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卷着山巅的寒意,掠过张远额前微湿的发梢。他指尖还残留着方才拆解那枚青铜残片时的凉意,抬头望向远处山坳里的营地,跳动的篝火已将暮色烧得暖了几分——弟子们正围着陶瓮分发新煮的粟米,连平日里最拘谨的小师弟都捧着陶碗笑出了牙,那笑容在火光里晃着,竟比星辰还要亮些。
张远缓缓点头,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残片。这枚从神秘组织“影罗殿”教徒尸身上搜出的碎片,边缘还凝着暗红的血锈,却在他注入内力时,隐隐透出极淡的青芒。三日来,他守在临时搭建的石屋里,几乎废寝忘食地拆解、试验,连弟子们送来的干粮都凉透了三回,直到昨夜子时,才在一次内力失控的碰撞中,窥得这残片背后藏着的惊天秘密。
“师兄,你又在看那破铜片啦?”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活力。张远回头,见林小满捧着一陶碗热粥快步走来,碗沿还冒着白气,“师父说你这几日都没好好吃饭,特意让伙房多熬了些小米,你快趁热喝。”
林小满是师门里年纪最小的弟子,性子跳脱却心思细腻,前几日与影罗殿教徒交手时,还替张远挡过一记毒掌。张远接过陶碗,暖意顺着指尖漫到心口,他指了指石桌上铺开的图纸,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郑重:“小满,你来看这个。”
图纸上画着残片的拆解图,每一处纹路都标注得极为细致,而在图纸右侧,赫然画着一个类似阵法的图案,中心位置写着“地脉灵晶”四个大字。林小满凑上前,皱着眉疑惑道:“师兄,这是……影罗殿的东西?可这地脉灵晶,不是传说中能汇聚山川灵气的宝贝吗?我听师父说过,百年前那场武林浩劫,就是有人想抢地脉灵晶,才引发了各大派的混战。”
“没错。”张远放下陶碗,拿起青铜残片凑到篝火旁,火光透过残片的纹路,在石壁上投出细碎的光斑,“我这几日反复试验,发现这残片里藏着的,是影罗殿提炼地脉灵晶的法子。他们用特殊的阵法,将山川里的灵气强行抽离,凝练成灵晶,再将灵晶嵌入兵器或护具里,所以他们的教徒才能以一敌十,内力源源不断。”
林小满瞪大了眼睛,手里的陶碗都晃了晃:“可……可那样抽离灵气,山川不就毁了吗?前几日我们路过的青溪镇,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难道也是因为这个?”
张远点头,脸色沉了几分:“我已经让弟子去查了,青溪镇附近的山脉,地下确实有被强行挖掘的痕迹。影罗殿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更是想破坏武林的根基——一旦天下山川的灵气被抽干,各大派的弟子修炼受阻,他们就能趁机掌控整个武林。”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沉稳的气息。张远抬头,见师父李玄真与几位师叔快步走来,脸上都带着急切。李玄真刚走近石屋,便开门见山地问道:“远儿,你让人传信说有重大发现,可是与影罗殿的能量源有关?”
李玄真乃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高手,一手“清风剑法”出神入化,此次率领各大门派对抗影罗殿,已是僵持了三个多月。前几日虽打破了影罗殿的一处据点,却始终摸不清他们内力源源不断的缘由,如今听闻张远有发现,几位长辈皆是神色凝重。
张远起身行礼,将青铜残片与图纸递了过去:“师父,各位师叔,弟子已查明,影罗殿的能量源,正是地脉灵晶。他们通过残片上记载的‘聚灵阵’,强行抽取山川灵气凝练灵晶,再将灵晶融入兵器与护具中,这才让教徒们拥有极强的战斗力。”
李玄真接过残片,指尖注入内力,只见残片上的纹路瞬间亮起青芒,隐隐有气流在纹路间流转。他脸色骤变,看向身边的几位师叔:“竟是如此!难怪前几日我们攻破他们的据点时,总觉得他们的内力异常浑厚,且恢复极快,原来是靠这地脉灵晶撑着。”
“可这地脉灵晶乃是天地孕育之物,强行抽取必会引发天灾啊!”一位白须师叔忍不住开口,声音里满是担忧,“去年南方大旱,今年北方又闹蝗灾,莫非都是影罗殿搞的鬼?”
张远点头:“弟子怀疑正是如此。我已让弟子分头去查各地的山川地貌,发现凡是影罗殿活动过的地方,都有灵气枯竭的迹象。若不及时阻止他们,用不了多久,整个武林乃至天下,都会陷入绝境。”
篝火噼啪作响,火星溅起又落下,映得众人脸上神色各异。李玄真沉默片刻,将残片与图纸收好,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声音沉稳有力:“远儿,你这发现,可是破局的关键!明日我便召集各大派的掌门,商议如何阻止影罗殿抽取地脉灵晶,同时找出他们的总坛,彻底铲除这个祸害!”
张远躬身应道:“弟子遵命。”他抬头望向营地,篝火依旧明亮,弟子们的笑声隐约传来。他知道,这场僵持了数月的战局,终于要迎来转机,而这一切,不仅是因为他的发现,更是因为众人在绝境中始终没有放弃,彼此信任,才终于找到了破局之策。
夜风渐息,天边泛起一丝微光。张远握紧了手中的青铜残片,心中已有了决断——无论影罗殿的势力有多强大,他都要守住这天下的山川灵气,守住师门的弟子,守住这武林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