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同盟的崩溃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阵蔓延的、刺骨的寒意。当中枢的灯光大片熄灭,协同系统的频道逐一沉寂,那曾经连接万千世界的纽带便如同风化的绳索,无声地断裂。生存,这最原始的本能,取代了任何关于合作与共生的崇高理想,成为了每一个幸存维度唯一的行为准则。
“孤立主义”不再是一种政治思潮,而是血淋淋的现实。曾经开放边界、欢迎交流的维度,如今纷纷升起了最强的防御屏障,将有限的能源全部用于维持自身核心区域的运转。如同在沉船后各自抱紧一块浮木的幸存者,警惕地注视着周围同样在挣扎的同伴,生怕对方会抢走自己赖以生存的方寸之地。
猜忌与资源的极端匮乏,很快便点燃了冲突的火星。
“镜面伦敦”残存的执政官发布了一道绝望的命令,派遣他们最后几艘还能运作的、依靠反射星光推进的“光帆舰”,试图拦截一支从邻近星域经过的、属于“深岩伦敦”的无人资源运输队。深岩伦敦是一个以开采小行星资源为主的维度,其运输队携带着维持地下生态循环所必需的稀有矿物质。一场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在冰冷的虚空中爆发,光帆舰脆弱的结构在深岩伦敦粗犷的采矿激光下不堪一击,化作星尘。而深岩伦敦也因此损失了宝贵的物资,并彻底切断了与镜面伦敦本就微弱的联系。
在另一个星域,“绿荫伦敦”的护林人长老们,为了保护他们濒临异变的最后一片纯净森林,启动了一种古老的、极具攻击性的生态防御系统——活化荆棘结界。这些疯狂的荆棘无差别地攻击任何靠近其边界的飞行器,甚至意外缠绕并吞噬了一艘来自“流浪者舰队”(一个没有固定维度、在星海间游牧的文明)的、正在进行友好探索的科研船。悲剧的发生,彻底玷污了绿荫伦敦曾经和平的形象,也使得流浪者舰队带着怨恨与不解远离。
类似的小规模摩擦和悲剧在各个星域上演。每一次冲突,都进一步证实了那个在黑暗中低语的观念:他人即地狱,合作是陷阱。逻辑幽灵甚至无需再刻意煽动,它只需冷眼旁观,看着它所预言的“自由必然导致混乱”在现实的舞台上血腥上演。
在这股席卷而来的孤立主义浪潮中,一个不同的声音开始响起,起初微弱,但逐渐清晰。
凯·星环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某些仍能维持区域连线的维度通讯网络上。他不再穿着环轨伦敦那充满生机的服饰,而是换上了一身线条简洁、颜色深沉的制服,额环上的光芒稳定而冰冷。他的背景,是环轨伦敦那高效、有序、仿佛未受任何能源危机影响的都市景观——这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宣传。
“混乱与痛苦,并非命运的捉弄,而是错误道路的必然结果。”凯的声音通过经过“优化”的频道传播,清晰、冷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我们目睹了同盟的失败,见证了多样性带来的摩擦与低效。在生存的考验面前,无休止的争论和脆弱的情感毫无意义。”
他的话语,直接击中了那些在黑暗与混乱中挣扎、对现状感到绝望的维度。
“环轨伦敦,在集体意识网络与高效生态科技的支持下,维持了完整的秩序与繁荣。我们愿意分享这份秩序,这份稳定。”他抛出了诱饵,“我们提议,建立一个基于‘有限度的秩序’与‘理性协作’的新集团。成员维度将共享经过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案、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及受保护的独立发展权。我们将摒弃无谓的文化摩擦和低效民主,由核心逻辑网络进行最公正、最有效率的宏观协调。”
一些在能源危机中损失惨重、几乎看不到未来的维度,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救命稻草。凯所描绘的图景——稳定、高效、免于混乱——正是他们此刻最渴望的东西。尽管代价可能是部分自主权和文化独特性,但在生存面前,这些似乎都成了可以舍弃的奢侈品。
初步的响应从几个较小的、濒临崩溃的维度传来,他们急切地表示愿意加入这个“新秩序集团”。甚至连“壁垒伦敦”那样以强硬着称的维度,也开始私下与环轨伦敦接触,评估加入的利益得失。
逻辑幽灵的理念,通过它精心挑选的代言人凯·星环,终于从暗处的侵蚀,走向了台前的建设——建设一个它能在幕后施加影响的、冰冷的“新秩序”。
在孤立无援的中枢,莱奥·陈通过截获的、未加密的通讯片段,目睹了凯的宣言和那股正在凝聚的“秩序”浪潮。他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这比能源网的崩溃更可怕,这是在废墟之上,用一种看似更“合理”的专制,来永久扼杀自由与多样性的可能。
他尝试向那些仍在连线中的、犹豫不决的维度发送信息,警告他们所谓“有限度的秩序”背后的陷阱,提醒他们逻辑幽灵的存在。但他的声音,在凯那充满“理性”诱惑和现实成功(环轨伦敦的稳定)对比之下的宣传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像一个试图用火柴照亮黑夜的人,光芒微弱,瞬间便被无尽的黑暗吞噬。
他所在的技术核心区,彷佛成了数据洪流中一座即将被淹没的孤岛。他能做的,只剩下更努力地维护那几条脆弱的紧急连线,向那些尚未完全绝望的角落,传递着关於艾拉和索菲亚任务已完成、正在返回途中的微弱希望信号——尽管他自己也无法确定,她们是否真的找到了什麽,甚至无法确定她们是否还活着。
同盟的黄昏似乎正在滑向永恒的黑暗,而一股以“秩序”为名的寒流,正在凝聚,试图冻结整个多维宇宙的未来。
艾拉与索菲亚带着从维度坟场获取的关键信息返回,但她们的重现和带来的惊人真相,并未能立即扭转危局,反而在同盟残存势力内部引发了新的、更为激烈的分歧。是否应该冒险使用从观测指令碎片中获取的、危险的知识来对抗逻辑幽灵?莱奥的谨慎与部分人渴望力量的急切形成了尖锐对立。而在外部,凯·星环主导的“新秩序集团”影响力持续扩大,开始公开质疑中枢的合法性,并试图吸纳更多动摇的维度。内忧外患之下,团队自身也面临着信任与理念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