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展后的第二天清晨,深圳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轻柔地洒在客厅地板上。林晚星是被厨房里传来的动静吵醒的,她揉着眼睛走出卧室,就见王秀兰系着围裙,正站在灶台前熬粥,林建国则在一旁帮忙择菜,案板上摆着洗好的青菜和从老家带来的腊肉。
“妈,您怎么起这么早?”林晚星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了抱王秀兰。
“习惯啦,在家的时候天不亮就起来干活,睡不着。”王秀兰笑着回头,往她手里塞了个温热的红薯干,“你爸说今天要给你做你小时候爱吃的腊肉炒笋,我特意把笋提前泡上了,去去涩味。”
林建国放下手里的青菜,擦了擦手:“昨天看你们整理捐赠物资到那么晚,今天肯定累,我跟你妈想着多做点早饭,让大家都吃点热乎的。对了,那些捐来的辅导资料,什么时候给孩子们寄过去?”
“我跟团队约了今天上午整理,下午就联系快递发货。”林晚星咬了口红薯干,甜香的味道瞬间勾起了童年回忆,“爸,您还记得小时候我总跟您去山上挖笋吗?那时候您总说,笋要埋在土里好好长,才能长成有用的竹子,现在想想,跟这些孩子多像啊。”
林建国愣了愣,随即笑了:“可不是嘛,咱们能做的,就是给她们松松土、施点肥,剩下的就得靠她们自己使劲长。对了,昨天那个回学校读书的姑娘,叫啥来着?她说想考深圳的大学,以后要是真来了,咱们可得多帮帮她。”
“叫陈雨,我已经把联系方式留给她了,还跟她高中的老师打了招呼,让老师多关注她的学习。”林晚星说着,拿出手机翻出陈雨的照片,“您看,这姑娘现在精气神多足,跟去年在电子厂视频的时候完全不一样,那时候她眼里都没光。”
王秀兰凑过来看了一眼,心疼地说:“多好的姑娘,要是早遇到你们这样的人,也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以后咱们得多跟这些孩子联系,不光给她们寄东西,还得常跟她们聊聊,知道她们心里想啥,别让她们再犯糊涂。”
正说着,门铃响了,是李姐和小陈来了。两人一进门就闻到了饭菜香,李姐笑着说:“阿姨、叔叔,你们也太客气了,还特意给我们做早饭。”
“快坐快坐,粥马上就好。”王秀兰热情地招呼她们,又去厨房拿碗筷。
林建国则拉着李姐问起了后续的帮扶计划,李姐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认真地说:“叔叔,我们打算把这次收到的捐款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一部分用来更新‘星光讲堂’的设备,还有一部分作为应急基金,万一孩子们家里有困难,能及时帮上忙。另外,跟咱们签了长期合作协议的企业,下周会来跟我们对接,商量后续的助学活动,到时候可能还得麻烦晚星跟他们具体谈。”
“应该的,应该的。”林建国点点头,“你们做的这些事都是积德的好事,有需要我们老两口帮忙的,尽管开口,比如给孩子们织毛衣、整理物资,这些活我们都能干。”
吃过早饭,大家一起动手整理捐赠物资。林建国负责把书籍和文具按年级分类,王秀兰则仔细检查每一件衣物,把有破损的地方缝补好,李姐和小陈清点捐款明细,林晚星则在一旁联系快递,沟通发货事宜。
“叔叔,您这分类分得真细致,比我们上次整理得还清楚。”小陈看着林建国把小学、初中、高中的辅导资料分别堆放在不同的箱子里,还在每个箱子上贴了标签,忍不住夸赞道。
林建国笑了笑:“以前在村里当会计,就爱跟这些东西打交道,分类这点小事不算啥。对了,这些书里有没有适合小学生看的课外书?我记得老家村里的孩子,除了课本就没别的书看了,要是有的话,能不能多寄点过去?”
“有呢,昨天有个书店老板捐了一大批儿童绘本和课外读物,我特意留了一部分,打算寄给村里的小学。”林晚星说着,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个大箱子,“您看,那个箱子里全是,等会儿跟孩子们的物资一起寄走。”
王秀兰手里拿着一件缝补好的外套,抬头说:“这些衣服都是新的,就是有的码数不太对,我都改了改,现在穿肯定合身。对了,晚星,我跟你爸这次来,还带了点钱,虽然不多,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拿去给孩子们买东西。”
林晚星赶紧摆手:“妈,不用,您跟我爸的钱自己留着花,孩子们的事有我们呢。再说,这次收到的捐款已经够了,您就别操心了。”
“你这孩子,跟妈还客气啥。”王秀兰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一沓现金,“这是我跟你爸攒的养老钱,虽然不多,但能帮一个是一个。你要是不收,我就自己去邮局寄给孩子们。”
林建国也在一旁帮腔:“晚星,你就收下吧,这是你妈的心意。咱们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做的事有意义,能帮到别人,比啥都强。”
林晚星看着父母坚定的眼神,眼眶一热,接过了布包:“谢谢爸,谢谢妈,我一定会把钱用在孩子们身上,让她们知道还有很多人在关心她们。”
下午,快递车准时来到楼下,大家一起把打包好的物资搬上车。看着满载着爱心的快递车缓缓驶离,王秀兰忍不住擦了擦眼睛:“希望这些东西能早点到孩子们手里,让她们冬天能穿暖,读书有书看。”
林建国拍了拍她的肩膀:“会的,咱们以后常来深圳,跟晚星一起做这些事,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有出息,比啥都好。”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星带着父母去了深圳的几个景点游玩。在深圳湾公园,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王秀兰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还跟老家的亲戚视频,分享眼前的美景。林建国则拉着林晚星的手,沿着海岸线慢慢走,跟她聊起了小时候的事。
“还记得你小时候总吵着要去看海,那时候家里穷,没条件带你来,现在好了,你在深圳安了家,我们也能跟着你来看看。”林建国感慨地说,“晚星,你能在深圳站稳脚跟,还做着这么有意义的事,爸为你骄傲。以前总担心你一个人在外头受委屈,现在看到你有江哲照顾,有团队帮忙,还有这么多人支持你,爸就放心了。”
林晚星靠在父亲的肩膀上,轻声说:“爸,其实我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刚开始做助学计划的时候,没人支持,资金也不够,有时候跑了好几家企业,都没人愿意捐款,那时候真的觉得特别难。但每次看到孩子们的信,看到她们在‘星光讲堂’里开心的样子,就觉得再难也得坚持下去。”
“傻孩子,哪有一帆风顺的事。”林建国摸了摸她的头,“你奶奶常说,只要心里有光,就不怕路远。你现在做的事,就是在给孩子们心里播撒光,只要坚持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好。”
在深圳待了一周后,林建国和王秀兰准备回老家了。临走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王秀兰给念念夹了一块排骨,又跟林晚星说:“晚星,我跟你爸商量好了,以后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来深圳,春天来帮你们筹备助学活动,秋天来帮你们办成果展。家里的地我跟你爸已经租给邻居种了,也没啥牵挂,以后就多来陪陪你们,帮你们做点事。”
林晚星看着父母鬓角的白发,心里满是感动:“妈,您跟我爸年纪大了,别这么辛苦,要是想我们了,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也会常回老家看你们的。”
江哲也在一旁说:“爸,妈,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晚星和念念的。等下次你们来,我带你们去爬梧桐山,去吃深圳的特色小吃,好好陪你们玩玩。”
念念抱着王秀兰的脖子,撒娇说:“奶奶,您下次来的时候,还要给我织毛衣,还要给我讲村里的故事。”
王秀兰笑着答应:“好,奶奶下次给你织件蓝色的毛衣,上面绣只小蝴蝶。还跟你讲村里的小鸡怎么长大,讲你爷爷挖笋的故事。”
第二天早上,林晚星和江哲带着念念去高铁站送父母。进站前,王秀兰拉着林晚星的手,反复叮嘱:“跟孩子们联系的时候,记得让她们多穿点衣服,冬天快到了,别冻着。还有,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别总熬夜,按时吃饭。”
林建国则拍了拍江哲的肩膀:“小哲,晚星有时候性子急,你多让着她点。工作再忙,也要记得陪念念,孩子的成长不能少了父母的陪伴。”
“爸,您放心,我知道。”江哲点点头,“您跟妈路上注意安全,到了老家给我们报个平安。”
火车开动的时候,王秀兰和林建国隔着窗户朝他们挥手,念念也在一旁使劲挥手,大声喊着“爷爷、奶奶,再见”。直到火车消失在视线里,林晚星才带着念念和江哲离开高铁站。
回到家,念念抱着王秀兰织的毛衣,坐在沙发上发呆。林晚星走过去,摸了摸她的头:“念念,想爷爷奶奶了?”
念念点点头,小声说:“妈妈,爷爷奶奶什么时候再来看我呀?我还想跟爷爷一起玩积木,跟奶奶一起讲故事。”
“等明年春天,爷爷奶奶就来了。”林晚星抱着念念,“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公园放风筝,一起去给乡村的小朋友寄礼物,好不好?”
念念立刻开心起来:“好呀好呀!妈妈,我还要把我的玩具捐给乡村的小朋友,让她们也能玩到好玩的玩具。”
林晚星笑着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公益之路坚持走下去,不仅要帮助更多乡村女生实现梦想,还要让念念从小就懂得关爱他人,让这份善意一代代传递下去。
一周后,林晚星收到了云南周小燕的来信。信里说,她收到了捐赠的辅导资料和衣物,还看到了参观者写给她的鼓励留言,特别开心。她还在信里说,这次期中考试,她的英语成绩考了全班第五,比上次进步了十多名,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高中,将来也做一名公益志愿者,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乡村女生。
林晚星把信读给团队的人听,大家都特别开心。李姐笑着说:“你看,咱们的努力没白费,孩子们都在进步。下周跟企业对接的时候,我一定要把这些好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捐款没有白花,也让他们更有信心继续支持咱们的助学计划。”
小陈也兴奋地说:“是啊是啊,我昨天还收到了甘肃赵晓燕的视频,她跟我说,她现在每天都坚持看医学方面的书籍,还参加了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以后一定要考上医学院,实现自己的梦想。”
林晚星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成就感。她拿出手机,翻出“星光墙”的照片,轻声说:“咱们一定要好好努力,让更多乡村女生的名字出现在这面墙上,让她们的梦想都能被照亮。”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晚星和团队忙着跟企业对接,开展新的助学活动。他们在云南、甘肃、青川等地的乡村学校建立了“星光书屋”,给孩子们送去了书籍和文具;还邀请了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走进“星光讲堂”,给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她们勇敢追梦。
江哲也利用自己的资源,联系了更多的培训机构和企业,为乡村女生提供免费的辅导课程和实习机会。念念也经常跟着林晚星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给乡村的小朋友寄自己的玩具和书籍,还在“星光讲堂”里给孩子们讲故事。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又有56名乡村女生考上了高中,12名女生顺利进入大学;“星光女孩”公益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也从原来的30多人发展到了100多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助学队伍中来,为乡村女生的梦想助力。
这一年的秋天,“星光女孩”公益成果展如期举行。跟去年相比,今年的成果展规模更大,展品更多,不仅有孩子们的画作和作文,还有她们获得的奖状和证书,以及志愿者们记录的帮扶故事。
开展当天,林建国和王秀兰早早地就从老家赶来,还带来了村里的几个乡亲。王秀兰拉着乡亲们的手,兴奋地给他们介绍孩子们的作品:“你们看,这个叫周小燕的姑娘,去年还只是个普通的初中生,今年就考上了县重点高中,这都是晚星她们的功劳。还有这个叫赵晓燕的,马上就要去医学院读书了,以后就能给咱们村里的人看病了。”
乡亲们看着展品,听着王秀兰的介绍,都忍不住夸赞:“晚星这孩子真有出息,做的都是大好事。以后咱们村里要是有女生想读书,咱们也得支持,让她们跟这些孩子一样,有出息。”
林建国则在一旁跟参观者分享自己的感受:“我以前总觉得女生读书没用,现在才知道,女生要是有文化了,能做的事比男生还多。我女儿做的这些事,不仅帮了这些孩子,也改变了我的想法。以后我跟我老伴会一直支持她们,让更多乡村女生能有机会读书,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星光故事区”,播放着新的采访视频。视频里,陈雨穿着高中校服,自信地说:“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我的目标是深圳大学。以后我想报考公益管理专业,毕业后跟林老师一起做公益,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乡村女生。我知道这条路可能会很难,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我相信,只要不放弃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林晚星看着视频里的陈雨,又看了看身边的父母、江哲和念念,还有团队的成员和前来参观的人们,心里满是幸福和坚定。她知道,“星光女孩”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会有更多的乡村女生因为这份善意,走进教室,追逐梦想;会有更多的人因为这些孩子的故事,加入公益的队伍,传递温暖。
正如“星光墙”上新增的一句话所说:“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每一份坚持,都终将有回报;每一个梦想,都终将被照亮。”林晚星相信,只要大家并肩同行,用爱与坚持为乡村女生铺路,就一定能让更多“星光女孩”走出大山,走向更远、更光明的未来,让她们的梦想,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芒。而她,也会带着这份初心,在公益之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更多的星光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每一个乡村女生的追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