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沈述白再次拿起筷子继续用餐。
但今天的菜肴似乎特别不入味,无论怎么看都不顺眼。
“继续监视。”
“遵命。”
尘风退出之后,沈述白望着满桌的饭菜,微微皱眉,最终还是决定放下筷子。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他心中激荡,犹如烈火燎原,令他几近失控。
这股突如其来的异样感让他措手不及,一时间难以理出头绪。
苏晏如随着晓雯步入了来雅韵院。
晓雯引领她悄从后门潜入,本意是想保持低调,岂料刚踏入不久,便有人将她一把捉住。
“哎哟,我的小祖宗!前面的观众都在期盼您的《贵妃醉酒》,您这是去了哪里?快去换上戏装,准备登场吧!”来者是一位中年男子,模样看来应是戏园的管事之人。
“我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嘛,让他们准备妥当,我这就登台献艺!”晓雯扬声而语,一道清亮的戏音随之响起。
后院的练功者们闻声纷纷击掌欢迎。
“小少爷回来啦!”
“小少爷今日将献演哪出好戏?”
“师兄再来一段精彩表演!”众人热情地起哄。
“你们这伙小鬼好好练功!若是今年再不能登台,看我不好好教训你们!”晓雯故作愤怒地斥责。
苏晏如打量着这群人,视线最终落在晓雯身上,眼中流露出几分好奇。小少爷?
如此俏丽的“少女”……
“嘻嘻,美丽的姐姐,我第一眼就看出你是女儿身啦。”晓雯俏皮地贴近说道。
苏晏如眼角微微一抽,这少年眼力果然锐利。
“那么你其实……是男儿身?”
晓雯双手撑着下巴,做出了一个可爱的表情。
“人家如此可爱,当然是男儿身啦~”
重新自我介绍一下,我名唤晓天。
苏晏如一下子愣住了。
这么好看的一张脸,居然是个男孩子?
她简直不敢相信。
晓天冲她眨了眨眼,笑眯眯地说:“漂亮姐姐,我前面还有戏要演,得去准备了。我找个人带你去找你要找的人。”
苏晏如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点头:“好,你快去忙吧。”
晓天把刚才那位管事留下来招呼苏晏如,自己就快步跑去了前院。
苏晏如站在院子里,看着一群孩子正在练基本功,大的不过十五岁,小的才五岁模样。
“老伯,我跟着晓天过来,是想找个人。”
“公子您尽管说,戏园里里外外的人我都熟。”
“我要找的是个外地来的戏班,里面有个叫八公子的人。”
老伯笑着点头:“知道知道,上个月来的春月戏班,里头确实有个出色的武生,在师兄弟里排第八,大家都叫他八公子。”
苏晏如握紧了手里的扇子:“那您能带我去见见他吗?”
“当然可以,您是我们小少爷的客人,公子这边请。”
“老伯,您跟这个水袖戏班熟吗?”
“认识好些年了,他们每两年来一次河红县,戏班是真有本事的。”
苏晏如轻轻摇着扇子:“那您对这个八公子了解多吗?”
“说起这小子,我印象挺深。他身手好,才学了四年就能挑大梁,在这一行里算是很有天分的。”
苏晏如跟着管事一边走一边聊,没过多久就来到了水袖戏班住的地方,那是一个独立的小院。
尚未抵达门前,便已听到院中传来的练声之音,如丝如缕,悠悠扬扬。
踏入庭院,一群青春洋溢的少年正在勤练武功。
水袖戏班的成员见到管事,纷纷热情问候。
管事含笑点头,随口问道:“你们那位八公子可在?”
一人应声答道:“八师兄日前已向班主请假,返回故里省亲,尚未归来。”
“可知他何时返程?”
“这我不甚清楚,您得询问我们班主。”说罢,那年轻人朝屋内高喊一声:“班主!管事寻您。”
须臾,一位男子步出屋来,面上妆容未卸,戏服仍然穿戴整齐。
“管事大驾光临,有何贵干?”男子身形清瘦,言谈温和,然而在与管事交谈之前,他的目光却在苏晏如身上稍作停留。
“这位公子欲寻你们戏班的八公子。”
班主目光再次落在苏晏如身上。
“他已返乡省亲,明日方得回返。”
班主目光深邃,整个人显得沉稳而成熟,但苏晏如与之对视,却感到一丝不适。
那目光,让人不由自主感到些许压抑。
苏晏如不禁又细致打量了班主一番:“敢问班主,那位八公子的实名是何?”
班主目光凝重地注视着苏晏如,片刻之间沉默无言。
旁侧一位正在修炼武功的少年突然开口道:“那位八师兄的大名唤作母辉文。”
班主与苏晏如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位少年,班主微微皱眉,而苏晏如眼中掠过一抹微妙的波动。
果然是他……
苏晏如转向班主,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既然八公子未在此处,那我也不便多做打扰,就此告退。”
“请慢走,恕不远送。”
苏晏如随着管事步出庭院,行至院门处不禁回首一瞥,只见班主仍旧站在原地,目光追随着她。
他面上的妆容,令苏晏如难以辨识其真实的表情,于是她微微一点头,随即转身离去。
行至一段距离后,苏晏如忍不住向管事询问:“老伯,这位水袖戏班的班主尊姓大名?”
她心中暗忖,返家之后必要让锦衣卫对这戏班详加探查。
“班主的名字便叫水袖,戏班亦是以其名号命名。这位班主实为奇人,年近不惑,却保养得如同青年。”
“他是何处人士?”苏晏如进一步询问。
她从班主先前的话语中,听出了南方的乡音。
“这个确实不太清楚,水袖戏班常年在各地巡回演出,并无固定的居所。”
仅仅片刻,便有几人陆续寻至管事处。
苏晏如不愿影响他处理要务,于是独自在戏园中漫步,循着戏腔前行,直至台前。
观众席上人声鼎沸,座位无虚席。
苏晏如寻了一处相对宽敞之地,驻足观赏。
台上演员身着斑斓戏服,生动勾勒出角色的风貌,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表情的变幻都充满了戏曲的魅力。
观众激情澎湃,每当演员谢幕,喝彩声此起彼伏,金银首饰及赏钱纷纷抛向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