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过后的三日,如同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涅盘,苏明远感到自己的心境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那场与皇帝的君臣问对,不仅是对他才学的检验,更像是两个时代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他在客栈中静坐沉思,回味着那些问答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眼神交流,仿佛要从中参透某种更深层的人生哲理。
窗外的京城依旧繁华喧嚣,但对于这些等待命运宣判的贡士们来说,整个世界都仿佛暂停了呼吸。街市上的叫卖声、车马的辚辚声、孩童的嬉戏声,这些日常的生活音符在他们听来都带着某种超脱现实的距离感。时间在这种焦虑与期待的混合情绪中变得格外缓慢,每一刻都拉长成永恒。
明远兄,你说皇上会如何评判我那日的回答?王贡士推门而入,脸色比几日前更加憔悴。殿试后的这几日,他几乎没有安稳地睡过一觉,总是在梦中重复着那天的场景,时而觉得自己答得不错,时而又担心哪句话说得不够妥当。
苏明远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着这位同窗好友焦虑的神情,心中涌起一阵同情。兄台言辞恳切,见解亦有可取之处,想来圣上必有察览。他温言安慰道,但内心深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等待的煎熬。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习惯了相对透明和可预测的评判体系。在现代社会,考试成绩通常有客观的标准,结果也相对公正。但在这个时代,一切都掌握在皇帝的主观判断中,人治的色彩如此浓重,让人无法不感到命运的不可控性。这种认知上的冲击,让他对古代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听说今日便要发榜。另一位贡士匆匆走来,神情激动,宫中已有消息传出,说是午后便在皇城门前张贴金榜。
这个消息如石投湖心,瞬间在所有贡士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原本还能勉强保持镇定的人们,此刻都难以掩饰内心的紧张和兴奋。有人开始整理衣冠,有人反复检查自己的身份凭证,有人则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够金榜题名。
苏明远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尽管他在殿试中的表现让自己相对满意,但结果的不确定性仍然让他心中忐忑。更重要的是,这个结果将决定他在这个时代的社会地位和未来发展轨迹。高中者将进入官僚体系的核心,而落第者则可能终生与功名无缘。
诸位,不如我们一同前往皇城,等候发榜?有人提议道。这个建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与其在客栈中坐立不安,不如到现场去感受那种紧张而神圣的氛围。
一行人整理好衣冠,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出客栈。京城的街道上,到处都能看到同样前往皇城的贡士身影。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可能的结果,有的则独自沉思,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审判。
走在这样的人群中,苏明远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历史参与感。这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更是整个科举制度运作的重要环节。无数个像他这样的读书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着同样的等待、同样的焦虑、同样的期望。这种超越个人的历史厚重感,让他的心境变得更加深沉和开阔。
皇城门前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不仅有参加殿试的贡士们,还有他们的家属、朋友,以及众多看热闹的京城百姓。整个广场上人头攒动,声浪如潮,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同样的专注和期待。
苏明远在人群中寻找着最佳的观看位置,同时观察着周围人群的表情和举动。他看到了各种不同的众生相:有的贡士神情自若,显然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有的则面色苍白,紧张得几乎站立不稳;还有的在人群中来回踱步,无法安静地等待。
这些不同的反应让苏明远想起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期望、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出身寒门的学子来说,这次机会可能是改变家族命运的唯一希望;对于世家子弟来说,这或许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对于那些已经多次参加科举的老贡士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时间在这种集体的焦虑中显得格外漫长。太阳从东方升起,慢慢移向中天,每一寸阳光的移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广场上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各种传言和猜测在人群中流传,但没有人能够确定真正的结果。
就在这种极度的等待中,宫廷的钟声突然响起,庄严而悠长。这是皇宫中传来的信号,意味着某种重要的仪式即将开始。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投向皇城门的方向。
一队身着官服的太监和内侍从城门中走出,他们手中捧着一卷金黄色的绸缎,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这就是传说中的金榜,上面记录着所有中选贡士的姓名和排名。这卷看似普通的绸缎,却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命运。
为首的太监走到广场中央的高台上,声音尖锐而威严地宣布: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殿试已毕,今宣天下,金榜题名者如下...
这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静止了。几百双眼睛专注地盯着那卷金榜,几百颗心脏在胸膛中急速跳动。苏明远感到自己的手心出汗,呼吸变得急促,那种等待命运宣判的紧张感几乎让他窒息。
太监开始展开金榜,动作缓慢而庄重。金黄色的绸缎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一个个名字。每一个名字的宣读,都会引起人群中的不同反应——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失望叹息,有人则继续紧张地等待。
一甲三名:状元李文华,榜眼张子明,探花王景仁。太监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当这三个名字被宣读出来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同时也有不少人发出失望的叹息。
苏明远的心情五味杂陈。他既为那三位同窗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没有进入一甲而感到些许遗憾。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能够参加殿试本身就已经是巨大的荣誉,而且二甲进士同样有着光明的前途。
太监继续宣读:二甲进士若干名,依次为...
苏明远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听着每一个名字。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无限漫长,每一个被宣读的名字都让他的心跳加速一次。他感到自己的整个存在都悬在半空中,等待着命运的最终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