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老朱始终坦然面对,从不在长生之事上耗费精力。甚至连宫廷天星台有意为他搜寻灵药、炼制仙丹的提议,也被他亲自驳回!
没有必要为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
去劳民伤财!
空耗国力!
“儿子明白了!”
朱标兄弟也连忙拱手回应,心中由衷认同。他们的父亲说得没错,人间生死轮回,即便贵为天子,也无法违逆,倒不如洒脱一些,活得通透,不留遗憾地走完这一生。
皇家狩猎场。
“你说我们看这群弟弟来狩猎,咱爹不出面,让我们来主持。”
“这老家伙,当真是甩手掌柜!”
“我现在都有点佩服他了。”
宽广的狩猎台上,朱标与朱棣并坐中央,犹如两位帝王亲临,左右而立,朝廷一品以上官员皆列两旁,陪同出席。
“我怀疑他五年前就开始布局。”
“我学的是治国之道!”
“你学的是军国大事!”
“就为了今天文武合流,让他安心养老!”
朱标嘴角含笑,他也觉得父亲这盘棋下得太妙了。
“咱爹真的不爱权吗?”
“你看我们兄弟坐在主位上。”
“执掌军政大权!”
“百官朝拜,万国来朝,何等气势!”
“老爹却不来享这福。”
“还真是出人意料。”
朱棣现在才觉得,史书对朱元璋的评价太简单了。这位老人,要么是真正不爱权势,要么就是找到了最完美的接班人,才愿意放手。
“现在能让他上心的。”
“大概只有后宫那些妃嫔了。”
“至于剩下的那点心事。”
“你我兄弟顺手就解决了。”
“所以他自然可以无拘无束。”
“很正常。”
朱标似有所思,转头问朱棣:“南疆战事,现在怎样?”
“差不多稳住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咱爹的性子,好色成性!”
“不然我们哪来这么多弟弟?”
“说到南疆那边,前几日传回消息,沐大哥和咱们老四已经攻入了云氏部落,现在估计都到了忘川,只是不知道张朝玉有没有被清除?”
朱涛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平定异族不算大事,但张朝玉这个朝廷叛徒必须死。这件事关系到对朱元璋的交代,否则老爷子怕是难以安心。
朱元璋好色早已不是秘密。
原因很简单。
他到现在还能生孩子。
最小的儿子还不到一岁。
还有一个妹妹,也是今年才出生的。
这两个孩子,都是他和其他嫔妃所生。
对于这件事,
马皇后没有说什么。
朱标兄弟二人自然也不会多言。
毕竟在封建王朝,
三妻四妾是寻常之事。
更何况,
朱元璋是一代帝王!
多纳几个嫔妃,
本就无可厚非,
不值得大惊小怪!
“要不要派一路大军前去支援?”
“让徐允恭带兵去如何?”
朱标还是希望尽快解决此事,不然别说老爷子睡不着觉,他们兄弟俩也别想安生。
去年冬天,他们就提议发兵南疆平叛。
却被朱元璋驳回。
二十万大军,配备神武大炮、火枪营等精良装备。
要是连小小的南疆都拿不下,沐英等人也就不配称作名将了。
于是,朱标兄弟二人也就不再提发兵之事。
可如今,局势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父亲不愿派兵,”
“是因宁国和允恭即将成亲。”
“担心出什么岔子。”
“影响了婚事。”
“所以一直压着不让允恭出征。”
朱涛轻轻摆了摆手,徐允恭的事,朱家的人都清楚,连徐达也都保持沉默。
“老三。”
“我们先回宫了。”
“这次皇家狩猎的考核,就由你来主持。”
朱标揉了揉太阳穴,略显疲惫,朝朱樉点了点头,随即拉着朱涛走下王座,登上太子的车驾,返回皇城。
“看来当太子和摄政王也没什么好下场。”
“看他们这模样。”
“还是做个王爷舒服。”
朱樉望着朱棣,轻轻摇头,笑着感慨道:“突然有点想念在山东府的日子,种种地,吃吃肉,喝喝酒,这日子,啧啧。”
“三哥。”
“四哥都已经带兵出征了。”
“你还天天混日子。”
“不怕哪天父皇真把你贬为平民?”
朱棣没好气地敲了敲朱樉的脑袋,随后坐到一旁,一脸不屑。这场皇家狩猎实在无聊,连个猛兽都没有,全是些食草动物。待在这儿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回去练兵。
“你真是气死我了。”
“说话要注意分寸!”
“要是真被父皇贬成平民,说不定反倒轻松了。”
朱樉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语气随意。然而一旁的胡惟庸却眼神微动,嘴角似有若无地勾起,似乎已在盘算什么。
“三哥,要不我去跟二哥请命,让我当一路大军统帅!”
“二哥能答应你?”
朱棣望了眼皇城方向,然后看向朱樉,“天天窝在宫里,我都快发霉了,真想出去打仗。”
“二哥会不会同意?”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大哥肯定不会让你去。”
“你以为你是老四?”
“身边一堆谋士猛将。”
“就你这身板,上战场怕是得给二哥准备一口棺材。听我一句,南疆那地方不适合你,不如跟我去踏青,比打仗舒服多了。”
朱樉本就无心争斗,如今上有两位兄长压着,更无多余心思。他只想安稳做个藩王,实在被逼急了,大不了领兵出征,反正老朱家的人,天生就擅长这个。
“不必了。”
“各人有各人的志向。”
“踏青我不感兴趣。”
“我现在就回皇城。”
“徐允恭不能当二路统帅,这正是我独自领军的机会。无论如何,我都要争取一下。哪怕大哥杀了我,我也要去南疆帮四哥。”
朱棣眼神中透出坚定与自信。他不愿被困在宫中如笼中鸟,那样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那你去吧。”
“今晚你三嫂准备了全羊宴。”
“顺便通知一下大哥和二哥,等他们忙完,来我秦王府聚一聚。”
朱樉依旧随意地挥了挥手。他虽无强烈预感,但直觉这次出征的人选,非老五莫属。朝中能打的将领虽多,但对付一个张朝玉,还不至于出动老将。
至于他那位二哥朱标,若非草原有变,绝不可能亲自出征。眼下想让他离开皇城,几乎不可能。所以这份重任,自然落在了朱棣身上。
也许。
还有另一种可能?
老二其实也在等老五开口。
“明白了。”
朱棣应了一声,接过侍卫递来的缰绳,一跃上马,扬鞭疾驰,直奔皇城而去。
太子东宫内。
“大哥。”
“二哥。”
“徐允恭要成亲,无法出征二路大军,那让我来吧!”
“我不会比四哥差,也不会比徐允恭差!”
“王妃犯错自有家法处置。”
“岂能轮到外人动手!”
朱棣说到这,眼中闪过一丝怒意,随即又急切地说道:“二哥,我不是怕事,我只是分得清轻重!娘打我媳妇,那是家事,我自然不能还手。但邓镇打我媳妇,那就是欺我燕王!”
“你倒是分得清楚。”
朱标缓缓点头,语气略缓:“那你说,该如何处置?”
“若真是如此。”
“我必亲自上门讨个说法!”
“哪怕他是侯爷,我也要让他知道,燕王府不是任人欺辱的地方!”
朱棣目光坚定,言语中透出一股狠劲,仿佛眼前已不是兄弟之间的闲谈,而是真正的军前对峙。
朱涛听得此话,面色略有些变化,但仍冷笑道:“嘴上说得再硬,真到了战场上,你又能如何?”
“我能如何?”
“我能带兵,能杀敌,能为你大明开疆拓土!”
“你信也好,不信也罢。”
“我朱棣,绝不是躲在后方之人!”
朱棣声音高昂,眼中光芒闪烁,似已看到未来的战场。
朱标静静看着他,半晌才开口:“你还年轻。”
“眼下最重要的是学会忍耐,学会权衡。”
“领兵不是儿戏,不是你想打就能打。”
“我知道!”
“所以我才求你们给我一个机会!”
“我不怕死。”
“只怕这一生碌碌无为!”
朱涛听得此言,终于不再言语,只是深深地看了朱棣一眼。
夜风拂过东宫,几盏灯笼随风轻摇,光影斑驳,仿佛映照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还没到他邓镇出手的时候!”
朱棣立刻抓住了话中的破绽,目光一转,直视二哥朱涛,急声说道:“我现在就回去打二嫂八十大板,你说会出什么事!”
“我会打死你!”
“信我,二哥!”
“二哥一定会说到做到!”
朱涛终于露出一丝笑意。虽然这个傻弟弟的理由实在牵强,但总算过了关。他与太子朱标交换了个眼神,随即看向朱棣,语气轻松地说道:“那朝廷的两路大军,就由你来带一路。但你必须有一位副帅随行,那就是蓝玉大将军。他若不跟着你,我不放心。当然,你也可以放手一搏,决定权在你。可要是败了,你就别再回大明了。”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答应,实则模棱两可。
朝廷能派出的两位征讨大将军,除了蓝玉,再无他人。
蓝玉战功赫赫,威震朝野。
想让他听命于你,关键还在你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我明白了,二哥。”
“大哥。”
“朱棣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