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全神贯注,将巡猎者观察细节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他仔细描摹格蕾修脸颊柔和的线条,那微微翘起的蓝色发梢,还有那双纯净得仿佛能映出整个天空的眼眸。他画得很慢,每一笔都力求准确,虽然技法依旧生涩,线条略显僵硬,明暗处理也颇为朴素,但那份专注和努力,却真切地融入了笔触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林秋终于放下笔,轻轻呼出一口气,将画纸递给了格蕾修。
格蕾修接过画,仔细地看着,琉璃般的眼眸一眨不眨。她看得非常认真,仿佛在解读一幅深奥的名作。半晌,她抬起头,伸出纤细的手指,点在画纸上:
“这里,”她指着眼睛的位置,“神韵,抓住了,但是,线条,太硬了。眼神里的光,应该是柔和的,像水里的月亮。”
她又指向头发的部分:“发丝,太整齐了。风,在动,头发,也应该在跳舞。”
接着是整体的构图:“背景,太简单了。后面的树和河水,也是我的一部分,它们和我,在一起呼吸。”
她语调平缓,没有丝毫批评的意味,更像是在陈述客观事实,一一指出了画作中不够自然、不够灵动的地方。林秋虚心听着,他知道格蕾修说的是对的,他的画技确实远远不足以完美捕捉眼前这个灵动的生命。
点评完毕,格蕾修将林秋的画小心地放在一旁,然后重新拿起自己的画板和画笔。她看着林秋,眼神清澈:
“现在,林秋哥哥,请你坐好,不要动。”她顿了顿,补充道,“我来画你。”
林秋依言端坐,成为了格蕾修的模特。阳光缓缓移动,树影偏移,公园里偶尔有游人经过,投来好奇的目光,但两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专注地描绘,一个耐心地保持着姿势。
就在格蕾修专注于画作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公园的小径上——是科斯魔。他身边还跟着一个看起来活泼开朗、扎着侧马尾的少女,正是他之前提过的同学黛丝多比娅。两人似乎在讨论着什么,黛丝多比娅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而科斯魔则略显拘谨。
当他们走近,看到长椅上端坐如钟的林秋,以及正对着他认真作画的格蕾修时,两人都愣了一下。
“科斯魔哥哥,黛丝多比娅姐姐。”格蕾修抬起头,平静地打了声招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画她的画,仿佛他们的出现只是风景的一部分。
科斯魔的脸瞬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一直红到了耳根。他看了看林秋,又看了看格蕾修,嘴巴张了张,似乎想解释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对着林秋点了点头,然后几乎是拉着还在好奇张望的黛丝多比娅,匆匆忙忙地逃离了现场,背影都透着窘迫。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打扰到格蕾修,她的画笔依旧稳定。
时间在笔尖流淌,太阳逐渐西沉,天边渲染开大片大片的橘红与瑰紫,黄昏降临。公园里的灯一盏盏亮起,勾勒出朦胧的轮廓。
终于,格蕾修放下了画笔。她拿起完成的画作,走到林秋面前,双手递给他。
“画好了。送给林秋哥哥。”
林秋接过画板,低头看去。一瞬间,他有些怔住。
画中的他,依旧是端坐的姿态,但格蕾修并没有刻意追求外形的百分百相似。她用了大量朦胧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背景是流淌的、如同星云般的暖色调,象征着他经历过的无数时空。他的眼神被描绘得异常深邃,里面仿佛有星辰明灭,有火焰燃烧,也有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温柔。那不仅仅是一张肖像,更像是一首用色彩和线条谱写的诗,试图解读他复杂的内在与过往。技法上或许并非完美无缺,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理解,却远远超越了林秋那幅生涩的素描。
“这……”林秋看着画,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他看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自己,一个被赋予了艺术性解读,却又意外触及某些真实内核的形象。
格蕾修没有等待他的评价,她从随身的小包里,取出了一枚刻印徽章。那徽章的设计宛如一片深邃的夜空,上面点缀着几颗大小不一、闪烁着微光的星辰,排列方式带着某种玄奥的意味,代表着“繁星”。
她将“繁星”刻印放在林秋没有拿画的那只手上。
“林秋哥哥画的画,”她看着林秋,声音轻柔却肯定,“一般。”
林秋闻言,不禁莞尔,这评价很格蕾修。
但紧接着,格蕾修继续说道,嘴角似乎有了一抹极淡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但是,我喜欢,这份礼物。”
她喜欢的,不是画作的技巧,而是那份为她而投入的专注时间,那份试图理解她的视角,以及最终交换画像这个行为本身所承载的心意。这份“礼物”,指的是林秋为她作画的过程,也指此刻两人共同拥有的、交换了视角的这段记忆。
“繁星”刻印在掌心散发着微凉而神秘的气息,仿佛连接着无垠的宇宙与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我。林秋握紧刻印,又看了看手中那幅描绘着自己的、充满想象与理解的画。
“谢谢,格蕾修。”他郑重地说道,“我也很喜欢你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