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教授的,是她结合现代搏杀术和这个时代兵器特点改良的“封喉八刀”。这套刀法没有任何多余的招式,招招简洁明快,却又招招致命,专取人体最脆弱的咽喉、心脏、肾脏等要害部位。练习起来,讲究爆发力和一击制敌。
冉起本身有家传的武术底子,也算有些身手。但当他看到两名士兵按照宋欣瞳教授的“封喉八刀”进行对练时,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大为赞赏。那刀光闪烁间,杀机毕露,角度刁钻,速度快得惊人。他暗自估量,即便是自己,同时对上两名精通此刀法的军士,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这套刀法,简直是为战场搏杀量身定做!”冉起心中赞叹不已,练得也格外刻苦。
除了刀法,宋欣瞳还拿出了她的得意之作——“全自动臂弩”。
这种臂弩是她根据自己打造的一些零件和对机械原理的理解,结合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亲手设计并指导铁匠打造的。它可以直接绑缚在手臂上,不影响双手握持其他武器。其专用的弩箭,箭头都经过特殊处理——淬了剧毒!这些毒素,有的来自捕获的毒蛇(如烙铁头、眼镜蛇),有的来自毒蛙、毒蝎等毒虫,无一不是见血封喉的猛毒。
最让士兵们惊叹的是,这种臂弩配备了一个巴掌大小的弹夹,里面竟然可以容纳三十枚弩箭!使用时,只需将弹夹插入臂弩,通过一个简单的准星进行辅助瞄准,然后按动扳机状的按钮,弩箭便会“嗖嗖嗖”地自动发射出去,还可以连射,射速和穿透力远超他们见过的任何强弩!
“我的天!这……这简直是神器啊!”一名士兵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刚刚发到手中的全自动臂弩,眼睛里直冒光。
“有了这玩意儿,遇上狼骑兵,看我不把他们射成刺猬!”另一名士兵兴奋地说道。
宋欣瞳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但随即又板起脸:“别高兴得太早!武器再厉害,也要靠人来使用。准头、射速、对时机的把握,都需要刻苦训练!而且,毒箭有限,不到万不得已,不许轻易使用!”
除了单兵技能,宋欣瞳还教授他们更高级的军事素养:潜伏与伪装,如何利用地形和环境隐藏自己,悄无声息地接近敌人;刺探军情,如何观察、记录、分析敌人的动向和弱点;甚至包括最基础的军团对决战阵知识,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了解这些,有助于理解更大规模的战斗;以及如何抓捕和拷问敌军将领,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如何在战斗中掩护百姓安全撤退…… 这些知识,对这些只知正面冲杀的古代士兵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打仗还可以这么“复杂”,这么“有学问”。
宋欣瞳甚至还亲自示范如何进行“心理战”,比如在夜间用锣鼓、号角制造声响,骚扰敌军,使其疲惫不堪;比如散布一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动摇敌军的军心。
“记住,战争不仅仅是蛮力的碰撞,更是智慧的较量。”宋欣瞳在训练间隙,对众人说道,“我们人少,我们弱,所以我们更要学会用脑子打仗。”
她将后世游击战的精髓,浓缩成几句通俗易懂的口诀,传授给冉起和这些士兵:“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核心思想,就是要扬长避短,灵活机动,以最小的代价,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冉起反复咀嚼着这十六字诀,越想越觉得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奥妙,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军事大门。
一个周的地狱式训练,强度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士兵们每天都累得像滩烂泥,倒下就能睡着。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的眼神一天比一天锐利,一天比一天坚定。他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一股对狼狈族的刻骨仇恨,一股对拯救百姓的迫切渴望。他们需要尽快“毕业”,尽快走上战场,去报仇,去救人!
冉起虽然年纪稍长,身体不如年轻人,但他咬紧牙关,从未落下一堂训练课。他知道,自己不仅是这支队伍的精神领袖,也必须是战斗的表率。
训练结束的那天,宋欣瞳看着眼前这支脱胎换骨的精锐小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们的眼神中,已经有了她想要看到的东西——纪律、自信、杀气,以及对命令的绝对服从。
“很好。”宋欣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们军寨的‘尖刀队’。冉县令,这把刀,就交给你了。”
她将一个个沉甸甸的包袱递给冉起他们每位将士。里面是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物资:上好的金疮药、治疗风寒感冒的草药、甚至还有宋欣瞳利用有限材料制作的简易“消炎药”(效果当然无法与现代抗生素相比,但聊胜于无)、解毒药。每个士兵还配备了一大包干肉作为行军粮,以及数个装满了淬毒弩箭的弹夹。
冉起他们接过包袱,感觉沉甸甸的,不仅是物资的重量,更是责任的重量。冉起对着宋欣瞳,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宋首领放心!冉起定不辱使命!此去,必斩将夺旗,为我赵国百姓报仇雪恨!”
那九十七名精锐士兵也齐声呐喊:“不辱使命!报仇雪恨!”
声音洪亮,直冲云霄,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宋欣瞳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期待,有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这是他们的第一战,也是对她训练成果的第一次检验。
“去吧。”宋欣瞳挥了挥手,“记住我教你们的,灵活应变,保全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我在军寨等你们凯旋。”
冉起点了点头,转身,大手一挥:“兄弟们,随我出发!” 九十八名精锐士兵,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密林之中。他们的身影矫健而敏捷,很快便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宋欣瞳站在原地,目送他们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她知道,军寨的安宁是暂时的,真正的考验,随着这支“尖刀队”的出征,才刚刚开始。她转过身,望向正在茁壮成长的农田,望向深邃的溶洞,望向那十九处隐藏在峭壁之上的箭楼。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但未来,依旧充满了变数。她能做的,就是不断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石龟山军寨,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努力地生根、发芽,等待着有朝一日,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庇护一方生灵。而她宋欣瞳,便是这颗种子的守护者与浇灌者。智慧与耐心,将是她最强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