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俞良去了学校。
提到学校,除了必须露面之外,俞良心里其实还存着一丝丝遗憾。
原因很简单,他之前看好的孟子艺,早在开学后不久就签了公司。
也就是,在他碰见对方第一面的时候,对方就有公司了。
这个消息还是他在北电任教的好兄弟崔炎告诉他的。
俞良除了有些可惜,还不禁感慨,果然好苗子不好搞,早就被抢光了。
不过他也只是略感可惜,远没到捶胸顿足的地步。
毕竟娱乐圈可选择的人太多了。
俗话说“大火靠命,小火靠捧”,他自信,只要他愿意捧,大火不敢保证,但小火、成为二线应该不难。
因此在校期间,俞良经常向表演系的任教老师打听学生情况,寻找尚未签约的好苗子。
同时他自己也在默默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留意,他发现13级的陈姚相当不错。
其实他毕业答辩,在教室里碰到的,突然闯进来的三个女生,除了孟子艺,其中一个有陈姚。
当时俞良的注意力全在孟子艺身上,没怎么注意陈姚,但现在观察的仔细了,发现陈瑶条件不错嘛。
长得漂亮可爱,辨识度也高。
最重要的是,她还没有签约公司。
而且俞良也清楚,自己上一世不怎么看电视剧,尤其是2020年后,所以他认为,虽然陈姚他不认识,但那时候应该已经小有名气了吧?
毕竟条件不错的。
当然,就算是没名气,就像刚才说的,只要对方听话,他也有信心捧对方起来。
当然,对方也确实长在了他的审美点上。
咳咳……
总之,俞良为公司签新人的方式是非常科学的,绝无“杂念”。
当然,他自然不会直接提出签约,打算再观察一段时间。
而且他也有信心,只要他想,对方跑不出他手掌心。
而就在俞良在校看女生...认真学习的时候,义父的电影正式启动了。
片名也从《陆犯焉时》改为《归来》。
工作人员陆续已被派往各地勘景。
还有演员,俞良得知,这次不再启用新人,而是全部寻找大牌演员。
让俞良意外的是,据庞丽薇透露,义父竟想找巩俐来演女主角。
这可是义父的老情人了。
俞良实在想不通。这样见面不尴尬吗?
不过他也知道,艺术圈人士的想法,本就不能用常理判断。
而且在俞良看来,义父爱怎样就怎样,哪怕把前妻、前情人、现老婆凑一桌打麻将都不关他的事儿。
反正他已经把潘月明塞进了剧组。
而且义父对他确实是够意思,潘月明的角色确定了,饰演邓指导员。
当然,潘月明本身也是有实力的。
这个角色算是剧中唯一的反派,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反派,总之,戏份可以,而且演好了,绝对是出彩的。
另外,俞良公司已经租下了整层楼。
由于义父的工作室和公司基本融为一体,所以很多工作都在这个写字楼里进行。
就连义父也来了,而俞良直接把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给义父使用。
大孝子。
不过呢,俞良虽然不关心义父干什么,但他想看八卦的心却始终是有的。
因为《归来》剧组很多工作都放在了写字楼,演员会来这里试戏。
俞良想亲眼看看,义父与老情人重逢的场面。
……
然而俞良的希望落空了。
他终究没能看到那历史性的一幕。
他要出发前往巴黎,参与时装周和拍摄,后面还要去米兰,签约香奈儿。
这一走,就是十天。
期间正好是《归来》演员试戏的日子……
俞良深感遗憾。
但工作要紧,也是没办法。
不过呢,俞良虽然不能亲眼见证,可他有办法还原。
李霜在《归来》中仍担任副导演,试戏时肯定在场。
俞良让对方架好自家新买的摄像机,全程录制一下,而且理由合理,试戏演员演一遍那肯定看的不全,所以得录下来,能让导演能重新看。
当然,李霜不傻,俞良什么想法,他能不知道?
而李霜起初并不情愿,觉得这毕竟是导演的私事,这样不好吧。
但谁让提出要求的是俞良呢?
俞良暗示下一部电影,可能还会请他当导演。
所以李双在经过一番纠结后,最终还是“痛快”且“爽快”地答应俞良,和其成为了同伙。
...
就在俞良在欧洲工作期间,他收到了一个来自微博的消息。
虽然今年因为电影宣传繁忙,他没有参加微博之夜,但双方的合作关系依然稳固。
他从内部渠道得知,微博即将推出新功能,而且是专门为艺人设计的。
那就是榜单机制。
通俗来说,就是粉丝刷数据、打榜的时代开始了。
这标志着“流量时代”正式来临。
榜单分为内地榜、新星榜、组合榜、港澳台榜、亚太榜、欧美榜等类别。
其中内地榜最为重要,是头部艺人的必争之地。
新星榜面向出道三年内的新人,其他榜单则看名字就明白了。
排名依据阅读量、互动量、爱慕值、社会影响力等数据综合计算。
阅读量指词条或艺人微博的浏览量,互动量包括点赞、评论、转发,社会影响力与热搜次数相关,爱慕值则比较特殊,需要粉丝花钱购买,俞良还不清楚具体价格。
总之,排名取决于综合数据。
而打榜到底有没有用?
若是前世,俞良可能会觉得这是粉丝闲得蛋疼,圈地自萌。
但这一世,他可是艺人了,还知道了更多内幕消息,所以他绝对至关重要。
首先能提升曝光度。
微博方面告诉他,排名越高,尤其是内地榜排名,平台就会优先推送相关新闻,让更多人和媒体看到。
俞良看得更远,除了曝光度越高,还有就是代言商自然会优先选择。
不仅如此,各大公司、综艺节目也会优先考虑邀请。
也许这些功能刚推出时,可能没人看。
但俞良作为未来人,他亲眼见过粉丝甚至经纪公司疯狂刷数据的场面。
既然疯狂刷,那肯定是有用的。
此外,打榜还能增强粉丝凝聚力。
当群体为共同目标努力时,不仅凝聚力会提升,还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总之,俞良通过现象,看出了本质。
因此,对于微博即将推出的这些功能,不需要对方多言,俞良一定会积极参与。
而且会认真对待。
不然岂不是白费了他这些年积累的粉丝基础,和重金培养的水军工作室?
不过俞良也因为这件事儿感叹。
互联网时代快来了,微博也要开始打榜了。
好像距离他回来的那时候,越来越近了。
(五章送上,虽然内容有些拖,但是我觉得多更就好,估计大家也是这么想的。
除此之外,昨天更新也说了,不写某些艺人了,不是说对其有意见,主要是怕了,同时我也觉得总是那几个人,看腻了,所以我就换人,而且也不单单是那种非常有名气的,也有名气一般的,不过后面会有名的,没有名的一起签,主角培养,我觉得挺有意思,大家拭目以待。
最后,希望大家多多鼓励,点点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