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断情崖小屋,安抚好受惊后渐渐睡去的乐安,卓铭独自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望着天边那轮清冷的明月,心中一片清明,却也带着几分无奈的释然。
经过下山遇袭和父亲的震怒,他反而彻底看开了,或者说,认清了现实。
“我的资质……果然就是垃圾啊。”他低声自语,没有不甘,没有愤懑,只有一种直面真相的平静。
这一年多来,他从未放松过修炼,资源也不曾短缺,甚至因为“天外之魔”的灵魂特质,避免了走火入魔的风险,修炼堪称稳扎稳打。可结果呢?依旧是筑基前期,进展微乎其微。
根源就在于这具身体的灵根。
他内视自身,能清晰地“看到”体内代表灵根资质的脉络光影。其中,火灵根如同一条奔腾的岩浆河流,虽然算不上顶尖,但确实具备了修炼的资格,是他所有力量的源泉。
然而,在这条“岩浆河流”旁边,还有两条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细流——水灵根与土灵根。
这两条灵根资质差到了极点,别说修炼,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拖累!
“想要凝结金丹,需要将全身灵力压缩、质变,凝聚成一颗完美的金丹。可我这点好不容易修炼来的火属性灵力,在凝结过程中,却要被迫分润一部分,去滋养、平衡那两条几乎没什么用的废灵根!”卓铭苦笑。
这就好比一个人辛辛苦苦赚了一百块钱,正准备攒起来干件大事(凝结金丹),结果却被告知,必须拿出六十块去填两个永远填不满的坑(水、土灵根),最后能用来办正事的,只剩下四十块。这金丹还怎么结?
那两条废灵根唯一的作用,或许就是让他能勉强施展一些最低阶的水系、土系法术,比如凝聚个小水球润喉,或者让脚下土地稍微结实点……对于战斗和修行,几乎毫无助益。而他主修的《冰心剑典》是冰属性(水变异),与火灵根本就有些冲突,如今又多了两条拖后腿的,更是雪上加霜。
想到冷清月那纯粹无比的单一冰灵根(玄阴之体加持),想到卓不凡那霸道精纯的单一火灵根(火皇圣体),卓铭就羡慕得不得了。人家那是专精一道,心无旁骛,修炼起来自然一日千里。
“以前看那些网络小说,主角动不动就是五灵根、七灵根,还美其名曰‘混沌灵根’、‘全系法师’,然后全部灵根都修炼到极致……我当初还觉得挺牛逼,现在想想,根本不能理解!”卓铭忍不住吐槽。
他用蓝星的思维打了个比方:
“单灵根,就相当于一个学生,他只专门学‘数学’这一门课。他所有的精力、时间、资源都投入在这一门上,就算他天赋不是最顶尖的,但专心致志之下,成绩(修为)也差不到哪里去,提升飞快。”
“而像我这种三灵根,就相当于要同时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这还不算完!”卓铭的语气带着一丝荒谬感,“最关键的是,考核(凝结金丹)看的不是单科成绩,而是三科的平均分!”
“假设我火灵根(数学)拼命学,能考到90分,这已经是我这资质的极限了。可我的水灵根(语文)和土灵根(英语),资质太差,拼了老命可能也只能考20分。那么我的平均分就是 (90 + 20 + 20) \/ 3 = 43.3 分!连及格线(筑基后期?)都够不到,更别提冲击重点大学(金丹期)了!”
“那些小说里五灵根、七灵根的主角,就相当于要学五六门、七八门课,还门门都要考到顶尖满分……这特么不是开挂是什么?现实根本不可能!”卓铭愤愤地想道,“光是平衡不同属性灵力不在体内打架,就够喝一壶的了!”
认清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卓铭反而不再焦虑了。焦虑解决不了问题。
“按部就班地修炼,我此生金丹无望。最多筑基后期,寿元两百载,然后化作黄土,留下清月孤身长生,乐安失去父亲……”
这个未来,他绝不接受!
“必须另辟蹊径!”他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常规的修炼之路走不通,那就走非常规的!”
他想到了那部无名炎诀。它似乎并不完全依赖于灵根资质,更像是一种对“火”之规则,对“燃烧”本源的运用和引动?否则无法解释他资质如此之差,为何还能滋生出一丝灼热气息,并在危急关头发挥出作用。
“还有……天玄剑。”他想到了剑内的剑灵灵道汐,以及那位暂居的鬼修公孙清晏,“次仙剑的位格极高,或许也能带来一些改变?”
他甚至想到了更极端的方向……比如,有没有可能……废掉那两条拖后腿的水、土灵根?哪怕会承受巨大痛苦,哪怕修为会暂时跌落,但只要能将所有潜力集中于火灵根,或许就能博得一线凝结金丹的机会?
这个念头如同野草,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前路艰难,几乎看不到光明。但为了能陪伴在乎的人走得更远,他愿意去尝试任何可能的方法,哪怕希望渺茫,哪怕过程痛苦。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夜幕,仿佛看到了未来那条布满荆棘、却必须去闯的独木桥。
“无论如何……我都要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