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感受到她的软化,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语气也随之变得轻快明亮起来:“那……现在我们能给这只可爱的小猪和威风的小龙上色了吗?”
林南笙的目光下意识地瞥向他之前操作过的拉坯机,那里已经空空如也,不由好奇:“你的拉坯作品呢?不做了吗?” 周延脸上扬起一抹小得意,指向旁边晾置区的一个素坯:“早就完成啦,就等着和你一起上色呢。” 林南笙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只见一个造型简单却十分匀称的泥碗静静立在那里,而碗心的正中央,竟精心捏塑了一个小巧立体、栩栩如生的菠萝!她微微一怔,随即了然,自己偏爱菠萝的这点小心思,原来早已被他清晰地捕捉到了。
两人仔细洗净手,开始认真挑选颜料,准备为他们共同的作品赋予色彩。
这小小的陶艺摊仿佛瞬间变成了只属于他们的私密聊天室。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质朴气息和颜料的特殊味道。
周延一边小心翼翼地给那条象征自己的龙身涂上璀璨的金色,一边饶有兴致地开启了话题:
“我们来玩个游戏怎么样?一人提出一个主题,然后我们都分享和自己相关的信息。”他提议道,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渴望更深入了解她的光芒。 林南笙正专注地用粉色点涂小猪的鼻尖,闻言轻轻点头:“好。”
“那我先来!”周延率先开口,“喜欢的颜色?” “黑色。”周延几乎不假思索,答案清晰而果断。 林南笙蘸取颜料的手顿了顿,认真思考了一下,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好像没有特别固定偏爱的。觉得搭配起来好看的颜色,我都可以接受。”她对于这种需要明确指向性的选择,总是带着些许犹豫。
周延了然地笑了,丝毫不以为意:“好,那换你问。” 林南笙稍作思考,问道:“喜欢的水果?” “草莓。”周延再次秒答,并自然地补充细节,“尤其是冬天熟透的那种,格外清甜。”他的喜好总是如此具体而鲜明。 “菠萝。”林南笙这次的回答也难得地明确,说话间,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那只碗底的小菠萝上。
周延继续发问,引导着对话深入:“最喜欢的电影类型?或者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 “科幻、悬疑烧脑类的吧。比如《盗梦空间》那种,很吸引我。”周延的答案依旧精准,体现着他清晰的偏好。 林南笙涂色的动作慢了下来,努力在脑海中搜寻:“……好像很难选出‘最’喜欢的。觉得好看的都可以,无论是感人的、搞笑的还是剧情跌宕的……都行。不过有时会格外关注吉卜力的作品。”她发现自己似乎很难用一个“最”字来定义喜好。
“喜欢发信息还是打电话?”林南笙抛出下一个问题。 “打电话,”周延回答,“效率高,沟通更直接迅速。” 林南笙轻轻点头:“我更喜欢发信息,可以稍微想一想再回复。”
“那书籍呢?”周延接着追问,耐心十足。 “商业传记、科幻小说这类看得比较多。”周延分享着自己的阅读取向。 “我比较杂食,各种类型的书都会涉猎一点。”林南笙回答道,她的阅读面确实广博,但很难界定为某一类。
“音乐呢?” “摇滚、电子纯音乐,工作时听很能调动状态。” “……没有特定的类型偏好,更看重旋律和歌词,平时也比较少主动关注新出的音乐。”
“最想去旅行的地方?” “冰岛!一定要去看极光!”周延的愿望清单具体而充满向往。 “很多地方都想去亲眼看一看……”林南笙的答案则依旧开放而充满可能性。
“不喜欢的东西?” “欺骗和虚伪。”周延的表情认真而严肃了些。 “……大概是过于聒噪和没有边界感的人吧。”林南笙仔细想了想回答道。
“食物呢?有没有绝对不吃的?” “内脏类的,不太能接受。”周延做了个略带嫌弃的表情。 “好像……真的没有。我基本都能吃。”林南笙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确实不怎么挑剔。
“童年梦想?” “当宇航员!”周延笑起来,带着一丝对童年的怀念。 “……记得曾经想过要当一名图书管理员。”
……
问题如同温柔抛出的石子,一个个落入水面,荡开层层涟漪,从浅层的兴趣爱好慢慢深入到生活态度甚至价值观的层面。周延就像一本排版清晰、章节分明的书,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具体、明确,展现出一个内心秩序井然、自我认知清晰的内核。
而林南笙则更像一本需要静心品读的散文诗集,她的答案大多温和、开放、充满包容性。“都可以”、“看情况”是常有的回应。这并非因为她缺乏主见,而是她的内心世界更为广阔和柔和,界限不那么泾渭分明,更少用“最”和“绝对”来框架自己和外界。
她并非没有喜好,只是她的喜好更流动,更注重当下的切实感受与细微体验,而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标签。对周延而言,挖掘和了解她的这个过程,本身就如同一次充满新奇发现的探险,充满了乐趣。
“最后一个问题,”周延停下笔,看着她,眼神温柔而专注,“喜欢现在的生活吗?”
林南笙正在为小龙描绘最后一片鳞片,闻言抬起头,目光迎上周延。午后的阳光透过棚顶的缝隙,恰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周围是市集传来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熙攘声音,手中是他们共同创作的、世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她清澈的眼眸里缓缓漾开一层真切而温暖的笑意,这一次,她的答案异常清晰而肯定: “嗯,喜欢。”
周延的心,因为这个无比确定的答案,心底荡漾着一池春水的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