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石岩门也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了,孟关收拾好了行囊,连夜离开了石岩门,他现在所要去的正是那神木国的国都,神木城。
神木城距离石岩门足足有几万里,以孟关现在御剑飞行的速度,完全不休息赶过去也要几天时间,更何况他还需要恢复法力,这个时间就会更久。
整个石岩门能让他在乎的人,也就金剑秋了,虽然他只是个凡人,但是对于孟关来说,有这样一个朋友也就没那么孤单了。
自己临走时给他留下的那些金银,绝对足够他一辈子荣华富贵,保命的东西也留给他了不少,他觉得自己看人应该还是比较准的,自己的家人他应该也能照顾好。
家里那边他也偷偷回去过,看到家人都还安好,也不知道抱着什么心态,孟关只是在暗中观察了一番便离开了,不过他知道的是,自己总归要走上另外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各种因果还是了结好。
神木城是整个神木国八府十六道里,中州道最大的一座城,也是整个神木国最富庶的一座城。
城中有一条运河横贯整座城市,是神木国第三代国君下令建造的,正因为有了这条运河,整个神木国各地的物资运抵都城方便了不止一点,全国各地的商贩汇集于此,让整座城市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无比喧闹,这也让整个神木城内颇有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城门口附近,一群穿着得体的人分坐在城门两边,紧紧盯着进入城门的人,这群人叫引路蜂,就是给那些刚刚来到城里的修士引路为生。
一旦看到像是新来的,排在最前面的人就会满脸堆笑的迎上那人,运气好的话一天能赚上几两银子就足够一家老小一个月的花销了,以前某位引路蜂可是遇到过一个极为大方的男子,单单打赏就有数百两银子。
一辆马车在人来人往的城门口停住,赶车的车夫将车棚上的帘子一挑,从马车上跳下两人,一个是一名看起来大概十五六岁,身着黑色长衫,长相一般的青年。
而另一名则是一名手中拿着扇子的白袍青年,这名青年看起来就帅气多了,但是整张脸看起来有些木讷,只是轻轻摇着扇子与那黑衫青年走在一起。
那黑衫青年自然便是孟关,在赶了数天路后,孟关也有些吃不消了,最后看到距离神木城也不是很远后,干脆雇了一辆马车用来赶路。
自己则是在马车上打坐,在小塔里练习起抓灵药来,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练习,孟关现在抓取药材已经基本上不会出现失误,想要多少年份的,都能轻轻松松的抓个八九不离十。
而那名白袍青年自然就是那傀儡所幻化,只要不用来战斗,它体内的极品灵石足够它数十年的活动,孟关在马车上练习抓药材,生怕被人打扰,所以干脆将他放出来,自己也能安心不少。
“入城费一两银子!”
正在孟关打算进入城门时,守在门口的士兵大声说道。
孟关也懒得跟一群凡人废话,从身上掏出一两碎银放在城门官面前的盒子里,随后便带着傀儡走进城门洞。
一进城门,孟关就开始东张西望,从他看啥都好奇的神色来看,明显是第一次来到这神木城,孟关虽然在修仙界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如此雄伟的城市他可是第一次见到,将近十丈高的城墙矗立在那里本来就有一种天然的压迫感。
当看到那条数十丈宽的运河,以及运河上来往的大船,孟关则更为惊讶起来,毕竟他以前所在的地方,除了一些小小的溪流之外,到处都是荒山野岭,有些地方甚至就是个石头山,连棵树都没有。
他们村子也是只有两口井,一口是王大户给自己家专用的,其他人吃水全靠王大户在村中心位置打的那口井。
孟关现在甚至有种想包一艘船沿河游览一番,毕竟如此宽阔的运河他以前可是从来也未曾见过。
“不愧是都城啊,你可是引路蜂?”
孟关看着城内的繁华景象,不由得暗叹一声,随即便对那满脸堆笑的男子问道。
而走过来的那名男子听到孟关的话,忙不迭的点头哈腰称是,毕竟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对客人客气一些可是必须要做到的。
在下车前,赶车的车把式就告诉过孟关一些神木城的事情,这引路蜂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虽然不怎么富有,但是一个个打扮干净,口才极好,对城内也熟悉至极,一两银子便可雇佣两天,深受一些从外地来的有钱商贾欢迎。
而孟关初到此地,也正好需要一个向导,不然如此大的城市,让他一个人去寻找,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
“好,你先去雇一辆马车,带我去寻一家好一些的客栈,然后我在问你其他的,做好的话赏钱少不了。”孟关说着,随手掏出一块银子丢给那人。
那人手忙脚乱的接过银子,当他看清手里拿着的居然是一枚二两左右的碎银时,顿时笑的连眼睛都看不见了。
“小人李泉,给公子带路!”
说罢,立刻从旁边的马车行叫了一辆马车,带着孟关向城内走去。
神木城能不能飞行孟关不知道,但是他刚来此处,自然是能低调就低调一些,凡人这里用银子就行,也幸亏他在其他修士储物袋内获得了不少,不然他身上只有灵石,哪里来的金银之物。
李泉这时已经兴奋起来,虽然看孟关打扮朴素,但是一出手就是二两银子,这明显是某地的大户,来这都城里涨涨见识,这种人出手一般都很大方,要是把他伺候好了,自己怕是能把全家一年的花销都赚回来。
神木城内的繁华程度大大超出了孟关的想象,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孟关不由得不断打量着周围各式各样豪华的店铺。
马车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最终停在了一处繁华的街道上,一栋占地颇大的五层建筑矗立在一边,在小楼的大门上,挂有一块写着岳阳楼的匾牌,在匾牌下面则有数名衣着精干的小厮笑容满面的在招呼着来往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