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苏毅沉静的面容。
诸葛亮等人已退下,但他们离去时那凝重中夹杂着决然的眼神,依旧清晰地烙印在苏毅的脑海里。“烛龙计划”,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探寻深渊的悲壮与豪情。
然而,空有计划,却无从下手,这才是最大的困境。
苏毅的目光再次落到龙案下的暗格,心念一动,那本沉重古朴的《太初遗卷》已然出现在手中。
他再次翻开书页。
那些扭曲的图纹与文字,仿佛是活物,在他的注视下缓缓蠕动,散发出一种混沌而晦涩的气息,直冲神魂。仅仅是盯着看了片刻,苏毅便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仿佛自己的精神要被这些古老的符号吸进去,搅成一团浆糊。
“有意思。”
他合上书卷,揉了揉眉心。这东西,显然不是用凡俗的知识体系能够解读的。
“系统。”苏毅在心中呼唤。
【叮!宿主有何吩咐?】
“这本《太初遗卷》,你可能解析其内容?”
【叮!检测到未知源质信息载体,蕴含高密度法则碎片。系统可进行强制解析,预计消耗信仰值五十万点,成功率百分之二十,解析过程可能对载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五十万点?
苏毅的眼角微微一抽。这价格,几乎掏空了他刚刚到手的全部家底。而且还有损坏的风险,这可不行。这卷轴是远古先贤留下的唯一遗物,本身就是无价之宝。
他沉吟片刻,换了个问法:“有没有更稳妥,或者说……性价比更高的方法?”
【叮!宿主可进行特殊人才定向召唤。在“文臣”、“特殊人才”等类别中,投入信仰值并集中意念,有一定几率召唤出具备相关知识或能力的特殊人杰。此法消耗较低,结果随机,充满不确定性的乐趣。】
“不确定性的乐趣……”苏毅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他喜欢这种感觉。
与其耗费巨资去赌一个冰冷的结果,不如用更少的代价,去召唤一位活生生的人杰。人,永远比工具更有价值,也更有可能带来惊喜。
“就这么办。”
苏毅深吸一口气,将心神完全沉浸入系统界面。十万信仰值在储备栏中熠熠生辉,给予了他充足的底气。
他的意念高度集中,不再是宽泛地寻求猛将或文臣,而是化作一道清晰无比的指令,在脑海中回响:
“系统,朕不需要开疆拓土的将军,也不需要治理国家的能臣。朕现在需要……能窥探天机,能洞悉幽冥,能解读这远古秘辛的智者!朕要能看穿这迷雾的人!”
【叮!已接收到宿主强烈意念!进行“特殊人才”定向召唤,意念锁定:【天机】、【卜算】、【古文】、【道法】……正在匹配人杰库……匹配成功!】
【本次召唤将消耗信仰值两万点,是否确认?】
“确认!”
随着苏毅意念落下,两万点信仰值瞬间蒸发。御书房内,凭空掀起一阵无形的波澜,光华流转,比以往任何一次召唤都要显得玄奥与神秘。
光芒之中,并非如往常般凝聚出一道身影,而是缓缓分化,最终凝聚成了两道轮廓。
一高一矮,一老一少。
光芒散去,只见殿中多了两个人。
一人身着宽大的八卦道袍,鹤发童颜,面容清癯,手持一杆拂尘,双眼半开半阖,仿佛神游物外,浑身透着一股超然出尘的仙家气韵。
另一人则穿着一身严谨的太史令官服,年纪约莫四旬,面容方正,目光清亮,气质沉稳中带着学者的严谨,正一丝不苟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眼神中充满了惊异与探究。
【叮!恭喜宿主消耗信仰值,进行特殊人才定向召唤,触发“天机双璧”特殊羁绊,成功召唤——】
【人物:袁天罡】
【称号:道门真人】
【出处:隋唐历史传说】
【实力:陆地神仙(天机感应)】
【简介:精通风鉴、相术、卜算、堪舆,曾言“女主武王”,其言皆验。一身道法通玄,能算尽天下事,窥破生死迷。】
【人物:李淳风】
【称号:太史令】
【出处:隋唐历史传说】
【实力:大宗师(术数推演)】
【简介: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历法、术数,与袁天罡合着《推背图》,预言后世千年兴替。其人于天文一道,登峰造极。】
苏毅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袁天罡!李淳风!
竟然是这两位!而且还是一次性召唤出来!
这何止是惊喜,简直是天降甘霖!
他正愁如何应对“群星偏离轨迹”的预言,系统就给他送来了两位专职看星星的祖宗。
“臣,袁天罡。”
“臣,李淳风。”
两人从短暂的错愕中回过神来,立刻对着龙椅上的苏毅躬身行礼。他们脑海中已被系统植入了必要的信息,知晓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便是他们今后效忠的主君。
“两位道长,请起。”苏毅抬了抬手,压下心中的激动,指着桌案上的《太初遗卷》,“朕深夜邀二位前来,是有一物,想请二位品鉴。”
李淳风性子更偏向学者,闻言上前一步,好奇地看向那本古卷。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要触摸,却又在半途停下,先是观察封面图纹的刻法,又凑近了闻了闻材质的气味,眉头紧锁:“陛下,此物材质非金非木,图纹风格亦非臣所知的任何一个朝代,倒有几分上古结绳记事的韵味,怪哉,怪哉!”
他像个看到新奇玩具的孩子,恨不得当场就拿出工具来研究。
而一旁的袁天罡,却从始至终都未曾看那书卷一眼。
他只是将半阖的双眼睁开了一条缝,浑浊的眼眸中仿佛有星河流转,淡淡地扫了一眼御书房的穹顶,仿佛能穿透这宫殿,看到外面深邃的夜空。
“陛下。”袁天罡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飘渺的意味,“此书,非凡物,亦非死物。”
“哦?”苏毅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袁天罡手中的拂尘轻轻一甩,继续说道:“它更像是一把钥匙,一把用来开门的钥匙。门后的东西,才是关键。至于这钥匙本身写了什么,并不重要。”
这话让一旁还在研究材质的李淳风动作一顿,愕然地看向自己的老搭档。
苏毅心中一动,这说法,与他自己的感受不谋而合。他追问道:“那依道长之见,这门在何处?”
袁天罡清癯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他掐了掐手指,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道韵。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玩味:“陛下,贫道观这皇城之上,龙气升腾,紫气东来,本是万世不拔之基。可偏偏……在这浩荡的帝王气运之中,混进了一丝不属于此界的、极其细微的……腐朽星光。”
“此话怎讲?”苏毅身体微微前倾。
袁天罡抬起头,目光仿佛真的穿透了殿顶,望向了那无垠的星海。
“陛下,您召我二人前来,想必不是为了卜算这王朝的千秋万代。”他的声音变得郑重起来,“先贤曾言,天垂象,见吉凶。如今,这天象……可乱得很呐。”
“贫道与淳风,愿为陛下,为这烛龙,点亮双眸。”
袁天罡的目光转回苏毅身上,那双眼中再无浑浊,只剩下洞察一切的清明。
“陛下,请于宫中,建一座观星台,越高越好。”
“今夜,子时,便是窥探天机的最佳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