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僵在原地,小小的身体瑟瑟发抖主要是气的。
他感觉自己的智商和尊严都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而身后雅间虚掩的门缝里。
那一声清晰的轻笑,更是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噗嗤…”柳姬那慵懒又带着点愉悦的笑声,轻轻搔刮着王言的耳膜,也彻底击溃了他最后一丝逃跑的勇气。
“看来…小郎君这官,报得不太顺利?”柳姬的声音悠悠传来,她甚至没有走出来,只是倚在门边。
“还要继续报官吗?”话语飘飘荡荡,带着无形的压力。
“不…不报了。”王言感觉前所未有的丢脸,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力气,颓然地跪坐在地毯上,小脑袋耷拉着。
“嗯。”柳姬似乎很满意他的回答,声音里的笑意更深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她优雅地迈出雅间,走到王言身边,自然地伸出手,牵住了他那因为紧张和窘迫而微微发凉的小手。“地上凉,起来吧。”
王言像个提线木偶般,被柳姬拉了起来,垂头丧气地站在她身边,完全没了刚才“报复性享受”时的嚣张气焰。
柳姬瞥了一眼旁边还保持着捕快造型,一脸“我演得可好求表扬”的侍女,淡淡吩咐道:“心思机敏,反应尚可,我记住你了。现在,将我的房间收拾干净,再送些上好的点心和清茶来。”
“是!贵客!”侍女如蒙大赦,立刻收起扫帚,麻利地开始收拾。
柳姬牵着蔫头耷脑的王言,重新回到雅间。
青鸾已经恢复了那副冷肃的表情。
精致的点心和清茶很快送来。
王言像个受气包一样,小口小口地吃着点心,味同嚼蜡。柳姬则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目光偶尔落在王言身上,带着一丝玩味。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不同于市井喧嚣的,更为庄重宏大的乐声,伴随着整齐的仪仗行进声和人群压抑着兴奋的低语。
“外面何事?”柳姬随口问道,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侍立在一旁的侍女立刻躬身,声音带着敬畏:“回贵客,是‘凤书堂’举办的‘才德大比’开始了!满载往届参选才俊墨宝的花车正从朱雀大街巡行呢!”
“听闻此次参与大比的几位公子皆是名门之后,才德兼备,尤其那位李家的青书公子,更是有‘如玉君子’之誉!今夜凤书堂在珍馐阁举办大比,汇聚了京中大半显贵,实乃祭天大典前之盛事!”
“才德大比?李青书公子?”柳姬放下茶盏,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落向远方。
“这个李公子…你似乎很熟悉?详细说说。” 她在宫中早已听腻了朝臣们对这位李公子的推崇,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能让帝王都记住他的名字,其背后李家的野心和造势能力,可见一斑。
侍女连忙道:“回贵客,奴婢只是认得他。上次凤书堂也是在咱们珍馐阁包场举办文会,奴婢有幸进去服侍,正巧看到李公子上台展示书法。那字…真是铁画银钩,气势不凡!听说是临摹的前朝书圣的《定风波帖》,连几位大儒都赞不绝口呢!”
她努力回忆着,脸上带着崇拜,“李公子是一年多前才来京城的,听说是…家乡遭了灾,好像是瘟疫还是什么的…具体奴婢也不甚清楚。”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毕竟一个侍女,所知有限。
瘟疫?
这个词瞬间触动了柳姬敏感的神经。
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恍惚。
若是当初…我没有…
罢了…
她微微摇头,将纷乱的思绪斩断。
惊澜…就快回来述职了…等见到她…
想到那个即将归来的身影,柳姬心中泛起一丝暖意和期待。
这次…定要好好准备一份礼物…要让她知道我的心意…
作为柳氏王朝的帝王,看似至高无上,实则处处掣肘。
选妃、立后…这些关乎国本的大事,早已沦为世家门阀角力的棋盘。
她厌恶那些被家族推出来、如同精致玩偶般的男人,却无力反抗这盘根错节的势力。
立后已是板上钉钉,但在祭天大典之后,那所谓的“皇后”,注定只能在她冰冷的宫殿里,守着虚名,孤独终老。
那些世家们岂会不知她的厌恶?她们不在乎,她们只需要一个象征,一个能巩固家族地位的象征。
而这“才德大比”,柳姬看的出来,不过是几大家族为自家子弟争夺这“符号”之位,互相倾轧,踩着对方名声上位的华丽舞台罢了。
这个李青书,便是李家精心打磨、投入这场角逐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