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家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农耕季。小杨的爸爸因为常年在外务工,对家里的农活渐渐生疏,但为了不耽误春耕,他决定请人帮忙耕地。这看似简单的决定,却在小杨的生活中掀起了一场关于责任、成长与亲情的深刻体验。
万物复苏,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杨家有几亩地,往年都是由爸爸和妈妈一起耕种,虽然辛苦,但也能勉强维持。然而,这一年,爸爸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及时回家参与春耕。
眼看着播种的时节一天天临近,地里的杂草却长得越来越茂盛,爸爸和妈妈都心急如焚。爸爸在外地工作,虽然工资比在家务农高一些,但家里的农活却成了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小杨,爸爸今年可能不能回来帮妈妈耕地了,你多帮妈妈干点活。”爸爸在电话里对小杨说。
小杨虽然只有十五岁,但他知道爸爸的辛苦,也明白家里的情况。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爸爸,说:“爸爸,你放心,我会帮妈妈把地耕好的。”
然而,小杨和妈妈毕竟都是新手,对耕地的事情一窍不通。他们尝试着自己动手,但效果很不理想。犁头不听使唤,耕出来的地深浅不一,杂草也没有被完全清除。
“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得请个专业的人来耕地。”妈妈皱着眉头说。
小杨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他们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合适的耕地帮手。他们先问了村里的邻居,但邻居们都有自己的农活,无法帮忙。又联系了镇上的一些农机服务队,但价格都太高,他们承受不起。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姓李的伯伯主动找上门来。李伯伯是村里的老农民,经验丰富,而且为人厚道。他听说小杨家的情况后,主动提出愿意帮忙耕地,价格也很合理。
“李伯伯,真是太感谢您了!我们正愁找不到人耕地呢。”小杨和妈妈高兴地说。
李伯伯答应帮忙后,第二天就带着他的犁头来到了小杨家的地里。小杨和妈妈也早早地来到地里,准备给李伯伯打下手。
耕地的工作并不轻松,尤其是对小杨这个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孩子来说。他跟在李伯伯后面,帮忙扶犁头、清理杂草,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
“小杨,干农活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有耐心和力气。”李伯伯一边耕地一边对小杨说。
小杨点点头,虽然很累,但他还是坚持着。他看着李伯伯熟练地操作着犁头,耕出来的地又平又直,心里充满了敬佩。
在耕地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有一块地里的石头特别多,犁头经常被卡住。李伯伯就停下来,把石头一块一块地搬走。小杨也跟着一起搬,虽然手上磨出了水泡,但他没有抱怨。
“小杨,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干农活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也会很满足。”李伯伯笑着说
经过几天的努力,小杨家的地终于耕好了。看着耕好的土地,小杨和妈妈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伯伯,真是太谢谢您了!没有您的帮忙,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杨的妈妈感激地说。
“不用客气,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李伯伯笑着说。
同时,他也感受到了爸爸的辛苦。爸爸在外地工作,为了家庭的生活,不得不离开家乡,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他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爸爸,您辛苦了!以后我会帮您分担更多的家务,让您少操点心。”小杨在心里默默地说。
耕地结束后,小杨给爸爸打了个电话,把耕地的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在电话里听到后,既高兴又感动。
“小杨,你长大了,懂事了。爸爸在外地工作,不能陪在你和妈妈身边,但看到你这么懂事,爸爸真的很欣慰。”爸爸说。
“爸爸,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妈妈的。您在外地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小杨说。
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感受到了小杨的成长和懂事,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这次请人耕地的经历,让小杨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家人陪伴在身边,就能勇敢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