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辉淬毒短刃对异界生物的特攻效果,如同一把钥匙,为博士(钱教授)那本就沸腾的研究热情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他的注意力瞬间从“给周宁的刀附魔”这种“小事”上,转移到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危险,也更具诱惑力的课题上——跨世界研究。
那短暂存在的维度裂缝,以及被捕获的异界生物能量残留和实体样本(虽然大部分已消散,但博士还是拼命收集到了一些微观粒子),对他而言,不再是单纯的威胁或需要处理的麻烦,而是无比珍贵的研究对象!
“一个新的世界!或者说,世界之外的维度!其物理规则、能量体系、甚至生命形式都与我们截然不同!”博士在他的临时实验台(原实验室还在维修)前手舞足蹈,对着前来了解进度的余辉和周宁激动地阐述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能解析它们的规则,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带来的技术进步将是颠覆性的!”
他指着全息屏幕上那些不断变化的、诡异的能量模型:“看!它们的能量结构虽然混乱,但却遵循着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内在逻辑!如果能够掌握这种逻辑,我们或许能开发出完全不受现有灵能体系限制的新能源!或者制造出能真正伤害甚至消灭‘熵’那些基于异界技术的造物的武器!”
周宁看着屏幕上那些令人头晕眼花的图案,咧了咧嘴:“听起来是不错,但老头,你别忘了那玩意儿有多危险。一不小心,别新技术没搞出来,先把咱们自己给搭进去了。”他可没忘记厂房里那令人作呕的侵蚀感和那些诡异的怪物。
“风险当然存在!但机遇更大!”博士双眼放光,“而且,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青囊调配的毒素为什么有效?就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理解’或者说‘针对’了那种异界能量的某种共性!这就是突破口!”
他快速调出毒素的能量分析图与异界能量进行比对:“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一套初步的‘异界能量语言学’!分析其‘语法’和‘词汇’!一旦成功,我们甚至可能预测异界能量的行为模式,或者……像‘熵’那样,进行有限度的利用!”
“利用?”余辉捕捉到了这个词,眼神微凝。
“没错!利用!”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狂热,“为什么只能被动防御?如果我们能小规模、可控地模拟出那种能量,哪怕只是一丝,也能为我们所用!比如,制造出可以短暂撕裂空间、进行超距移动的装置;或者开发出能免疫甚至吸收异界能量攻击的防护力场!这对我们未来应对‘熵’和可能出现的更大裂缝,至关重要!”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模拟异界能量?这无异于玩火自焚,一个控制不好,就可能重蹈“熵”的覆辙,甚至在自己家里打开一个新的裂缝。
余辉沉默了片刻,没有立刻否定,而是冷静地问道:“你需要什么?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案?”
博士立刻报出一长串清单:包括更高规格的能量约束装置、更精密的粒子分析仪、以及一个绝对隔离的、甚至能承受小型能量爆炸的强化实验室隔间。
“风险评估……目前无法完全量化。”博士难得地坦诚道,“任何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都伴随着不确定性。但我可以设置多重冗余安全协议,包括能量过载自动湮灭系统、物理隔离阀、以及最高优先级的紧急疏散程序。”
周宁听得头皮发麻:“我怎么感觉你越说越吓人呢?”
余辉权衡着利弊。博士的研究无疑走在危险的边缘,但其所蕴含的潜在收益也确实巨大。在当前敌我实力对比不明,且“熵”显然已经掌握部分相关技术的情况下,闭门造车、一味保守防御并非长久之计。
“研究可以继续。”余辉最终做出了决定,“但必须在我的全程监控和键盘的实时数据反馈下进行。所有实验必须经过三重安全校验方可执行。一旦出现任何不可控迹象,我有权立即终止一切研究,并销毁所有样本和数据。”
“没问题!完全没问题!”博士兴奋地差点跳起来,只要允许他研究,什么条件他都答应。
于是,在据点的最深处,一个被重重防护和监控措施包裹的新研究区域开始筹建。博士如同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危险与机遇并存的跨世界研究之中。
他日夜不停地分析着那微少的样本,试图解读异界能量的“语言”,构建两个不同规则体系之间的“翻译桥梁”。
这个过程注定漫长而艰险,一次微小的计算错误或能量失控,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但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不能理解深渊,又如何能真正对抗深渊的回响?
博士的研究,是一场走在刀尖上的豪赌。赌注,可能是整个据点的安全,但也可能,为人类赢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