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樊景琰那辆招摇的京城大马车,林守业、林文柏并王大力、李文石等一众村中骨干,并未立刻散去,而是重新回到了林家那宽敞朴素的堂屋。郑秀娘手脚麻利地给众人换上了新沏的热茶,氤氲的热气驱散了些许冬日的寒意,也仿佛在安抚着众人尚未完全平复的心绪。
堂屋内一时无人说话,只闻杯盖轻碰的细微声响。今日这信息,着实有些多,需要些时间来慢慢理顺。
最终还是里正林文柏先开了口,他声音沉稳,带着一贯的审慎:“樊东家此番前来,开出的条件,诚意十足,也确实是咱们难以拒绝的。看来,咱们与会仙楼,或者说与樊家的这条线,不仅能继续走下去,只怕会绑得越来越紧,牵扯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多。”
精于算计、掌管村中钱粮账目的李文石随即接口,语气冷静而客观:“与樊家合作,是桩双赢的买卖。樊家背景硬,路子广,有他们在前面挡着,等闲势力也不敢来寻咱们的麻烦。至少在合作期内,咱们能有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专心把村里的各项产业搞好。”
王大力闻言,也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话语简短却有力:“有我那两个兄弟在军中看着,樊家就算有什么心思,也只会选择跟咱们好好合作,不敢乱来。”
负责对外运输销售的林文松,静听至此,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常年在外走动,见识自是不凡:“樊东家今日这一趟,对双方都有利,但细算下来,对咱们益处更大。”
“明年起,咱们的产出不必全系于樊家一处,至少能分出三四成供给迎客楼和军中。这样好,多条路,多份安稳。也正是因为咱们握住了这份‘不独家’的底气,樊家反而会更看重咱们,不敢轻慢。”
跑商多年的李货郎,捻着不多的几根胡须,一语道破关键:“说一千道一万,人家看重咱们,图的就是咱们手里这些别处没有的好东西——好菜种、好手艺、好酱料,还有咱们这方难得的水土。咱们呐,得把这些根基守牢了,发展好了,才是长久之计。”
“正是这个理儿。”坐于上首的林守业终于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定鼎般的沉稳,“咱们的根本,就是把地种好,把工坊办好,把村子治理好。那樊东家是个极精明的人,他提出的条件,句句都打在咱们最盼的点上。”
“把咱们的东西运作成‘贡品’、‘特供’,固然是扬名获利的好事,但更难得的,是他愿意助咱们在县里立足,为乡亲们争取减税,为村子修通连接镇上的大路,尤其是……给咱们的孩子们一条出去见世面的路。”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屋里那些眼神清亮的半大孩子,语气变得深沉而充满希冀:“我琢磨着,这两条路,咱们都不能独享。文柏,文石,你们看看,找个时机,跟其他三个‘平’字村通个气。”
“若是能四村联合,一起把通往镇上的大路修起来,就算赋税减免得少些,哪怕咱们每村再凑些钱,也值得!路通了,四个村子才能真正连成一片,共同发展,咱们的力量也才能更大。”
“至于樊家那个培养后生的计划,除了咱们林、李两家的娃娃,每年也拿出一个名额,给村里别的人家,让大伙儿都有个念想,都有奔头。你们觉得,这么安排可好?”
此言一出,在座的黄豆爷爷、尤一手、陈大柱、上官玉莹、何老汉、何秋山等几位坊主,心中皆是又暖又震。这就是林家!这就是他们心甘情愿追随的领头人!从不只想着自家肥饱,总是惦念着如何带着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想到通往镇上平坦宽阔的大路,想到自家的儿孙将来或许也有机会去那京城之地开眼学习,谁能不心潮澎湃?
而林文柏、林文松、李文石、李文远、刘大山、王大力这些中生代,更是被老族长这番胸怀所激励。家有此老,如有一宝,村有此老,更是幸事!这盏指路的明灯,让他们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
林文柏与李文石当即应下:“爹(大舅)放心,等开完村民大会,我们立刻就去联络其他三村里正,好好商议此事。”
这时,李文远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大舅,除了樊家,还有我岳父那边的路子呢。孙家不是跟咱们签了十年的助学金契约吗?他们商队每年收益的两成,是专门给咱们村孩子读书用的。孙家商队规模虽不及樊家,但在西北一带也是响当当的,咱们每年同样可以选派两人,跟着孙家商队出去历练。”
他的妻子孙嘉陵也立刻点头附和:“对,可以像樊家一样,半年跟着商队走,半年回我们四川学做生意。我们那儿商贸繁盛,机会也多。”她心里未尝不盼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将来也能回四川本家去学习一番。
孩子们一听“孙爷爷”、“四川”,立刻想起了那位带来许多新奇玩意、说话风趣的孙老汉,还有做得一手好川菜的孙家舅舅们。李家的“有金、有银、有财、有宝、有福”五个娃娃,彼此交换着兴奋的眼神,能去外公\/孙爷爷家看看,那该多有意思!
“对对对!好好好!”林守业朗声笑起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咱们娃娃们的出路,是越来越宽了!”
“孙老头办事,靠谱!估摸着年前就会有信儿来。”李货郎提起这位老亲家兼生死之交,语气十分笃定。
“那好,文柏,文石,咱们明天就先跟村代表们开个会,把这些情况跟大家通通气,然后集中精神,把今年的分红大会办好!”林守业将话题拉回眼前,“这是咱们村头一年有产业分红到户,意义重大,绝不能出半点岔子。眼看就进腊月了,咱们紧着点,争取在腊月里就把分红发下去,让乡亲们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热热闹闹地办年货,过个好年!”
“分红”二字,像是一块热炭,瞬间点燃了所有大人的情绪。这可是实实在在能拿到手的钱,是平华村破天荒的头一遭!
尤一手摸着脑袋笑道:“我那油坊刚开张,就卖了点豆油,没啥大进项。但我答应乡亲们的事得算数,每户一小罐胡麻油,过年必须让大家尝上!”
林怀安和林毅相视一眼,代表“邻里留园”的小股东们发言:“我们留园也给大家备点年货。每户可以按特惠价买鱼虾过年,不过最多不能超过三条。”
被林守英抱在怀里的小果果,也奶声奶气地补充:“还有莲藕,给乡亲们吃莲藕。”
“哎哟,我的小乖宝!”林守英疼爱的用脸颊蹭了蹭果果,“咱们留园的太空莲长得好,正好腊月里把藕都起了,给各家添个新鲜菜。”
上官玉莹心细,怕孩子们吃亏,忙道:“这莲藕可是稀罕物,白送是不是……”
李货郎笑着打断她,提出了折中办法:“这样,当初出力修建留园的人家,可以免费领两斤。其他人家嘛,就用优惠价,限量买一点。果果,你说这样好不好?”
果果不太明白那些复杂的词,但知道乡亲们都能吃上莲藕,便乖巧地点点头:“好。”
“哎呦喂!”黄豆爷爷笑得见牙不见眼,“今年这分红大会可热闹喽!又分钱,又送油送藕,估计家家户户都得乐疯喽!咱们平华村,得提前过年了!”
刘大山和王大力对视一眼,默契地点点头。这安保巡逻,必须得再加紧些,绝不能让这大喜的日子出任何乱子。这是他俩义不容辞的责任。
林守业的目光最后落在长孙林怀安和林毅身上,带着期许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怀安,小毅,过了年,你俩就满十五了,是时候出去闯荡见识了。回去就开始准备吧,开春后,你们就是咱们平华村第一批跟着樊家商队走出去的娃!”
他又转向林守英、郑秀娘和张青樱:“英子,你和秀娘、青樱多费心,帮两个孩子把行囊准备周全,吃穿用度,都想到前头。”
“爷爷,大哥他们出去了,明年往镇上送菜的活儿,是不是该轮到我和睿哥儿、有金了?”活泼外向的林怀远立刻抢着问,他向往能像哥哥们一样外出已久,“睿哥儿明年十二,我和有金都十一了,我们能行!”
李文石作为父亲,立刻板起脸来:“想提前出去可以,但必须保证课业不能落下!这是底线。”
“我们保证!”林怀远和李有金异口同声,小胸脯挺得老高,“我们可以隔天去送一次,一边学习一边历练!”
众人都看向林守业,等他拿主意。老族长向来尊重小辈的意愿,沉吟片刻,便点了头:“好,就依你们。但话说在前头,若是功课退了步,这历练即刻取消。”
“好耶!我们也能出去啦!”林怀远和李有金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其他孩子也围着他们,又是拍手又是欢呼,堂屋里充满了少年人的朝气。
这群半大的孩子旋即呼啦啦围到了王大力和刘大山身边,林怀远代表大家请求:“王师父,姑父,给我们加练吧!我们要好好准备,出去了绝不丢咱们平华村的脸!”
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充满渴望与斗志的年轻面孔,王大力和刘大山这两位硬汉心里暖融融的,满是欣慰。
“好!从明儿起,加练!”王大力沉声应下,又特意对林怀安和林毅说,“怀安,小毅,你俩跟我特训,教你们些在外行走必备的防身避险的本事。”
“是!谢谢王师父!谢谢姑父!”林怀安和林毅朗声应道。他们身形已渐挺拔,虽不及父辈壮实,眉宇间却已有了英挺少年的风姿。
“果果也要加练。”被热闹气氛感染的小果果,在姑奶奶怀里扭动着要下地,小脸认真,“果果也长大了,要招待弟弟了。”在她纯真的认知里,能像大人一样“招待”客人,便是长大的标志。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堂大笑。这笑声冲散了议事最后的严肃,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暖意,飘出了林家堂屋,融入了平华村宁静的暮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