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清晨6点,北京朝阳区的舞蹈培训室。
晨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地板上,映出迪丽热巴旋转的身影。她穿着黑色练功服,头发用发带束起,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脚下是新疆传统的“麦西来甫”舞步,手臂却融入了现代舞的柔美线条,两种风格在她身上意外融合得恰到好处。
“热巴,手臂再放松一点,麦西来甫的精髓是‘热情奔放’,但阿依古丽这个角色在草原上唱歌时,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温柔眷恋’,所以动作要柔中带刚,而不是一味的有力。”舞蹈老师古丽,新疆舞非遗传承人,负责热巴的民族舞指导,站在一旁,手里拿着节拍器,耐心纠正她的动作,“你看,旋转到最高点时,手指要像‘触摸草原的风’一样轻轻展开,这样镜头拍出来才更有感染力。”
热巴立刻停下,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手臂动作,嘴里还小声念叨:“阿依古丽看到草原时的心情,是骄傲又心疼,所以动作要温柔,还要有力量……”她的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是《暖阳之下》的角色分析笔记,密密麻麻写满了标注——“阿依古丽的家乡在伊犁河谷,唱歌时会不自觉看向东方”“提到父亲时,右手会轻轻摸向胸口的银饰”,甚至连角色说话的语气节奏,都分“草原上的爽朗”“城市里的谨慎”“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三种情况做了记录。
“练了两个小时了,先歇会儿吧。”古丽递过一瓶温水,看着她通红的脚踝,忍不住心疼,“你这孩子,太拼了——上周刚在印尼完成《暖阳之下》的宣传,回来没休息就投入培训,脚踝都肿了还不吭声。”
“没事,古丽老师,下周就要拍阿依古丽在草原上唱歌的重头戏了,我想做到最好。”热巴揉了揉脚踝,又拿起手机,点开印尼语学习软件。
屏幕上是她前一晚录制的发音音频,旁边用拼音标注着易错的音节,“之前在雅加达宣传时,我用印尼语打招呼还磕磕绊绊,现在得多练,下次再去东南亚,就能和当地观众更顺畅地交流了。”
正说着,语言老师李娜,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印尼语台词稿:“热巴,这是《暖阳之下》印尼版的配音台词,你试试读一下这段——阿依古丽邀请朋友去家乡的那段,要体现出热情和期待。”
热巴接过稿子,深吸一口气,用流利的印尼语读了起来,语气里满是对家乡的自豪。李娜惊讶地挑眉:“进步太快了!上周你还分不清‘saya’(我)和‘kami’(我们)的用法,现在不仅发音标准,还能把握语气情绪,比我教过的很多艺人都用心。”
上午10点,《暖阳之下》剧组的拍摄现场——北京郊区的草原取景地,导演贾玲正盯着监视器,眉头微蹙。这场戏拍的是阿依古丽接到母亲电话,得知家乡草原遭遇干旱,牧草枯死,家里的羊群面临饿死风险的情绪爆发戏。热巴站在镜头前,眼眶泛红,却始终没能落下眼泪,声音也有些发紧。
“卡!”贾玲喊停,走到热巴身边,语气温和,“热巴,别紧张,你想想——如果你最在意的家乡遇到困难,你会是什么感觉?是担心,是着急,还有想立刻回去帮忙的冲动,不是单纯的难过。”
热巴低下头,小声说:“贾导,我知道,但我总找不到那种‘心口被揪紧’的感觉,怕演得假。”
场记王萌递过纸巾,安慰道:“别着急,我刚才看到你私下练的时候,提到‘母亲声音发抖’那段,眼眶都红了,你可以试着把自己代入进去——就像之前你家人住院,你担心医药费时的那种心情。”
这句话瞬间点醒了热巴——她想起去年家人病重,自己走投无路时的焦虑,想起高浪递卡时的承诺,想起现在能有机会为家乡代言的责任。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里已满是真实的泪光。
“开始!”
随着贾玲的一声令下,热巴拿起手机,手指微微颤抖,电话接通后,她先是沉默,然后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妈,草原……草原怎么样了?羊群不能饿着……我这就打钱回去,你别担心……”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哽咽,却强忍着没哭出声,而是抬起头看向远方,眼神里满是坚定——那是阿依古丽“要靠自己的力量帮家乡”的决心。
“完美!”贾玲激动地拍手,“这就是我要的阿依古丽!有脆弱,但更有力量!热巴,你刚才的眼神太到位了,把角色的成长感完全演出来了!”
监视器旁,高浪站在角落,嘴角不自觉上扬——他早上特意过来探班,没提前告诉热巴,就是想看看她的真实表现。
从最初试镜时的青涩,到现在能精准把握角色情绪,短短半年,热巴的进步远超他的预期。
拍摄间隙,热巴看到高浪,立刻跑过去,眼里满是兴奋:“高总,你怎么来了?刚才那场戏,我终于找到感觉了!”
“我来看我们的‘新疆百灵鸟’有没有进步。”高浪递过一瓶水,“刚才的戏很好,尤其是最后抬头的眼神,把阿依古丽的责任感演出来了,比之前的练习更有层次。”他顿了顿,从包里拿出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是我之前看的书,里面有关于‘情绪记忆’的章节,你可以看看,对你塑造角色有帮助。”
热巴接过书,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像宝贝一样:“谢谢高总,我一定会认真看的!对了,刚才印尼的工作人员给我发消息,说我之前录制的印尼语问候视频,在当地社交媒体的播放量破百万了,还有很多人问什么时候能看到《暖阳之下》,我特别开心!”
“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高浪笑着说,“下周剧组要去新疆取景,你可以带大家看看你的家乡,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美。
另外,文旅部的李科长说,想邀请你担任‘新疆文化宣传大使’,等《暖阳之下》播出后,会和你一起推进‘新疆文旅推广计划’。”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走到热巴身边,递过一张名片:“热巴小姐,您好,我是星光传媒的经纪人孙亮。我们老板很欣赏你,想邀请你加入星光,我们可以给你提供好莱坞资源,比《暖阳之下》更好的制作班底,薪酬是现在的三倍,你考虑一下?”
热巴没有接名片,语气礼貌却坚定:“谢谢孙经理的认可,但我不会离开浪潮传媒。在这里,我不仅有机会演自己想演的角色,还能为家乡做宣传,这比高薪更重要。而且,浪潮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不会忘本。”
孙亮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新人会这么干脆地拒绝,只好尴尬地收起名片离开。
看着孙亮的背影,高浪眼里闪过一丝赞赏——热巴不仅在专业上进步,在职业心态上也越来越成熟,懂得拒绝诱惑,坚守初心。
下午拍摄结束后,热巴没有立刻休息,而是留在片场,和贾玲讨论下一场戏的细节。她拿出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对剧本的修改建议:“贾导,我觉得阿依古丽在草原上唱歌那段,可以加入一段新疆传统的‘冬不拉’伴奏,这样更有家乡的味道,也能让观众更了解新疆音乐。”
贾玲立刻点头:“这个建议太好了!我明天就联系新疆的音乐人,让他们赶制伴奏带。
热巴,你现在不仅会演,还会为角色和剧本着想,已经具备‘主创意识’了,这是很多资深演员都做不到的。”
夕阳下,热巴坐在草原上,手里拿着高浪送的书,翻看上面的笔记,旁边放着印尼语台词稿。微风拂过,带着草原的青草香,她的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自己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角色要演,还有更多的家乡故事要讲,而她会一直努力,不辜负高浪的信任,不辜负自己的梦想。
这一晚,热巴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草原夕阳的照片,配文:“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离梦想更近一步;每一个角色,都是为了讲好家乡的故事。继续加油,迪丽热巴!”配图里,她的笔记本上,“演员”两个字被画了重点,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向杨蜜姐学习,成为能走向国际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