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明皇帝也都积极起来,杂交水稻还没影,他们自然更期待海外传入的新作物。
不过,其他朝代还没条件去海外寻新作物的,直接下令全民研究杂交水稻。
因为那个不育系种子太难找了,除了朝廷的专属团队,还得发动全国的力量一起研究。
“什么,亩产两千斤的杂交水稻,后世人还嫌口感不好?”
“后世人一定有很多粮食,过得可真好。”
“杂交水稻对后世人也是相当有难度的技术,我们真的能研究出来吗?”
“要是真有人研究出来杂交水稻,想当皇帝也不是不行。”
“那个红薯和土豆是什么,好像比杂交水稻更好种。”
……
各朝各代的百姓们现在对天幕都是满满的感激,还有对后世生活的羡慕。
就算是正在遭遇战乱的百姓,跪下感谢,虽然天幕不能帮他们打仗,但可以给他们希望。
杂交水稻,就代表着未来能够吃饱的希望。
【倘若有猴哥这般心境,世上便再无难我之事!】
{孙悟空:“师傅,不妨事。”
“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
“师傅,常言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山上一定有路,你就不必担心,走路就是了。”
“双鸟暂时离分,必有重逢之日。”
唐僧:“在这灵山路上,千难万险为师都不怕,只怕是遇上妖怪,你们与他苦斗不说,还要耽误到灵山的时日。”
孙悟空:“师傅,只要一片赤诚,灵山就在你脚下。”}
明朝嘉靖之前的历朝历代这才知道,唐僧是何人……
秦始皇跟李世民、汉武帝失望了一瞬,他们还以为唐僧真有长生不老之效。
朕做出如此功绩,还不能得天幕赐一颗长生不老药吗?
与李世民等人一样想法的皇帝也很多,天幕都出现了,那有神秘莫测的力量助他们长生又有什么不可能?
也许后世已有了长生之法呢?
【我猴哥一句天地本不全,唐僧把佛经读穿了也悟不出来。
他懂个6,就知道吃饭喝水。
大家可能忘了,猴哥上山先学的文化课。
上山之前,在人世流浪了好些年。
有一定的基层经验。
我猴哥真是做到了道家最高境界,不焦虑任何一件事。
猴哥是真的悟到了一切都是空性的真理。
年少时遇见了太惊艳的猴儿,以至于后来看谁都差点意思。】
“佛经?”
秦始皇与李斯等人不明其意,为何这猴子学了道家思想,还要去找佛经。
刘邦一向是以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力行黄老之术以治国,但跟秦始皇一样,也被这个佛经引起了兴趣。
最激动的就是宋真宗和宋徽宗,眼神发亮的看着天幕,后世也认可道教的思想,他们选择用道教治国是对的。
“孙悟空和唐僧,这是什么新故事?”
“后世的娱乐生活可真多,话本都这么有趣。”
“这是我们看的《西游记》,后世人跟我们看一样的故事。”
“多放点,我们喜欢看,还挺有道理的。”
“猴子都要学文化,咱孩子可不能不读书。”
……
明清的百姓非常开心,后世拍出了他们脑海中的西游记,这就是他们的齐天大圣。
其他朝代的百姓则是慢慢品那些话,上了年纪的老人更能体会其中深意。
不像孩子们,只顾着看猴。
吴宇看到猴哥就停不下来,一个视频看了好几遍,最后还专门搜了猴哥高燃剪辑。
果然是天生反骨,当年没看懂的最后一集,再联想到烧香拜佛都要钱,真是讽刺到极致了。
【当怒斥佛祖那一刻,艺术已封神】
{孙悟空:“如来,我们和师傅受尽千折万磨,从东土来到西天,谁知阿傩迦叶作弊,故意叫我们将无字的白本拿去。”
唐僧:“悟空……”
孙悟空:“哼……谁想这极乐天佛地,竟也有此等昧良心的事,望我佛如来依法惩治!”
如来:“猴儿莫嚷,此事我早已知晓,经不可轻传,不可轻取呀……”
“记得旧时众比丘僧尼下山,将此经文在舍卫国赵长春家念诵一遍,只讨得三斗三升散碎黄金。”
“我说他们卖的贱了,叫后代儿孙无钱享用……”
孙悟空:“喔?哈哈哈哈……”
“如来老爷子,原来这贪财作弊之事,是你打的头啊?”
唐僧:“悟空……”
孙悟空:“师傅?”
唐僧:“阿弥陀佛,望佛祖早赐真经,免我师徒往返之劳。”
如来:“摩柯迦叶、阿傩陀,快将有字真经传与他们。”
摩柯迦叶、阿傩陀:“谨遵佛旨。”}
【李世民:事真多,王玄策你去。
紫金钵盂都不用,整个雷音寺都回来了。
王玄策:你也别得意,天竺神药来了。
佛说四大皆空,为什么三斗三升金还嫌少?
小时候,西游记就告诉我们,佛家才是最贪的。
历朝历代灭佛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交税,兼并土地,培养武僧,不灭才怪。】
李世民恍然大悟道:“原来是玄奘啊。”
他就说,这个故事怎么有点耳熟。
玄奘于贞观元年申请西行求法,未被批准,却在贞观三年偷渡出境,历经十七年才取回佛经657部。
李世民觉得玄奘对西域各国了如指掌,便劝其还俗辅政,却被拒绝。
好在,玄奘还是懂事的,写出了10万多字的《大唐西域记》,作为大唐统御西域的指南。
王玄策在第二次出使印度就带去了,玄奘翻译成梵文的《道德经》……
“僧尼蠹国,不可不禁!”
朱元璋对和尚腐败最是了解不过,这群僧人,妄谈祸福,惑世诬民,简直就是蛀虫。
话又说回来,朱元璋深知佛教的尿性,却又不得不“以儒为主,佛道为辅”治国。
他用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安抚民众,同时又严格管控佛教传播,删减佛教经典。
佛教可以用,但得在他的掌控之中。
永乐朱棣更倾向于利用道教巩固统治,但对佛教的态度就比较复杂了。
永乐十八年,唐赛儿自称“佛母”,在山东起义,还利用佛教隐匿行踪,煽动民众。
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尼姑和女道士,都没有找到此人,可见佛教对民众的影响力有多大。
不过,做皇帝的都一样,不管道教还是佛教,他们只看有没有用,能不能维护他们的统治。
“四大皆空?”
秦始皇与李斯正在参考汉武帝的外儒内法修改治国政策,若是佛教可行也不是不能用。
可道教有张角的黄巾起义,历朝历代要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