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与如燕领命而去,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沉沉的夜色。狄仁杰独坐书房,并未急于安歇。他移步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潮湿而带着泥土腥气的风立刻钻了进来,带着山雨欲来的压抑。远处街巷偶有更梆声传来,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惊心。
他回身走到书案前,并未再处理文书,而是取过一本《道德经》,就着摇曳的烛火,缓缓翻阅。然而,他的心思却全然不在经义之上。林永忠苍白的面容、矿洞深处的血迹、兽纹铜牌的诡异、庞清远虚伪的笑容、雷猛骄横的眼神……一幕幕在脑海中交替闪现。他知道,自己此刻必须沉住气,任何的焦躁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读书,不过是强迫自己静心的一种方式。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淌。约莫子时过半,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猫头鹰啼叫——这是李元芳与他约定的安全信号。片刻后,书房门被轻轻推开,李元芳闪身而入,身上带着夜露的微凉。
“大人,信使已安排妥当。选了‘水鬼’陈平走水路,‘夜枭’张焕走陆路,他们都是跟随属下多年的老人,机警忠诚,身手不凡,必能安全将密信送至神都。”李元芳低声禀报,语气沉稳,但眼神中透着一丝完成重任后的松弛。
狄仁杰放下书卷,微微颔首:“甚好。驿馆防卫可已重新布置?”
“已安排妥当。明哨增加一倍,暗卡设在四周制高点及必经之路,三人一组,轮流值守,确保无死角。所有饮食,已命可靠之人专门负责,银针试毒,专人尝膳。”李元芳答道,“另外,属下已放出风声,说大人旅途劳顿,偶感风寒,需要静养几日。”
“嗯。”狄仁杰表示满意,“庞、雷那边可有动静?”
“据监视刺史府和军营的兄弟回报,庞清远回府后未曾再出,但其府中灯火至今未熄,时有低级官吏进出,形色匆匆。雷猛回营后,营中曾短暂响起集合号角,但很快平息,之后加强了巡哨,尤其是靠近矿场方向的岗哨明显增多。”
狄仁杰捻须沉吟:“看来,永忠遇刺,也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他们也在观望,在试探。我们按兵不动,他们反而摸不清虚实。”他顿了顿,问道,“永忠府上那边?”
“属下回来时绕道去看过,林府外围已加派了我们的人手暗中保护,府内平静,医官还在守着。”
正说话间,窗外传来几声布谷鸟叫,长短有序。如燕也回来了。
她进入书房,解下带着湿气的披风,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叔父,元芳。”她先打了个招呼,然后禀报道,“我设法接触到了州衙的仓曹参军(掌管仓库账目),此人姓王,是林大哥一手提拔起来的,还算可靠。他证实了林大哥密信中关于军械款项的疑点,并且提到,近几个月,由雷猛军中签押运出城的‘废旧军械’数量激增,远超往年,但具体去向,州衙无权过问。他还提供了一个线索,大约十天前,他偶然听到庞刺史与雷猛在值房内低声争执,似乎是为了‘工坊’的进度和‘原料’供应问题,当时并未在意,现在想来,疑点重重。”
“工坊……原料……”狄仁杰目光微凝,“这与私铸之事正好吻合。可知他们争执的具体内容?”
如燕摇头:“那王参军当时离得远,只听了个大概,不敢靠近。但他记得,雷猛当时语气很冲,说了句‘若误了上峰的大事,你我都吃罪不起!’”
“上峰?”李元芳眉头一拧,“他们背后果然还有人!”
狄仁杰缓缓点头,这与他之前的猜测一致。庞、雷二人,恐怕也只是一枚棋子,至少是执行者。“这‘上峰’是谁,是朝中之人,还是另有势力……如燕,你这线索很重要。那位王参军,务必确保其安全,暂时不要让他再有所动作,以免引起对方注意。”
“我已叮嘱过他,他也明白利害。”如燕应道。
“矿场和军营的监视不能放松,”狄仁杰对李元芳道,“尤其是夜间。私铸工坊必然需要大量燃料、模具和工匠,运输不可能毫无痕迹。重点留意非战时状态下,军营车辆异常外出,以及矿场是否有非矿石物资运入。”
“是,属下已加派了人手,日夜轮班监视。”
将所有信息在脑中梳理一遍后,狄仁杰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倒下。“好了,你们也辛苦了半夜,先去歇息吧。元芳,后半夜我来值守书房,你前半夜辛苦了,去睡两个时辰,天亮前再来替我。”
李元芳还想说什么,狄仁杰摆摆手:“不必争了,老夫还需静思片刻。去吧。”
李元芳与如燕知道狄仁杰的习惯,不再坚持,躬身退下。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狄仁杰一人。他吹熄了几盏多余的灯烛,只留书案上一盏孤灯,重新坐回椅中,闭上双眼。窗外,风声渐紧,终于,淅淅沥沥的雨点开始敲打窗纸,渐渐连成一片雨幕。
风雨声中,狄仁杰的思绪却愈发清晰。对手很狡猾,势力盘根错节,而且很可能有更高的后台。他们现在按兵不动,一是因为自己钦差的身份让他们投鼠忌器,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阴谋尚未完全暴露,还在观望风色。而自己这边,等待神都密旨需要时间,查找私铸工坊的铁证也需要时机。
这是一场耐心的较量。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稳住阵脚,以静制动,一方面麻痹对手,另一方面抓紧时间搜集证据,等待一击必杀的时机。林永忠的血,不能白流。这江州的天,必须得亮!
雨,下了一夜。狄仁杰也在书房中,静坐了一夜。直到天光微熹,雨势渐歇,李元芳准时前来换班,看到他依然端坐的身影和灯盏中燃尽的烛泪,心中不由一紧。
“大人,您……”
狄仁杰睁开眼,眼中虽有血丝,但目光依旧清明锐利。“无妨。元芳,新的一天开始了。让我们看看,这江州城,今日又会上演怎样的戏码。”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走到窗前,推开窗户。雨后清新的空气涌了进来,冲淡了室内的沉闷。远处,江州城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屋檐滴着水,街道上开始有了早起的行人。
看似平静的清晨,却蕴藏着更大的风暴。狄仁杰知道,平静,或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