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皇帝,做得可真窝囊。”
“就是,唐太宗和汉武帝他们哪个不是杀伐果断,怎么这亡国之君怕这怕那的。”
“这就是人家说的臣强君弱吧?”
“再弱也是皇帝啊,要么就真别努力了,干得不好还不如别干。”
“他是皇帝也是人啊,你家里穷得没米下锅了,孩子嗷嗷叫,你就一点不着急,也不揪心?”
……
他们知道崇祯是亡国之君,但他们这是第一次看到接手这么多烂摊子的皇帝。
太子都有昏庸的,崇祯一个藩王上位,你对他要求再高他又做不到。
唐太宗已经证明了,在绝对实力面前,权术不堪一击。
可崇祯跟他们一样是个普通人,他勤政爱民,又不奢靡,就是能力不行。
他们村里都有贫富差距,更别说跟城里的大户人家比了,有的人就是聪明能做生意,有的人就只能做点小生意或是种田。
一旦百姓的认知中把皇帝当成人来看待,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天子的时候,他们对皇帝看法就改变了。
皇帝看似掌天下人生死,可在天灾人祸中,他也仅仅是个人,跟他们一样的普通人……
可皇帝能力不行,那大臣呢?
全天下最聪明的一拨人,可都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大明倒了?
他们不理解。
如果家族有什么事,他们每一个人都要出钱出力,就为了家族能够延续成为他们的靠山。
如果跟其他家族有仇,有谁跟对方联姻,全家都要被戳断脊梁骨。
当官的,难道看不出大明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贪心,既要又要还要……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就会发现,自从张居正死后,明帝国就已进入垃圾时间。
后来的万历三大征,虽然都打赢了,但稍微了解政治的人都应该明白,国家如果足够强大,很多事情,是可以在战场之外解决的。
一旦开战就说明帝国已经走向衰落,让别人觉得有机可乘。
万历三大征始于哱拜之乱,也叫宁夏之役。
明朝开国两百多年,威胁最大的就是鞑靼,而宁夏正是防御鞑靼的重点区域。
可这个地方的人却造反了,虽然后来被平定,可也恰恰说明了此时的明朝,已经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在最不应该造反的地方,竟然有人反了。
然后是播州之役,这个地方的历史,比明朝还要悠久,从唐朝开始,就一直由杨家管理,历经三个朝代,七百多年都没有人造反。
可到了万历时期,为什么就突然造反呢?
因为他们和努尔哈赤、奢崇明一样,发现昔日不可一世的大明帝国,如今已然日薄西山。
所以连岛国日本也不甘寂寞,推着几个破澡盆子就敢划过朝鲜海峡,扬言要先灭朝鲜,再吞并大明。}
【万历三大征,明帝国最后的辉煌。
别看万历平时抠抠搜搜的,出去打仗哗哗的花私房钱犒劳将士,到死都还在关心前线军事。
丰臣秀吉出兵十四万打朝鲜,结果被大明打到自闭两百多年,一直到近代美国黑船开关。
朝鲜第一战神李舜臣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进入李如松的中军大帐里。
李如松不死,努尔哈赤永远没有反的机会。
很难想象,打赢三大征的明帝国在此之后国力断崖式下滑,最后不到半个世纪就亡国了。
张居正攒下的那点家底,几场仗下来就打光了。】
万历一朝的群臣都不敢抬头看皇帝,谁不知道张居正这个名字不能提,结果天幕一次次的说有张居正,才有万历中兴。
万历无声叹了口气,他的心情复杂极了,对先生有感激,有敬畏,还有恨……
现在事实证明,他废掉了张居正改革的措施,是错的。
这让他无比挫败。
张居正看着年幼的万历,没有说三大征必打无疑的话,只觉得自己攒的家底不够多,没能延缓明朝的灭亡。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天幕的出现也会让他的改革阻力变小。
至于其他的,不好意思,忙得很,没空想这种事。
李如松没想到努尔哈赤,这个昔日家奴,竟敢反明。
“将军,你的生死关乎整个大明的命运,不能再冒险带头冲锋了……”
手下人纷纷相劝,谁也不想后代被大清统治啊。
李如松这次很听劝,大明保卫战有多重要,他能不清楚吗?
陛下需要他!
大明其他皇帝对万历三大征打空国库没什么意见,敌人都挑衅到面前了,不打到他们服,都不带停的。
{万历三大征中,宁夏之役和播州之役取胜后,成功剿灭敌人。
但朝鲜之役虽胜,却未能彻底消灭日寇,这也说明了明朝国力的衰退。
此后,日本频繁侵扰,在万历三十年时,袭扰台湾。
万历三十二年,荷兰入侵澎湖列岛。
万历三十四年,云南民变。
万历四十四年,日本再次劫掠台湾。
到了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仅凭十三副铠甲,就敢起兵造反,所以明朝实亡于万历。
正是万历皇帝的消极怠政,导致局势持续恶化,如果天启皇帝能活得久一点,兴许还有机会力挽狂澜。}
【万历在最该死的时候没死,在最不该死的时候死了。
多活两年女真都得灭,不是明军战斗力不强,是后期党争拖垮了大明最后一口气。
萨尔浒大败后,万历直接坚壁清野,熊廷弼基本稳定了局势,但万历挂了后,明朝又开始内讧,局势才失控,后面有晋商持续补血,辽东就彻底烂了。
萨尔浒又名:大明最后一场平账。
账平了,入职新公司全给他们屠了。
努尔哈赤崛起后,辽东战事军费激增至每年300万两,远超三大征期间的开支。
文官集团需要经常清洗。
大明文官集团,一直到明亡都是搅屎棍。】
各时期万历:“……几个意思?”
生死之事,我如何掌控?
还有,朕死了这群文官就压不住了是吧?
大明文官集团:“……麻了。”
这啥意思,说来说去,皇帝没问题,就我们文官把大明作没了呗?
我们图啥,图给大清当狗吗?
还有,平账这事,特么的,吃空饷是所有人默认的,把锅甩给我们?
虽然,贪了点,但绝对没有那么离谱,反正我没拿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