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河水潺潺,朔方七郡迎来了至关重要的春耕时节。这是检验去岁民屯新政成效、关系今年粮草储备的关键时刻,整个朔方政权都高速运转起来。
周沁与郑媛媛先后有孕,并未影响内府议政的进行,反而因二人身份的转变,为这权力核心增添了几分特殊的意味。
议政厅内,炭火已撤,换上了透气的窗纱。周沁坐于主位左侧,腹部隆起已十分明显,她穿着宽松的襦裙,气色红润,眉宇间更添从容。郑媛媛坐于右侧,孕肚初显,依旧是一身便于行动的改良骑装,只是未系腰带,眉宇间的锐气被一丝初为人母的光辉柔化了些许。云裳依旧坐于下首,沉静如水。
杜衡、裴文、墨文渊等重臣列席,商讨春耕诸事。
“各郡民屯已全面展开,去岁流民安置颇见成效,新增垦田预计比往年多出三成。”杜衡率先汇报,脸上带着欣慰,“只是种子、耕牛仍有些缺口,需从府库调拨,或与北庭贸易换取。”
周沁微微颔首,声音温婉却清晰:“种子关乎收成,不可吝啬。可优先保障民屯所需,民间缺额,可由市舶司设法从江南采购良种。耕牛方面,与北庭贸易需加紧,马节度使既已结盟,或可给予些优惠。”
郑媛媛接口道:“凤翔营可抽调部分人手,协助各郡维护春耕秩序,防止有人趁机滋事或破坏水利。另外,暗羽卫回报,河西近来似乎也在大量囤积粮食,需警惕其有意抬价或干扰我春耕。”
她虽将日常事务交托秀姑与荆叶,但重大情报依旧亲自过目,此刻提出,立刻引起了众人重视。
墨文渊沉吟道:“薛瑾老谋深算,此举定有所图。或为应对可能的内乱(指薛铭),或为日后军事行动储备。需令暗羽卫密切关注河西粮道,必要时,可让陈望的‘夜不收’给他们制造些‘麻烦’。”
林鹿坐于主位,听着众人议论,目光扫过周沁和郑媛媛。见她们虽身怀六甲,却依旧思路清晰,关切政务,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心疼。他开口道:“春耕乃根本,不容有失。就按沁儿所言,种子优先保障,耕牛贸易加紧。至于河西……”他看向郑媛媛,“媛媛既已察觉,便由你交代荆叶,重点监控,若有异动,及时应对。”
“明白。”郑媛媛点头。
云裳此时方才开口,她取出一份整理好的条陈:“将军,诸位,春耕之余,教化亦不可废。妾身拟定了一份《劝耕兴学令》,旨在鼓励农耕、宣扬忠勇,并计划在春耕后,于各郡增开蒙学义塾五十所,教材已着手编订,还请将军与诸位审议。”
她将条陈呈上,内容详尽,文辞并茂,既考虑了激励生产,又着眼于长远教化。
林鹿粗略一看,便觉此策老成谋国,赞道:“云裳此议甚好!教化乃百年大计,与春耕同等重要。便依此推行!”
周沁也微笑道:“妹妹心思缜密,此令一出,必能更好地凝聚民心。”
郑媛媛虽对文绉绉的条令不太感冒,但也知此事重要,点头表示同意。
议政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各项事务皆得妥善安排。散议时,周沁与郑媛媛起身,动作皆比往日缓慢了些许。林鹿下意识地上前,虚扶了周沁一把,周沁对他温柔一笑。郑媛媛见状,也不甘示弱地挺了挺并不过分明显的肚子,林鹿失笑,也伸手虚扶了她一下。
云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默默垂下眼帘,收拾好自己的文书,率先离开了议政厅。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厅内。双身议政,成为了朔阳城内一道独特的风景。它既展现了朔方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崛起与不可或缺,也折射出这特殊家庭模式下的微妙平衡。子嗣的延续与势力的稳固,个人情感与家国责任,在这春耕时节,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而云裳那份深藏的心事,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衬下,似乎也显得愈发沉静,愈发难以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