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裹着栀子花的甜香,穿过老式居民楼的窗纱,落在客厅那把陪了江哲夫妇十年的藤椅上。江哲正弯腰给藤椅换亚麻坐垫,63岁的人了,手指还带着开教育机构三十年练出的细致,只是膝盖弯下去时,会悄悄顿半秒——那是早年跑校区落下的老毛病,阴雨天犯得勤,晴天倒还利落。
“慢点儿,别跟年轻时赶课似的急。”林晚星端着刚泡好的菊花茶走过来,玻璃杯底沉着几粒枸杞,是她从学校医务室拿的养生方。她刚满60岁,上个月才从龙华重点中学的语文讲台退下来,教了36年书,白粉笔末染白了她发尾,却没磨掉眼角的温和。“昨天李老师还跟我打电话,说咱们带的最后一届学生,今年高考有三个进了市前十,让我跟你都高兴高兴。”
江哲直起身,捶了捶腰,接过杯子抿了一口:“那得请老同事们聚聚,你跟苏敏不是说想回学校看看吗?正好趁这机会。”他开教育机构三十年,从最初的小教室到现在三个校区,最骄傲的不是规模,而是每年有学生回来说“江老师,我考上理想的学校了”——就像当年他看着林晚星把一届届学生送进高中,又送进大学。
话音刚落,玄关传来轻快的脚步声,陈斌牵着背着小书包的陈志鹏走进来,55岁的他穿着宽松的棉质衬衫,头发理得精神,脸上带着退伍老兵特有的爽朗:“老江,晚星,刚把志鹏送到幼儿园门口,这小子非要把老师给的小红花带回来给你们看。”
“外公!外婆!”5岁的陈志鹏挣脱陈斌的手,举着胸前的小红花跑过来,小皮鞋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今天我在幼儿园帮小朋友捡积木,老师夸我啦!”
林晚星赶紧蹲下身,接过陈志鹏的小手,指尖轻轻碰了碰那朵皱巴巴的小红花:“我们志鹏真厉害,是个懂事的小男子汉。”江哲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走,外公给你拿昨天买的草莓,奖励咱们的小功臣。”
陈斌跟着走进来,顺手把陈志鹏的小外套挂在衣架上:“社区那边现在没什么要紧事,我跟主任说了,平时不用天天去,有重要事再叫我就行。以后啊,我就跟你们俩搭伙,一起带志鹏和语安、语宁这三个小家伙。”他退伍后在社区工作了十五年,原本还有五年才退休,如今难得清闲,满心都是帮着带孙子和双胞胎孙女。
正说着,婴儿房里传来软糯的咿呀声。林晚星起身走过去,不一会儿就抱着穿粉色连体衣的陈语安和陈语宁出来——两个2岁的小家伙刚睡醒,揉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到江哲就伸着小手要抱。江哲赶紧迎上去,小心翼翼地接过陈语安,陈语宁则扑进了陈斌怀里,小脑袋在他胸前蹭来蹭去,嘴里含糊地喊着“爷爷…抱”。
“语安、语宁醒啦?”江哲轻轻晃着怀里的陈语安,手指逗着她的小下巴,“昨天教你们认的‘花’字,还记得吗?跟外公说说,哪个是‘花’?”陈语安眨着眼睛,伸出小手指向窗外的栀子花,惹得大家都笑了。陈斌则抱着陈语宁,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剥了糖纸递到她嘴边:“慢点吃,别噎着,这是爷爷特意给我们语宁留的。”
没过多久,玄关又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江念初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个印着教育机构logo的纸袋:“两位爸爸和亲爱的妈妈,,这是今年新招老师的简历,您帮我看看?还有,秦阿姨让我带的绿豆糕,说是她老家老字号,你们尝尝。”32岁的江念初穿着浅灰色职业套装,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两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机构的教务管理,把林晚星教书的细致和江哲办学的严谨学了个十成十。她弯腰先摸了摸陈志鹏的头,又凑过去捏了捏陈语安的小脸:“志鹏今天在幼儿园乖不乖?语安、语宁有没有闹爷爷,外公,外婆?妈妈下班路上买了你们爱吃的小饼干。”
“妈妈!我乖!”陈志鹏眼睛一亮,拉着江念初的衣角,“我今天得了小红花,你能给我买新的奥特曼卡片吗?”江念初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要等你晚上乖乖吃完饭,还要帮爷爷哄语安、语宁睡觉才行。”
林晚星拆开绿豆糕,给江念初和陈斌各递了一块:“你这孩子,总把工作往家里带。对了,你弟逸晨昨天打电话,说下周部队调休,想回家住两天,到时候让他帮着带带孩子,咱们也能松口气。”提到龙凤胎江逸晨和江念熙,她眼里的笑意更浓——26岁的江逸晨在部队当排长,去年还立了三等功;江念熙则接了她的“接力棒”,在龙华小学当三年级语文老师兼美术老师,今年刚评上班主任,每天回来都跟她聊班里的孩子。
江念初咬了口绿豆糕,甜而不腻的口感让她眼睛亮了亮:“逸晨回来正好,爸上周还说想跟他下象棋呢。念熙呢?昨天跟我微信说,班里有个孩子画画特别好,想带他参加区里的比赛。”
“可不是嘛,”林晚星擦了擦陈语宁嘴角的饼干渣,“她跟我年轻时一样,对学生上心。昨天还跟苏敏请教怎么帮内向的孩子敞开心扉,苏敏教了三十年书,经验比咱们还丰富。”
正说着,客厅的座机响了,林晚星接起来,是苏敏打来的。53岁的苏敏还在龙华重点中学教数学,跟林晚星是同事,声音里带着熟悉的爽朗:“老林,明天上午没课,我去你家看看孩子们,顺便给志鹏带本新的绘本,再给语安、语宁带两个小发夹。对了,陈斌现在不用去社区上班了?让他也一起过来,咱们中午在家包饺子。”
林晚星笑着应下来:“好啊,你早点来,语安、语宁昨天还念叨你呢。陈斌现在天天跟我们一起带孩子,正好让他跟你学学包饺子,他包的饺子总露馅,上次语安还笑说爷爷包的是‘小元宝’。”
挂了电话,林晚星转头对陈斌说:“苏敏明天来包饺子,还特意给语安、语宁带了小发夹,你可得好好学包饺子,别再让孩子们笑话了。”陈斌笑着说:“行,我们明天一起包,争取让语安、语宁吃上不露馅的饺子,还要让她们戴上苏敏带的小发夹,做最漂亮的小公主。”
江哲抱着陈语安,走到阳台边,指着窗外的栀子花说:“语安你看,那朵花是不是很漂亮?这是外婆最喜欢的花,等你和语宁长大了,外公也给你们种一盆,就种在咱们家阳台好不好?”陈语安眨着眼睛,伸出小手想去抓,嘴里含糊地喊着“花…外婆…要”。
傍晚时分,江念熙提着一个画夹回来了。她穿着浅蓝色连衣裙,脸上还带着粉笔灰的痕迹,一进门就举着画夹:“妈,爸,陈叔,你们看,这是班里孩子画的‘我的家’,是不是特别可爱?”画纸上,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出房子、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的画了爷爷奶奶,色彩鲜亮得像小太阳。
陈志鹏跑过去,凑在画夹前看了半天,指着一幅画说:“小姨,这幅画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妹妹,跟我们家一样!有我,还有语安和语宁!”江念熙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对呀,这就是咱们家的样子,等周末小姨也给你和语安、语宁画一幅,把咱们一家人都画进去。”
林晚星凑过去看,眼睛一下子就湿了:“跟你小时候画的一模一样,那时候你总把我和你爸画得特别大,说要保护我们。”江念熙挽住她的胳膊:“那现在换我保护你们呀。对了,逸晨下周回来,我跟他说好了,一起带志鹏去动物园,让他看看大熊猫,到时候也把语安、语宁带上,让她们见见真的大熊猫。”
正说着,江逸晨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屏幕里的他穿着军装,肩膀挺得笔直,脸上带着晒出来的健康肤色:“爸,妈,陈叔,我下周回去,想吃您做的红烧肉。还有,志鹏,舅舅给你带了部队的小模型;语安、语宁,舅舅给你们带了小玩偶,喜不喜欢?”
陈志鹏赶紧凑到屏幕前,使劲点头:“喜欢!舅舅,我还想让你教我叠被子,像你叠的豆腐块一样。”陈语安和陈语宁也睁着圆眼睛盯着屏幕,陈语宁还伸出小手想摸,嘴里喊着“舅舅…玩偶”。江逸晨笑着说:“好啊,等舅舅回去,就教志鹏叠豆腐块,把玩偶给语安、语宁。”
江哲笑着说:“没问题,你妈早就把红烧肉的料备好了。对了,在部队注意安全,别总熬夜看文件。”
“知道了爸,”江逸晨的声音软了些,“我跟战友们说,我爸妈一个是教书的,一个是开教育机构的,陈叔还是退伍老兵,家里还有志鹏、语安、语宁三个小家伙,他们都羡慕我家里热闹。”
挂了电话,江念熙去厨房帮林晚星做饭,江哲和陈斌则陪着三个孩子玩。江哲给陈志鹏讲绘本里的故事,陈斌则抱着陈语安和陈语宁,教她们认客厅里的绿植,一会儿指着绿萝说“这是绿萝,绿绿的”,一会儿拿着多肉让她们摸“这是多肉,软软的”,客厅里满是饭菜的香气和孩子的笑声。
晚饭做好后,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餐桌旁。红烧肉的香气、糖醋排骨的酸甜味、番茄金针菇肥牛卷的浓郁香味,交织在一起。江念熙跟林晚星聊班里的孩子,江哲则跟陈斌讨论下周带志鹏、语安、语宁去动物园的路线,江念初时不时插一句机构的事,陈志鹏则在一旁给陈语安喂米饭,小嘴巴不停说着幼儿园的趣事,陈语宁则拿着小勺子,自己试着吃饭,虽然弄得满脸都是,却笑得特别开心。
饭后,江念初准备回家:“爸,妈,我明天早上要去机构开早会,志鹏就麻烦你们多照看着点,语安、语宁晚上要是醒了,也别太累了,给我打电话就行。”林晚星摆摆手:“放心吧,你快去忙,孩子们跟我们惯了,语安、语宁晚上乖得很,你不用操心。”
等江念初走后,江哲、林晚星和陈斌坐在客厅里,看着陈语安和陈语宁在爬行垫上玩积木。陈斌笑着说:“现在不用去社区上班,天天跟你们一起带志鹏、语安、语宁,感觉日子过得特别踏实。想当年在部队的时候,哪能想到现在能这么清闲,还能天天陪着孩子们,听语安、语宁喊爷爷,比什么都强。”
江哲点点头:“是啊,咱们这辈子,忙忙碌碌几十年,现在终于能歇下来,陪着孩子们长大,就是最大的幸福。你看志鹏多懂事,语安、语宁也越来越可爱,咱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林晚星靠在江哲的肩膀上,看着眼前的一切,笑着说:“是啊,咱们这辈子,没什么大富大贵,但看着学生有出息,孩子们过得好,孙辈们健康成长,就比什么都强。”
第二天上午,苏敏早早地就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绘本、小发夹、饺子皮和馅料。她一进门,就被陈志鹏扑了个满怀:“奶奶,你终于来了,我好想你啊!”苏敏笑着抱起他,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奶奶也想你啊,给你带了你最喜欢的绘本,还给语安、语宁带了小发夹,粉粉的,可好看了。”
说着,苏敏从袋子里拿出两个粉色的小发夹,走到陈语安和陈语宁面前,小心翼翼地给她们别在头发上:“咱们语安、语宁真漂亮,像小公主一样。”陈语安和陈语宁对着镜子看了看,咧着嘴笑了起来,陈语宁还伸出小手摸了摸发夹,嘴里喊着“奶奶…好看”。
陈斌赶紧接过苏敏手里的袋子,笑着说:“辛苦你了,还特意带这么多东西过来。今天我一定好好包饺子,争取让语安、语宁笑话爷爷,一定吃上爷爷包的、不露馅的饺子。”苏敏点点头:“行,我教你,保证你今天就能学会包不露馅的饺子,到时候让语安、语宁给你打分。”
林晚星和苏敏在厨房准备饺子馅,江哲则陪着陈志鹏看绘本,陈斌则在一旁帮忙擀饺子皮。陈志鹏坐在江哲的腿上,指着绘本里的小动物说:“外公,你看这只熊猫,下周舅舅要带我去动物园看真的熊猫,还要带语安、语宁一起去,到时候我要跟熊猫拍照,还要给语安、语宁拍。”江哲笑着说:“好啊,到时候外公给你们买熊猫玩偶,让你们跟熊猫一起拍照。”
不一会儿,饺子馅和饺子皮都准备好了。苏敏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舀了一勺馅料,然后熟练地捏出褶皱:“你看,这样捏,饺子就不会露馅了,边边要捏紧。”陈斌学着苏敏的样子,拿起一张饺子皮,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馅料,慢慢捏着褶皱。虽然刚开始包的饺子还是有些歪歪扭扭,但比之前好多了。
林晚星笑着说:“不错不错,有进步,再包几个就能赶上苏敏了,到时候语安、语宁肯定会夸爷爷包得好。”陈斌不好意思地笑了:“还是老婆教得好,不然我这辈子都包不好饺子,更别说让语安、语宁夸了。”
中午,大家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陈志鹏咬了一口陈斌包的饺子,笑着说:“爷爷,你包的饺子真好吃,比上次的好吃多了!语安、语宁,你们快尝尝,爷爷包的饺子可好吃了!”陈语安和陈语宁也拿着小勺子,吃着饺子,点了点头,陈语安还伸出小手给陈斌比了个“赞”,惹得大家都笑了。
下午,苏敏要回学校备课,临走前,她摸了摸陈语安和陈语宁的头:“奶奶下周再来看你们,给你们带新的玩具。”陈语安和陈语宁伸出小手,拉着苏敏的衣角,舍不得让她走。苏敏笑着说:“乖,奶奶要去给哥哥姐姐上课,下周再陪你们玩,给你们讲故事。”
送走苏敏后,江哲、林晚星和陈斌带着三个孩子在小区里散步。陈志鹏骑着小自行车,在前面跑,时不时回头喊“语安、语宁,快来看,这里有小蝴蝶”;江哲和陈斌跟在后面,时不时提醒他慢点;林晚星则推着婴儿车,里面坐着陈语安和陈语宁,看着他们的身影,脸上满是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秋天。龙华小学的桂花盛开了,江念熙每天都能闻到桂花的香气,她在班里组织了“桂花节”活动,让孩子们画桂花、写桂花,还带他们去校园里摘桂花,做桂花糕。周末的时候,她还特意带了些桂花糕回家,给江哲、林晚星和陈斌尝尝,陈志鹏、陈语安和陈语宁也吃得满嘴香甜。
江哲的教育机构也迎来了新的招生季,江念初把机构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推出了“公益课堂”,免费给贫困家庭的孩子补课。江哲经常去机构看看,每次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样子,他都特别欣慰。
陈斌偶尔会去社区处理一些重要的事,但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陪着三个孩子。他教陈志鹏叠被子、唱军歌,带陈语安和陈语宁认识小区里的花草,告诉她们“这是桂花,香香的”“这是菊花,黄黄的”,成了孩子们最依赖的“陈爷爷”。
冬天来临的时候,小区里下起了雪。江哲、林晚星和陈斌带着三个孩子在小区里堆雪人、打雪仗。陈志鹏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雪地里跑来跑去,还帮着堆雪人的头;陈语安和陈语宁则坐在婴儿车里,伸出小手抓雪花,笑得特别开心;江哲和陈斌则在一旁打雪仗,偶尔也会捏个小雪球,轻轻放在陈语安和陈语宁的手里,看着她们好奇地把玩。林晚星则拿着手机拍照,记录下这温馨的瞬间。
晚上,大家一起在江哲家吃火锅。火锅里的热气腾腾,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火锅,聊着天。江念初说:“爸,妈,今年春节,咱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去上海看陈怡姐吧,她上次还说想看看志鹏、语安和语宁呢。”
江哲和林晚星笑着说:“好啊,咱们一起去上海,热热闹闹地过个年。”陈斌也点点头:“行,到时候我也跟你们一起去,看看陈怡的两个孩子,让志鹏、语安和语宁跟他们好好玩玩,也让陈怡看看,咱们的三个小家伙都长这么大了。”
春节很快就到了,江哲一家、陈斌和苏敏一起去了上海。陈怡的家里挤满了人,陈怡的老大已经四岁了,会给大家分水果,还会带着陈志鹏一起玩玩具;老二也会走路了,嘴里不停地喊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陈语安和陈语宁则被陈怡抱在怀里,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时不时跟陈怡的老二玩一会儿,小脸上满是笑容。
吃年夜饭的时候,江哲举起酒杯:“来,咱们大家干杯!祝孩子们工作顺利,祝老朋友们身体健康,祝志鹏、语安、语宁还有陈怡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祝咱们一家人永远幸福!”
大家都举起酒杯,碰在一起,笑声在屋子里回荡。江哲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感慨。他教了三十年书,开了三十年教育机构,林晚星教了三十六年书,苏敏教了三十年书,陈斌在部队和社区奉献了一辈子,他们这代人,用自己的努力和坚守,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而孩子们也长大了,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这份爱和责任,让这个家充满了温暖和欢声笑语。
饭后,大家一起坐在客厅里看春晚,陈志鹏和陈怡的老大则在一旁玩烟花,陈语安和陈语宁则坐在江哲和陈斌的怀里,看着烟花绽放,小眼睛里满是惊喜。江哲握着林晚星的手,陈斌和苏敏坐在他们旁边,看着窗外的烟花,心里满是幸福。他们知道,这就是最平凡的幸福,有家人的陪伴,有朋友的相守,有孙辈们的欢声笑语,这样的生活,简单而温暖,却足以让人回味一生。
日子还在继续,江哲、林晚星和陈斌依旧每天一起带孩子,看着陈志鹏从幼儿园大班升到小学,看着陈语安和陈语宁学会走路、说话,慢慢长成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他们会去学校看江念熙和她的学生,会去教育机构帮江念初打理事务,会在周末的时候带孩子们去公园、动物园、图书馆,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最温馨的模样,让栀子花香般的温暖,萦绕在这个三代之家的每一个角落。
我可以帮你把故事里“陈语安、陈语宁”的成长细节再丰富些,比如添加她们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第一次自己吃饭的场景,让人物更鲜活,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