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卷过赣中的丘陵,预示着严冬的降临。林峰率领的红五纵外线主力,如同一支离弦之箭,直指赣州西北方向的战略要地。兵锋所向,果然在敌军指挥层引起了新一轮的恐慌。赣州守敌紧急戒严,周边各县纷纷收缩兵力,唯恐成为红军下一个目标。敌人从围攻内线根据地的部队中,又被迫抽调整整一个师的兵力,紧急驰援赣州方向。林峰“围魏救赵”的战略意图,初步实现。
然而,就在林峰于外线纵横捭阖,不断调动敌人之际,来自内线的一条绝密急电,让他如坠冰窟。电报是赵永贵以他和留守指挥部共同的名义发出的,字里行间透露着难以掩饰的焦灼与严峻:
“……敌虽抽调部分兵力追剿你部,然其堡垒推进未止,依托碉堡群,步步为营,日夜清剿。我内线活动区域被极大压缩,核心区数个乡苏维埃遭破坏,群众损失惨重。留守部队及地方武装伤亡日增,弹药奇缺,已难以组织有效反击,形势万分危急……盼主力速归,以解倒悬!”
电文后面,附带着一份简略却触目惊心的损失清单和敌情态势图。
指挥部里一片死寂。周克明、陈石头、王铁锤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林峰。外线行动虽然成功调动了敌人,但内线根基却在敌人的蚕食下岌岌可危。赵永贵和留守的同志们,正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司令员!打回去吧!不能看着政委和乡亲们被困死啊!”陈石头眼睛赤红,拳头攥得咯咯响。
王铁锤也闷声道:“咱们在外头打得再热闹,家要是没了,还有什么意义?”
周克明则相对冷静:“回师内线是必然,但如何回?敌人现在肯定在各个交通要道设下重兵,就等着我们自投罗网。直接硬闯,损失太大,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林峰背对着众人,久久凝视着地图上那片被无数蓝色箭头和堡垒符号紧紧包裹的红色区域。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赵永贵是他的革命引路人,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内线的群众是他们一手发动起来的根基……然而,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员,他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行事。
谋定后动:险中求路的回师计划
良久,林峰猛地转身,眼中已是一片决然的清明。
“家,必须救!但办法,要想好!”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稳住了军心。
“敌人料定我们心急如焚,会径直回援。我们偏要再绕个圈子!”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大弧线:“我们不从东南方向直接撞敌人的封锁线。我们向北,绕过敌人的主要防御地带,做出向抚州方向运动的假象,调动北面之敌。然后,寻敌结合部缝隙,突然折向西南,从安福、永新之间敌人防御相对薄弱的山区,撕开一道口子,插回内线!”
这条路线,比直接回师远了近一倍,且要穿越更多敌军控制区,风险极大。但好处是出其不意,能避开敌人重兵布防的预设战场。
“同时,”林峰继续部署,“电告永贵,内线部队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出击,化整为零,依托最险要的山区和最可靠的群众,坚持游击,保存力量。告诉他们,我们正在路上,一定会打回去!”
“命令部队,轻装简从,埋藏重武器和部分缴获物资,只携带必备弹药和五日干粮。我们要和敌人赛跑,和饥寒赛跑!”
十二月的赣中大地,天寒地冻。红五纵外线主力,在林峰的率领下,开始了红军历史上一次极为艰险的千里大回旋。
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昼夜兼程。为了隐蔽意图,他们常常昼伏夜出,在荒山野岭中艰难跋涉。粮食很快告罄,战士们只能靠挖掘野菜、偶尔猎取的野物充饥。冻伤、疾病开始蔓延,但队伍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纪律和高昂的士气,因为他们知道,每向前一步,就离陷入危难的战友和乡亲们近了一步。
林峰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将自己的坐骑让给伤员,将自己的口粮分给病号。他的身影始终出现在行军队伍的最前面,出现在最危险的侦察路口。他的存在,就是一面不倒的旗帜。
途中,他们数次与敌遭遇。小股的民团、保安队,往往一个冲锋就被击溃。遇到敌正规军的巡逻部队,则能避则避,避不开就集中兵力速战速决,绝不恋战。他们像一股钢铁洪流,又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在敌人的缝隙中艰难而坚定地穿行。
经过近十天的艰苦跋涉,部队终于抵达预定的突破口——安福与永新交界处的莽山地区。这里山高林密,敌人的堡垒线在此因地形复杂而相对稀疏。然而,敌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方向的重要性,增派了兵力巡逻。
十二月二十二日,凌晨,最关键时刻到来。先头部队与敌军一个加强营在莽山隘口遭遇!枪声瞬间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没时间犹豫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林峰果断下令,“陈石头,带你的人,从正面给我死死顶住!王铁锤,集中所有火力,覆盖敌军阵地!周克明,指挥直属队和十四支队,从左侧悬崖小路迂回,捅他侧翼!动作要快!”
这是意志与速度的比拼!陈石头的十三支队抱着决死之心,与敌军展开惨烈的拉锯战,寸土不让。王铁锤指挥着所剩不多的炮弹和重机枪子弹,向敌阵倾泻着怒火。周克明带领迂回部队,攀爬着近乎垂直的峭壁,冒着摔落和敌军射击的风险,艰难地向前穿插。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异常惨烈。就在十三支队弹药将尽,防线岌岌可危之时,周克明的迂回部队终于成功抵达敌军侧后,发起了致命一击!
敌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林峰抓住战机,亲率警卫排投入正面战场,发起了总冲锋!
“同志们!冲过去!回家!”林峰的怒吼声响彻战场。
红军将士们如同下山猛虎,一举冲垮了敌军的防线,撕开了通往内线的生命通道!
当林峰带着满身征尘、疲惫不堪却斗志昂扬的主力部队,终于与在内线边缘焦急等待的赵永贵及留守部队会师时,两位老战友紧紧拥抱,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眼中的热泪和用力拍打对方肩背的手掌。
“老林,你们可算回来了!”
“永贵,辛苦你们了!”
来不及过多寒暄,林峰立即听取内线详细汇报。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根据地面积缩小了近三分之二,人口损失严重,留守部队减员超过三成。
“我们回来了,局面就该变一变了。”林峰看着地图上萎缩的红色区域,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敌人把我们逼到墙角,也把他们自己摆在了我们拳头面前!接下来,该我们反击了!”
红五纵主力回归,如同给濒危的病人输入了滚烫的新鲜血液。虽然形势依旧严峻,但所有的指战员都相信,只要林峰在,只要这支钢铁队伍在,他们就一定能冲破黑暗,迎来曙光!第二次反“围剿”最残酷的阶段,即将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