力是不是在出货?”小王担忧地问。
韩风仔细分析了盘面:“这是典型的洗盘行为,成交量萎缩,筹码稳定。我们要沉住气。”
---
06 心法:持仓的艺术升华
能够拿住中通客车,得益于韩风在心态管理上的突破。
认知的重构
“龙头股之所以难拿,是因为我们用普通股的思维在思考。”韩风在内部培训中说。
他总结了龙头股的特殊性:
· 龙头股有自己的逻辑和节奏
· 顶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
· 最疯狂的时候往往也是利润最丰厚的时候
情绪的隔离
为了更好地执行,韩风建立了一套情绪管理系统:
· 盘中不看浮动盈亏
· 不与其他股票比较
· 不理会市场噪音
· 专注于信号本身
规则的坚守
最重要的是对持仓规则的严格执行:
· 不破关键支撑位坚决持有
· 首次巨量阴线只减仓不清仓
· 均线系统保持多头排列则持有
“让规则说话,让情绪闭嘴。”这成了团队的操作箴言。
---
07 收获:主升浪的完美把握
11月13日,期待已久的主升浪终于启动。
启动信号的确认
这一天,中通客车放量突破7.5元压力位,技术面上出现多个买入信号:
· 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
· mAcd在零轴上方再次金叉
· 成交量温和放大
“主升浪开始了!”韩风在晨会上宣布。
持仓的坚定
随着股价持续上涨,新的挑战出现了——如何克服止盈冲动。
当盈利超过30%时,小李提出:“已经赚了不少,要不要卖出一部分锁定利润?”
韩风的回答很有哲理:“在牛市里,最常见的悲剧不是亏钱,而是卖飞。所有的懊悔,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无法忍受利润的回撤。”
最后的冲刺
11月20日,中通客车强势涨停,股价报收8.52元,短短一个月内,从最低点起来涨幅超过70%。
交易室里,团队成员们看着那条几乎笔直向上的K线,内心充满了感慨。
“太不容易了。”小李长舒一口气,“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龙头股上吃到大段利润。”
---
08 体系:成功背后的系统支撑
复盘这次成功的龙头股操作,韩风认为离不开系统的支撑:
精准的识别系统
· 行业地位与板块效应分析
· 题材强度与政策支持研判
· 技术面与基本面共振点把握
科学的仓位管理
· 分批建仓,成本控制得当
· 仓位与确定性匹配
· 风险收益比全程可控
严格的持仓纪律
· 不被洗盘震仓吓退
· 克服止盈冲动
· 动态止盈策略执行
“在这个市场中,聪明人很多,但有系统的人很少。”韩风深有感触地说,“系统让我们在机会来时敢于重仓,在风险来时及时撤离。”
---
09 升华:投资哲学的突破
“中通客车的成功,标志着我们的龙头战法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追逐到等待的跨越
我们学会了不在行情启动后盲目追高,而是在启动前耐心布局。
从恐惧到淡定的修炼
我们克服了对回调的恐惧,对洗盘的畏惧,对利润回撤的过度敏感。
从零散到系统的进化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把零散的经验整合成了完整的系统,把艺术性的感觉转化为了可执行的规则。
从短视到远见的升华
我们学会了用长线思维看待短线波动,用战略眼光审视战术机会。
这个过程让我深信:
在股市中,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
战胜了内心的魔鬼,就战胜了整个市场。
中通客车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厚的利润,
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我们的成长。
证明了我们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
可以坚守投资的纪律,
可以把握时代的机会。
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未来的投资道路上,
还会有更多的龙头股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把握。
只要我们保持学习的热情,
坚守投资的纪律,
相信系统的力量,
就一定能够在龙头股的操作中,
实现更大的突破。”
写完这些,韩风平静地关上电脑。窗外,夜幕已经降临,但在他心中,一盏明灯已经点亮。这盏灯,将指引他在龙头股的投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