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柠檬茶,苏厂长还有其他印象深刻的饮料吗?”陈志华继续刚才的话题。
他能看出来,眼前这位来自内地的女厂长,是真的在用心研究市场,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思考深入,绝非考察团里那些仅仅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的干部可比。
苏敏之接过话题,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确实还有一款,印象非常深刻。是一款小瓶装的乳酸菌饮料,每瓶大概只有一百毫升左右,瓶身很小巧,是那种矮矮胖胖的塑料瓶。”
她用手比划着瓶子的大小和形状,“名字好像叫……益力多。包装设计很简单,就是白色和红色的搭配,上面好像还有一个小小的、很可爱的卡通形象。”
“我第一次在便利店的冷藏柜里看到它的时候,还以为是专门给小孩子喝的果味牛奶之类的,后来仔细看了说明才知道,它其实是适合全家人饮用的活性乳酸菌饮品。”
“哦,Yakult 。” 陈志华用英文准确地说出了这个品牌名,他点了点头,神色也变得认真起来。显然,这款产品在香港的地位非同一般。
“在香港,很多家庭每天都有饮用益力多的习惯,尤其是家里有小朋友的家庭。早上起床,或者饭后,喝上一小瓶,已经成了不少人的日常。”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便利店的冷藏柜里,它的销量一直很稳定,是那种虽然单价不高,但走量很大的产品。”
苏敏之听得很仔细,她放下筷子,表情认真地说:“我也是一个母亲,所以当时看到这款饮品的时候,就特别留意了一下。”
“它宣传的那些功效,比如‘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身体免疫力’,这些概念,对于家里有孩子的家长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肠胃好,少生病呢?如果每天喝上一小瓶酸酸甜甜的饮料,就能帮助孩子肠胃消化更好,增强抵抗力,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非常愿意购买的。”
她说着,语气中多了几分感慨:“其实,我第一次在外经贸委的办公室里见到陈先生您的时候,您就跟我提过,说未来内地的市场,儿童营养饮品会是一个巨大的蓝海。”
“坦白说,那次谈话,对我触动很大,也正是我后来下定决心,要自己出来做点事情的重要原因之一。”
她抬起头看着陈志华,目光真诚:“其实我一直也很关注这个方向,只是,像‘益力多’这样优秀的、技术成熟的产品,以我们内地目前的条件,恐怕还很难普及开来。”
说到这里,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深深的无奈和遗憾。
陈志华理解地点点头,说:“确实是这样。苏厂长您看得非常准。‘益力多’这类活性乳酸菌饮品,它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那些‘活的’益生菌。”
“为了保持这些益生菌的活性,从它离开工厂的那一刻起,一直到消费者喝进肚子里之前,都必须全程保存在2-10摄氏度的冷藏环境中。”
他拿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叹了口气:“不说别的,光是‘全程冷藏’这四个字,在目前的内地市场,就是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
苏敏之深有同感地说:“对,这就是现实的制约。不光是家庭没有冰箱的问题,整个流通环节的冷链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坚定,“所以,在内地,如果我们想做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营养饮品,就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或者香港的模式。我们还是得立足本土,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适合我们市场的产品。”
陈志华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很有兴趣地问:“哦?听苏厂长的意思,您心里是已经有具体的想法了?方便说说看吗?会是什么样的思路?”
苏敏之眨了眨眼,嘴角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摇摇头说:“这是商业机密,陈先生就别为难我了。”
看到陈志华露出失望的表情,她又补充道,“不过,如果将来我做出来了,一定第一个告诉陈先生。说不定到时候还要请陈先生帮忙做市场推广呢。”
陈志华被她这话逗笑了,举起酒杯说:“那我就等着苏厂长的好消息了。”
他放下杯子,沉思片刻,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苏厂长,说起饮料行业,我在香港这边,倒是有几个比较熟悉的朋友,生意上也有不少往来。”
他看着苏敏之,试探性地问,“我可以联系一下,如果他们同意的话,我可以带苏厂长去参观一下,看看他们的生产线和管理模式,也许能给您一些启发。”
他的语气变得诚恳:“苏厂长来一趟香港也不容易,我希望苏厂长能不虚此行,而不是留有遗憾。如果只是跟着考察团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没有真正看到想看的东西,那多可惜。”
苏敏之听到这话,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她没想到陈志华会主动提出帮这个忙,而且说得这么真诚。
她放下筷子,认真地说:“如果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真是不胜感激。陈先生肯为我费这个心,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才好。”
她的声音里带着真挚的感激,“这对我来说确实太重要了。能亲眼看看这边饮料企业的实际运作,比听一百场报告都有用。”
陈志华摆摆手,笑着说:“举手之劳,不必客气。咱们也算是朋友了嘛,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
他拿起餐巾擦了擦嘴,“不过我得先问问朋友那边的意见,毕竟生产线涉及商业机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参观的。但我会尽力去说服他们。您这两天先跟着考察团的行程走,我这边有消息了马上通知您。”
苏敏之用力地点了点头,心中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好!那就太麻烦陈先生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您的这份心意,我都记下了。”
两天后的晚上,苏敏之正在酒店房间里整理这几天参观考察的笔记和资料。考察团当天的行程已经结束,她难得有一段自由时间。
桌上摊开着几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观察心得和思考。
突然,房间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敏之起身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陈志华略带兴奋的声音:“苏厂长,是我,陈志华。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陈先生?”
“我联系好了,”陈志华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明天上午,我可以带您去亚洲汽水厂参观。”
“这是香港比较有规模的一家本土饮料企业,他们的生产线很先进,管理也很规范。他同意给我们开绿灯,可以参观生产车间,还可以看他们的配方实验室。”
苏敏之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她深吸一口气, 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太好了!陈先生,真是……真是太感谢您了!明天上午几点?我需要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吗?”
“九点半在您酒店大堂见面,我开车来接您。”陈志华交代道,“不需要特别准备什么。”
挂上电话后,苏敏之站在原地,她深深地吸了口气,望向窗外香港的夜景,眼中充满了期待。
这次香港之行,终于要有实质性的能真正触及行业核心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