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宁热衷于将他那“混沌纪念碑”纳入收藏清单时,余辉的注意力则放在更实际的问题上——他的兵器。那对伴随他多年、如同手臂延伸般的特制短刃,在最终一战中受损严重。刃口在与混沌怪物和高等规则对抗中出现了多处卷刃和细微裂痕,更重要的是,上面由青囊淬炼的能量干扰涂层和博士附加的符文几乎消耗殆尽。
对于余辉而言,兵器不仅仅是工具,更是计算与执行的延伸,是生死攸关的伙伴。它们的状态,直接关系到他的战力恢复和未来的安全保障。
他没有声张,只是在一个安静的下午,独自来到了由墨恒(工匠)主导维护的装备维护工坊。工坊里弥漫着机油、能量溶剂和金属加热后的特殊气味,各种精密仪器和锻造工具井然有序。
墨恒正在调试一台能量刻录机,看到余辉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有些拘谨地推了推眼镜:“余辉先生,有什么需要吗?”
余辉没有说话,只是将两把短刃平放在工作台上。即使在常态下,那短刃流畅的线条和暗哑的光泽也透着不凡,但仔细看去,便能发现其上的累累伤痕。
墨恒的眼神立刻变得专注起来,他戴上高倍放大镜和能量感应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短刃,仔细检查起来。他的手指拂过卷刃处和裂痕,感应着内部能量回路的状况,眉头渐渐皱起。
“损伤比看起来严重。”墨恒的语气变得专业而沉稳,褪去了平时的拘谨,“刃体本身的超合金疲劳度很高,内部用于传导灵能的微观回路有多处断裂和淤塞。之前的附魔和涂层已经彻底失效,并且对基底材料造成了一定的侵蚀性损伤……常规修复意义不大,只能缓解,无法恢复巅峰,甚至可能影响结构的整体性。”
余辉静静地听着,这些情况都在他的计算之内。他开口,声音平静:“所以,需要重铸。”
“重铸是最优解。”墨恒肯定地点点头,但随即露出难色,“但是,重铸需要合适的材料。您这对短刃的原始材料非常特殊,是某种陨铁与灵能金属的复合物,现在的库存里没有完全匹配的替代品。如果用次一级的材料,性能会打折扣;如果强行用更高阶但不兼容的材料,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平衡和手感……”
就在这时,周宁不知何时溜达了过来,靠在门框上,恰好听到了后半段。他瞅了瞅工作台上的短刃,又看了看余辉,挑眉道:“哟,你的宝贝小刀片子终于要退休了?我说老余,要不你也换把大刀试试?像我这样,多霸气!”他拍了拍自己背上虽然布满裂纹但依旧气势十足的【断界】。
余辉没理会他的调侃,目光依旧落在短刃上,忽然开口道:“那块结晶的能量特性,分析报告出来了吗?”
他指的,正是周宁视若珍宝的“混沌纪念碑”——那怪物残留的黑色结晶。
墨恒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博士的初步分析报告刚出来。那结晶内部能量极其狂暴且不稳定,但它的‘规则包容性’非常奇特,似乎能作为一种极佳的能量‘中和剂’与‘放大器’,如果能找到方法剥离其混乱属性,只利用其包容特性……”
周宁立刻警惕起来:“喂喂!打那块结晶的主意?那可是我的收藏品!未来的大厅镇宅之宝!”
余辉终于抬眼看了他一下,语气平淡:“放在那里,它只是块石头。如果能用来升级武器,提升团队整体战力,才是物尽其用。”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只是需要少量样本进行试验,不会动你的‘纪念碑’主体。”
周宁张了张嘴,想反驳,但想想余辉的话确实有道理,而且只是用一点点边角料……他悻悻地摆摆手:“行吧行吧,看在是为了打……提升团队战力的份上。不过得让博士操作,小心点,别把我宝贝炸了!”
余辉不再理会他,转向墨恒:“结合博士的分析,以原有短刃材料为基础,尝试融入微量提纯后的结晶样本,目标是在保留原有隐蔽、锋锐特性的基础上,增强其对异常能量的干扰、渗透乃至‘规则层面’的适应性。可行性评估?”
墨恒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他快速在旁边的终端上调用数据,进行模拟计算,片刻后,抬头道:“理论上有37%的成功率。风险在于结晶能量的不稳定性,可能在重铸过程中引发能量失控,或者导致成品属性不可预测。需要博士的能量稳定技术和您的精确能量控制配合。”
“可以。”余辉点头,“你来主导重铸流程设计和材料处理,我和博士提供支持。所需资源,优先调配。”
新的升级方案,就此定下。余辉的短刃重铸,不再仅仅是修复,而是一次大胆的升级尝试,利用的是他们从最终之战中获得的、最危险也最珍贵的战利品。
周宁看着余辉和墨恒开始认真讨论技术细节,撇了撇嘴,小声嘀咕:“用怪物的骨头磨刀……真够邪门的。”但眼神里,却也藏着一丝期待。他也想看看,余辉这把“小刀片子”升级后,能厉害到什么程度。
毕竟,队友越强,下次互怼……不,是下次战斗,才越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