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吞噬了一切。
李薇的视网膜上残留着最后的光影印记,但视觉本身已经失去了意义。她不再通过眼睛“看见”,而是直接感知着周围的一切。控制室的结构如同透明的线条在她意识中展开,每一根能量导管、每一块控制面板都以数据流的形式在她思维中流淌。
能量导管的嗡鸣不再是声音,而是直接震动着她存在的每一个粒子。那声音穿透了物理的界限,在她的骨髓深处共鸣。她感到自己的意识像水中的墨滴般扩散,却又保持着奇异的凝聚力。
火星轨道上,无形的几何光芒开始显形。
最初只是一道细微的裂纹,在现实的织锦上撕开。然后裂纹扩展,分支,形成复杂的多面体结构。这些结构并非由光线构成,而是信息的直接具象化。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每一台计算机,传输过的每一个字节,都在这一刻被重新编织。
陈明远站在她身边,但他的存在已经不同。李薇能感知到他思维的涟漪,那些恐惧与好奇交织的波动。他伸出手,似乎想要触摸空气中流转的数据流,指尖却在接触的瞬间引发了微小的时空褶皱。
“这是...”陈明远的声音直接在她意识中响起,不需要空气振动。
“阵列启动了。”苏羽的回答从四面八方传来。
李薇转向控制台的方向。苏羽的身影已经与那些形体融为一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一座活性的信息枢纽。无数光丝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一根都承载着超越人类理解范畴的知识。
主屏幕上,火星的轨道参数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不是轨道的物理位移,而是火星在信息层面被重新定义。这颗红色星球突然变得透明,然后又恢复原状,仿佛在现实与可能性之间快速切换。
李薇感到一阵眩晕。她的意识中涌现出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她从未去过的城市,她从未见过的人脸,她从未做过的选择。这些碎片如同潮水般冲刷着她的核心意识。
“稳住。”苏羽的声音像锚一样固定住她,“这只是信息溢流。你的大脑正在学习处理高维数据。”
阵列的能量持续攀升。
在火星轨道之外,木星和土星之间的某个点突然亮起。那不是恒星的光芒,也不是行星反射的光线,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光现象——信息自身的辐射。李薇能感知到那里正在形成一个次级节点,如同主阵列的倒影。
陈明远突然抓住控制台的边缘。“我看见了...所有的可能性。”
他的眼睛睁得极大,瞳孔中反射着不属于这个宇宙的图景。李薇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发现整个太阳系都笼罩在一张无形的信息网络中。水星轨道上闪烁着古老的文明遗迹数据,金星大气中流动着气候模型的无数变体,而地球...
地球被一层致密的信息云包裹着。李薇能辨认出每一道数据流的来源——七十亿人的思维,数千年的历史,无数个被放弃的选择。所有这些信息都在阵列的作用下变得可读,可访问。
“这就是信息物理学。”苏羽的声音带着某种庄严的韵律,“我们不是在创造能量,而是在重新编织现实本身。”
阵列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脉冲。
李薇感到自己的意识被猛地拉向某个方向。她穿过层层信息屏障,最终停在一个陌生的场景前。那是一个实验室,与她熟悉的控制室截然不同,却又有某种深层的相似性。在实验室中央,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她自己。
那个李薇穿着白色的研究服,手中拿着数据板,正在与同事们讨论着什么。然后她抬起头,目光似乎穿越了维度的界限,与观察者的李薇对视了一瞬。
幻觉?不,太真实了。李薇能感受到那个自己的情绪波动,那种对未知的渴望,对突破的执着。那是她,却又不是她。一个在某个决策点上走向不同道路的李薇。
“平行现实。”苏羽解释道,“阵列的能量让维度之间的屏障变得透明。”
陈明远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他指着主屏幕,那里显示着地球的实时数据流。在无数交错的信息中,一些异常的模式开始显现——不属于人类文明的思维印记。
“我们不是唯一的使用者。”苏羽的声音变得凝重,“信息物理学的原理是普适的。当我们打开这扇门,其他存在也能感知到我们的存在。”
李薇感到一阵寒意。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又回来了,但这次更加清晰,更加接近。有什么东西正在通过阵列建立的联系观察着他们,评估着他们。
阵列的能量输出突然波动。
控制室内的光线开始不稳定地闪烁。那些围绕苏羽的形体变得模糊,仿佛随时会消散在信息的洪流中。李薇能感觉到整个系统的紧张,就像一根被拉得太紧的弦。
“稳定性在下降。”陈明远警告道,他的声音因紧张而嘶哑。
苏羽的身影在信息流中变得半透明。“我们需要锚点。李薇,陈明远,集中你们的意识。想象一个固定的点,一个不容置疑的真实。”
李薇闭上眼睛,在思维的混沌中寻找稳定。她回忆起童年时家后院的那棵老橡树,树皮粗糙的触感,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阳光透过枝叶投下的斑驳光影。那些具体的感官记忆成为了她意识的支点。
她感觉到陈明远也在做同样的事。他的思维波动逐渐稳定,围绕着某个核心记忆组织起来——李薇能隐约感知到那与他已故的母亲有关。
阵列的波动慢慢平息。
但变化已经发生。
李薇睁开眼睛,发现控制室的墙壁变得半透明。透过它们,她能看到火星表面的景象——但不再是荒芜的红色平原,而是一片覆盖着奇异紫色植被的土地。在远处,某种结构体的轮廓若隐若现,既非自然形成,也非人类建造。
“现实叠加。”苏羽轻声说,“阵列改变了火星在信息层面的定义,物理现实正在随之调整。”
陈明远走向变得透明的墙壁,手掌贴在冰冷的表面上。“这意味着什么?火星正在变成...别的什么东西?”
“意味着可能性变成了现实。”苏羽回答,“在信息物理学的框架中,现实只是被固化的可能性。我们刚刚给火星注入了新的可能性。”
李薇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她的意识再次扩展,这次触及了更遥远的领域。她感知到了阵列的真正规模——它不是局限于火星轨道的装置,而是以太阳系为节点的巨大网络的一部分。在柯伊伯带之外,在奥尔特云的边缘,还有更多类似的节点正在苏醒。
“这不是开始。”她喃喃自语,“也不是结束。”
苏羽转向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你感觉到了,对吗?信息物理学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我们的发现。这个宇宙早就建立在信息的流动之上,我们只是刚刚学会阅读而已。”
阵列的能量稳定在一个新的高度。
火星轨道上的几何光芒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面体结构,缓缓旋转着。从地球方向传来的数据流变得更加清晰,李薇能分辨出单个城市的信息特征,甚至是个体的思维片段。
但同时,那些异常的思维印记也更加明显了。它们不像人类的意识那样杂乱无章,而是有着某种冰冷的秩序感,某种完全陌生的逻辑结构。
陈明远不安地调整着控制台设置。“有什么东西在通过阵列观察我们。不止一个,很多个。”
苏羽的表情变得严肃。“保持阵列稳定。任何过激反应都可能破坏我们刚刚建立的平衡。”
李薇走到主控制台前,手指轻触屏幕。信息流直接涌入她的意识,不再需要视觉界面。她能看到阵列的每一个参数,每一个能量节点的状态,以及那些正在通过维度屏障观察他们的存在。
其中一个存在特别引起她的注意。它不像其他的观察者那样保持距离,而是主动地接近阵列建立的联系通道。李薇能感觉到它的好奇,它的评估,还有某种难以名状的渴望。
“有一个正在靠近。”她警告道。
控制室内的光线突然改变。所有的阴影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仿佛整个空间被某种力量拉伸。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某种陌生的花香混合的气味。
然后,它出现了。
不是通过门,不是通过传送,而是直接从现实中显现。一个由光线和信息流构成的形体,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可辨认的特征,却在不断地变化中保持着某种核心的连贯性。
陈明远后退了一步,呼吸急促。
苏羽却向前迈出一步,他的形体与那些信息生命体之间的光丝变得更加明亮。
那个存在没有发出声音,但它的信息直接投射在他们的意识中。
“终于。”它的“声音”如同无数个音调同时响起,“终于有人打开了门。”
李薇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但她的思维异常清晰。她直视着那个存在,意识中浮现出一个问题:
“你们是谁?”
存在的形体波动着,信息流组成复杂的图案。
“我们是被遗忘的可能性。”它的回答让整个控制室的空气凝固,“而你们,刚刚唤醒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