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怀安那一声带着少年急切的报警,如同在混乱的棋局中落下的一记妙手。指挥中心和技术团队的反应快如闪电。
“锁定气象站端口!物理位置在医院西侧附属楼顶层设备间!”技术团队几乎在瞬间就完成了精确定位。
雷烈在追击频道中立刻调整部署:“二组、三组,封锁附属楼所有出口!一组继续追踪内部目标,防止是双重诱饵!”
医院西侧附属楼,原本安静的顶层设备间外,很快响起了急促而有序的脚步声。两名伪装成水电工的行动组成员率先抵达,用特制工具无声地撬开了门锁。
门内,一个穿着医院后勤制服、戴着鸭舌帽的男人正手忙脚乱地试图拆卸连接在气象数据采集器上的一个伪装成普通交换机的设备。听到门开的动静,他猛地回头,脸上闪过一丝惊慌,随即眼中凶光毕露,伸手就向腰间摸去!
“别动!举起手!”行动队员的枪口已经稳稳对准了他,声音冷冽。
那男人动作僵住,看着从门外涌入的、眼神锐利的便衣人员,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他缓缓举起双手,脸上露出一丝扭曲的、混合着不甘和嘲讽的笑容。
(被捕者内心:还是…被抓住了。不过,你们抓到的,也只是一条小杂鱼而已。)
与此同时,医院主楼内部的追捕也有了结果。那个从VIp休息室b逃离的人,在试图通过地下停车场逃跑时,被埋伏在那里的行动组擒获。经过初步确认,此人是一名被高额报酬收买的医院内部网络维护人员,负责在现场放置和启动中继设备。
两条线,一主一辅,均告破获!
指挥中心内,气氛却并未完全放松。
“确认身份了吗?”林晚晚问。
雷烈看着刚刚传回的资料,眉头紧锁:“主犯,也就是设备间里那个,用的是伪造身份,真实信息还在核实。但从其反应和设备精良程度看,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从犯是医院内鬼,已经撂了,说是通过加密聊天软件接的单,对方预付了大笔比特币,他对上线一无所知。”
(林晚晚内心:又是断线…抓到的是执行者,不是策划者。)
白瑾那边对缴获设备的初步分析结果也出来了:“中继设备是定制的,技术很高,具备很强的抗干扰和信号伪装能力。里面安装了自毁程序,幸好我们动作快。正在尝试恢复其通讯日志,看能否找到与上线联系的痕迹。”
这时,小陈带着一脸兴奋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沈怀安走进了指挥中心。
“林总,雷队!这次多亏了怀安!要不是他眼尖,发现了那个隐藏在干扰流里的特征包,差点就让那家伙从气象站端口溜了!”小陈用力拍着沈怀安的肩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怀安身上。少年显然不太习惯这种场合,脸颊微红,有些局促地低着头,但眼神里闪烁着明亮的光。
林晚晚走到他面前,看着他,目光柔和而欣慰:“怀安,做得很好。你立了大功。”
沈怀安抬起头,对上林晚晚肯定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自豪感。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嗯!”
(沈怀安内心:我做到了…我真的帮上忙了!)
雷烈也走了过来,难得地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拍了拍他的另一侧肩膀:“观察力敏锐,反应也快。不过,下次记得先按流程上报,别直接吼通讯频道。”虽是提醒,却并无责备之意。
沈怀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知道了,雷叔。”
这次成功的反猎杀行动,虽然未能直接揪出幕后黑手,但意义重大。它证明了“主动诱捕”策略的可行性,沉重打击了对方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鼓舞了“启明”团队的士气。
而沈怀安,凭借这次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彻底赢得了团队的认可和尊重。他不再仅仅是“需要被保护的对象”,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有价值的年轻成员。
后续的审讯和设备分析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被捕的主犯极其顽固,拒不交代任何有用信息。但从恢复的部分通讯日志中,技术团队发现了一个短暂的、指向境外某个虚拟专用服务器的连接记录。
虽然服务器已经废弃,但这条线索,与之前沈怀安发现的东欧节点,隐隐形成了呼应。
(白瑾分析:“他们有一个国际化的支援和指令传递网络…核心可能真的在境外。”)
与此同时,周薇团队趁机引导舆论,将“康宁医院”此次成功的“反黑客行动”(对外宣称是商业间谍窃取医疗数据)进行了正面报道,既安抚了公众情绪,也隐晦地向潜在的敌人展示了“启明”及其盟友的防御和反击能力。
一场风波暂告段落。
晚上,林晚晚在家中特意让厨房加了几个沈怀安爱吃的菜。餐桌上,苏晴不停地给儿子夹菜,脸上是掩不住的骄傲。连一向沉默的雷烈,也多说了几句话。
沈怀安感受着这份久违的、轻松而温暖的氛围,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前路依然艰险,敌人依然隐藏在暗处,但他不再害怕,也不再迷茫。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林晚晚和雷烈,又看了看笑容满面的母亲,暗暗握紧了拳头。
(沈怀安内心:我会继续变强,强到足以保护这个家,保护所有我想保护的人。)
网中之鱼虽小,却预示着,这张笼罩城市的大网,并非不可撕裂。而执网之人,也必将为他们的恶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