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
嬴政看到胡亥的名字出现时,瞬间明白了所有事,扶苏没能上位。就算扶苏死了,自己也绝对不会让胡亥上位,那么胡亥上位的背后必有隐情。
嬴政眼里波涛汹涌,气息却无一丝波动,“将胡亥打入大牢,施鞭刑,别让人死了。”
扶苏看到自灭满门时,脸色惊骇,怎么都没想到胡亥是这样狠毒之人。
扶苏整个人跪伏在地,懊悔至极,“阿父……”是扶苏没用,辜负了阿父的一片苦心。
嬴政没有搭理扶苏,他的目光越过扶苏扫过其他大臣,暗自思量什么情况下胡亥能越过扶苏上位。
最终,嬴政的目光落在了李斯的身上……
李斯身子一颤,也不知该作何反应,他现在只求自己死得比始皇陛下早,不然……
【李渊:二郎,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二:我要节制天下兵马!
李二:你到底要干什么?
李承乾:你到底要干什么!
李世民:我在问你,为什么要谋反?
李承乾:咱老李家的传统不能在我这儿断了不是!
李世民:糊涂啊,你爹我是夺嫡,不是谋反!】
“啊,这孩子就是有样学样,父母真得好好教。”
“那不是,王婆子年轻的时候虐待婆婆,现在她三个儿媳对她都是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跟她儿子诉苦,她儿子还说,你以前不就说人老了,就该死,活着浪费粮食要遭天谴的吗?”
“不是吧?”
“活该,这种不孝不悌之人,就该过过她婆婆的日子。”
百姓纷纷感慨,孩子要好好教,不然老了受罪的可是自己。
各个时空的李建成似笑非笑的看着李世民,“二郎,好本事!”
没想到,二郎被命运的回旋镖击中了,可真是天道好轮回。
李元吉恨恨骂了一句,“活该。”
这就是谋逆的报应,他们不好过,李世民的儿女也不好过,全都是报应。
李渊则是无奈扶额,他能说什么,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还不知道能坐多久呢。
唉,不然就让二郎直接称帝吧,也为后面的大唐君王做个榜样。
总不能以后一直被笑玄武门继承制吧!
可,这皇位……
算了,算了,历史已经证明,他们谁也拦不住二郎。
李世民有些尴尬,但要他就此退缩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以后对承乾再上心些,好好教导他。
不然咋地,把皇位让出去?
怎么可能?
【李承乾:我腿瘸,我没有帝王之相,这会儿处处不如魏王了,您真把自己当孝子了?咱们全家造的反,就算你把贞观之治做成天下第一盛世,史书也不会记载你是顺位继承的,我现在就去母亲灵前跪着,你赐毒酒也好,三尺白绫也罢,这个位置你坐到底,千万别让给我。
朱棣:这话有点耳熟。
朱高煦:我感觉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中。
顺位是顺位,只是属于强制顺位。】
李世民:放过我吧!
不要再说了!
朱棣似笑非笑的看向朱高煦,打量了一圈,“这里头还有我们汉王爷的事呢,说说看,你对李承乾是何看法?”
朱高煦被朱棣犀利的目光一刺,头皮发麻,撑着胆子说:“爹,这说的是李承乾,跟我能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太子……”
说说说,说什么?
说他会跟李承乾一样谋反?
还是说,他不服,要学李世民?
朱高炽上前打圆场道:“爹,您老对我们哥仨的性格了如指掌,老二肯定不会有那个心思的,给他八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反您呐。”
他这个傻弟弟,老爷子连皇太孙都立了,还犟!
朱棣冷哼一声,“我问你了吗?让他自己说……”
朱棣就是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才不敢放心。
而且,这老李家确实在李世民这坏了头,朱棣更担心自己子孙把大明玩脱了。
朱高煦也是烦了,“爹,您要是想找个理由打我一顿,我绝不还手,您这么说,不是诛我的心吗?”
老爷子立了皇太孙,难道他没想法,没动作,以后他那侄子就会放过自己了?
让他朱高煦赌朱瞻基的良心,跟让老爷子赌朱允炆的良心一样好笑。
【李承乾就应该提着拿着青雀稚奴的人头,然后举着长孙皇后的灵位,穿着李渊赐给他的皇太孙的冕服,嘴里喊着我不做第二个大伯,然后撞死在大殿柱子上,史官狂喜。】
【要是李承乾提着稚奴人头撞死在长孙皇后墓碑前,那他李二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一,史上第一。
这样李二直接集成囚父、弑兄、淫嫂、杀子四大成就,史官的狂欢。】
李承乾:不是,我就非死不可吗?
这天下,就不能属于我?
史官:确实狂喜
但你们这么说真的好吗?
没想到天幕上的脑洞这么天马行空,篡改野史的人都要笑疯了。
虽说皇帝做得如何,要看能力,而不是私德,但事情要看在谁的身上了。
昏君就算做出再荒唐的事世人都不觉得意外,但李世民啊,一个玄武门之变都能被他们骂成狗,若是真有这么劲爆的事发生,李世民的名声真是跌到底了……
“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究竟是谁,到底是谁竟敢如此编排朕?”
李世民气得脸红脖子粗,他一忍再忍,已经无法再忍!
还以为他与高明的对峙就已经够让人愤怒了,没想到天幕的嘲笑更让他发疯。
他缓了缓怒气,双目扫视朝堂众人,“好笑吗?朕的笑话好笑吗?”
哼~
别以为他不知道,底下的这些兄弟们肯定在看他笑话……
李世民这么一问,朝堂中的大臣们呼吸都不敢用力,生怕自己遭了陛下的眼。
天幕这爆的料也太猛了,他们真有些承受不住!
没办法,长孙无忌赶紧给陛下找面子,“陛下,这天幕上说的应是后世之人的话,这后世之人对您不甚了解,编排的故事自然也就言过其实。”
“是啊陛下,这天幕是给咱们预警呢,现在一切还未发生,想要改变还不容易嘛!”
“陛下不必为还未发生之事动气……”
群臣纷纷上前劝说,程咬金趁机把李世民身边的刀给藏了起来,生怕李世民气急想砍人。
“这天幕说得也太可怕了,皇帝果然不是人。”
“这孩子真这样,就是戳父母的心啊,再怎么样,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寻死啊。”
“老汉,这不是真的……”
“人家这是喜欢咱们陛下呢,你想想之前那位皇帝被骂成什么样了。”
……
唐朝的百姓本来看太宗陛下的笑话看得津津有味,没办法,听多了太宗陛下的英明神武,都快把他当神了,现在倒觉得他是个人了。
也会偏爱,也会寄予厚望,也会恨铁不成钢……
【扶苏:有兵无胆,爹是秦始皇,不可惜。
刘据:有胆无兵,爹是汉武帝,不可惜。
李承乾:有胆有兵,爹是天可汗,不可惜。
朱标:有胆有兵,命短,不可惜。
我:无兵无胆,但有天命,着实可惜。】
其他各朝代太子:呵呵,无兵无胆
扶苏跪在地上,羞愧难当,天幕每一次的提起,都像是在嘲笑他的无能。
是他,辜负了阿父的期望……
他恨不能立刻死去谢罪,可他不能当个逃避事实的懦夫……
嬴政静静的看着扶苏,看到他的脸色从悔恨交加恢复到镇定自若,才出声让他起身。
“日后好好跟李斯学习吧。”
罢了,以后好好教就是,天幕上这么多太子能够借鉴,扶苏自然会从中得到教训。
自己或许也该看看后世的皇帝是如何培养的太子。
至于李斯,算了,先让他待着吧。
无他,李斯实在好用。
各个时空的刘彻则是暗自下定决心,日后绝不能跟太子落到“子不知父、父不知子”的地步。
朱元璋现在则是慌得一批,“这天幕,咋不再展开说说咱标儿呢,真是急死人了。”
要是可以,他真想扒到天幕上看看他大明朝的事。
不行,他得再想想,把太子的培养也要写进《皇明祖训》中。
要是后代子孙出了个昏君,也能知道怎么养出个好皇帝出来。
马皇后见此只能安慰道:“你急什么,标儿现在好好的,没准后面会提到呢。”
天幕都说标儿了,没理由会漏掉朱元璋和朱棣,总有机会知道更多的。
“哈哈哈,这天幕可真好笑,无兵无胆的人也敢想着当皇帝。”
“人家可不好笑,好笑的是我们这些在昏君手下苦苦挣扎的苦命人。”
“娘诶,你就不能说些好听的吗?非说这些实话来破坏气氛。”
……
本来还在看乐子的百姓,被人说出了现实,他们确实该可怜自己。
皇帝怎么样,太子怎么样,距离他们太远太远了,只有贫穷离他们很近。
手上的破碗,见底的米缸,即将交的税,一家子的吃喝嚼用,一辈子愁不过来。
那些贵人,出生就不用操心这些,命真好,就算再命短,那也是享受过了的。
他们是穷人,希望天幕能说说,穷人该怎样做才能吃得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