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溶洞内,时间失去了意义,唯有水滴击石的清音规律地回荡。叶青盘膝坐在最干燥的一块钟乳石旁,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已趋于平稳。他体内,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正在缓慢而艰难地交融。
一股是得自断碑传承的星辰之力,冰冷、纯净、带着宇宙星空的浩瀚与疏离;另一股则是修炼《修罗剑法》积累的凶煞剑气,炽热、暴烈、充满了杀戮与毁灭的意志。这两股力量本应水火不容,但在叶青施展「血影遁」搏命一击时,在生死关头的大恐怖、大压力下,竟意外地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
此刻,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这丝共鸣,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星辰之力试图渗透、安抚煞气的狂暴,而修罗煞气则本能地排斥、吞噬着外来的冰冷。每一次细微的碰撞,都带来经脉撕裂般的痛楚,但每一次成功的融合,都会产生一缕极其微弱、却更加凝练深邃的暗银色气流,这气流中既有星辰的恒定,又有煞气的锋锐。
修罗依旧沉寂,无法给予指导,叶青全凭本能摸索。他回忆起石洞星图的轨迹,尝试以观想星图的方式来梳理这两股力量,让它们沿着某种玄奥的路径运行,而非野蛮冲撞。这个方法似乎起了一些效果,痛楚稍减,融合的速度也加快了一分。
陆锦守在洞口附近,一边警惕外界动静,一边不时回头关注叶青的状态。见叶青气息虽弱却稳步向好,心下稍安。他走到地下河边,掬起一捧清冽的河水,仔细观察,又嗅了嗅。
“奇怪,”他喃喃自语,“这河水蕴含的灵气虽不浓郁,却异常精纯温和,更带有一丝沉凝的大地气息,似是经过深层地脉过滤而成,对疗伤和稳固根基大有裨益。”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玉瓶,灌了数瓶河水,又小心地采集了一些那些发光的苔藓,准备日后研究。这些苔藓的光芒稳定柔和,或许在特定情况下能派上用场。
林婉清则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沿着溶洞边缘仔细探查。她的目光掠过那些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手指轻轻拂过湿滑的岩壁。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她发现了一些几乎被水汽侵蚀殆尽的刻痕,与石洞星图和断碑上的纹路有几分神似,但更加抽象、古老。
“这里……恐怕不是天然形成那么简单。”林婉清若有所思,“这些痕迹,像是某种更宏大布置的残留。整个坠星原,或许就是一个巨大的上古遗迹,我们发现的石洞、祭坛,还有这处溶洞,都只是它的一部分。”
她回到叶青附近,找了个地方坐下,也开始调息。身处这精纯的地脉水汽环境中,她的恢复速度似乎也快了几分。她心中盘算着,等叶青伤势稳定,必须尽快研究那星图,找到相对安全的路径。观星殿的人如同悬顶之剑,绝不会轻易放弃。
数个时辰后,叶青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精炼。虽然距离完全恢复还差得远,星辰之力与修罗煞气的融合也仅仅是初步尝试,远未成功,但至少稳住了伤势,并且找到了一条可能可行的力量运用之路。那缕新生的暗银色气流,虽微弱,却让他感觉到《修罗剑法》似乎多了某种变化的可能性。
“感觉怎么样?”陆锦立刻递过一瓶地脉河水。
叶青接过喝了一口,一股温和的暖流散入四肢百骸,确实舒服了不少。“好多了,多谢。”他看向林婉清,“婉清,你有什么发现?”
林婉清将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的相对安全,可能只是因为这处溶洞位于某个古老阵法或遗迹的‘死角’或能量循环的薄弱环节。观星殿的人一时难以追踪至此,但绝非长久之计。”
叶青点头,目光扫过这处奇异的溶洞:“此地灵气精纯,又有水源,确是难得的休整之所。但我们不能久留。婉清,依你之见,星图上接下来哪个方向相对稳妥?”
林婉清沉吟片刻,指向星图中一条指向西北方向的、相对完整的线路:“这条线路上有两个标记,距离我们目前所在似乎不算太远,而且线路连贯,或许意味着路径相对清晰或稳定。我们可以尝试向这个方向探索,或许能找到更合适的据点,甚至……其他线索。”
决定已下,三人便在这地下溶洞中抓紧时间恢复。叶青继续尝试融合星煞之力,陆锦研究地脉河水和发光苔藓,林婉清则进一步揣摩星图奥秘。
又过了一日,叶青的伤势恢复了六七成,新力量的控制也熟练了一丝。林婉清的气力也恢复了大半。三人决定离开这处暂时的庇护所。
临行前,叶青最后看了一眼那静静流淌的地下河和发光的苔藓。这处地脉灵泉给了他们宝贵的喘息之机,而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加莫测的星图指引,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观星殿追兵。
新的征程,在黑暗的地下溶洞中,悄然开始。他们沿着地下河向上游而行,根据林婉清对星图的解读,出口或许就在那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