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 “跨境产业链协同” 推送阿根廷预警时,刘木龙正看着沙巴棕榈油工坊的环保数据报表 —— 屏幕上跳动的 “零排放” 标识还没褪去,新的红色预警框就弹了出来:【检测到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豆产区机械化收割率不足 30%,1500 公顷大豆面临雨季霉变风险,收购商压价至成本线以下,400 户豆农面临 “丰收不增收” 困境,建议对接智能农机与全球粮食贸易渠道】。
飞机降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时,潘帕斯草原正刮着干燥的西风。豆农胡安的皮卡车在尘土里颠簸,车斗里装着半袋已经发潮的大豆,他指着远处的田野:“手工收割一天只能收 2 公顷,雨季下周就来,还有 80 公顷没割,收购商说‘潮豆没人要’,一斤只给 0.8 比索,我连明年的种子钱都凑不齐。”
刘木龙跟着胡安走进大豆田,金黄的豆荚压弯了枝头,却只有零星几个雇工弯腰采摘,豆荚落在地上没人捡。“胡安,智能农机能帮你。” 他回头对思远说,“把‘潘帕斯定制款智能收割机’调出来,适配草原的大面积作业。”
思远立刻打开设备仓 —— 这是针对潘帕斯平原升级的大型智能收割机,自带卫星定位和大豆成熟度传感器,一天能收割 50 公顷,还能自动分离杂质,潮豆率控制在 8% 以下。“胡安叔,你看,这机器能提前预判大豆成熟度,只收完全成熟的豆荚,还能避开低洼潮湿地块。” 思远操控平板演示,收割机的机械臂灵活地掠过豆株,豆荚精准落入仓内,“比手工快 25 倍,还能减少 30% 的损耗。”
老周则带着农民工兄弟,在田边搭建 “临时烘干棚”,从中国调运的热风烘干设备连夜组装:“雨季前收的潮豆先烘干,再用筛选机分等级,好豆卖去榨油,次豆做豆粕,一点不浪费。” 慕沛灵联系阿根廷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在村里开设 “智能农机培训课”,用思琪画的漫画手册教农户操作:“以后大家不用再靠手割脚踩,机器收割又快又好,还能多赚不少。”
冲突比预想中来得快 —— 当地农机租赁商迭戈带着人堵在收割机前,手里攥着生锈的租赁合同:“潘帕斯的农机只能租我的,你们这些外来设备坏了没人修,要是耽误了收割,谁来负责?” 刘木龙早用系统 “人脉掌控” 摸清了迭戈的软肋:他手里积压了一批老旧农机,想升级却找不到靠谱的技术支持,更愁拓展海外市场。
“我们帮你对接中国的农机厂家,免费升级老旧设备,还能帮你把农机卖到东南亚和非洲。” 刘木龙递上合作方案,“智能收割机你可以代理租赁,利润比你现在高 40%,比守着老旧设备强。” 迭戈翻着方案里的中国农机技术参数,指尖在 “全球售后网络” 字样上反复摩挲,终于松了口气:“我信你一次,要是机器出问题,你得第一时间派人来修!”
【检测到宿主以 “技术合作” 化解农机商阻挠,系统触发 “南美粮食助农” 判定】【奖励计算中…… 帮助价值(400 户豆农收割效率提升 + 800 公顷大豆抢救 + 胡安种子钱筹集),公益守护形态能量 + 13%(当前 166%),最终奖励:现金 480 万元,“平原作物智能收割” 特级技能,阿根廷农业部授予 “潘帕斯农业创新奖”,解锁 “国际粮食贸易” 权限】
解决了收割难题,刘木龙立刻推进大豆深加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租下废弃的粮库,改造为 “惠民潘帕斯大豆工坊”—— 从中国调运的大豆榨油机、豆粕生产线陆续到位,能将新鲜大豆分为三级:一级豆榨取食用豆油,供应给之前合作的欧洲食品厂;二级豆制作豆粕,卖给中国的饲料企业;三级豆加工成大豆蛋白粉,对接沙巴棕榈油工坊的烘焙渠道。
思琪设计的包装满是潘帕斯风情 —— 油桶上画着胡安驾驶收割机的剪影,背景是无边的草原和夕阳,还印着 “智能收割?新鲜直达” 的双语标识:“这样中国的饲料厂一看就知道,这是来自潘帕斯的优质豆粕,每一斤都带着草原的新鲜。” 周雨桐的直播团队更是把镜头架在了收割机上,实时直播 “从草原到工坊” 的全过程,胡安对着镜头举着刚榨的豆油:“谢谢中国朋友,现在我们的大豆再也不怕雨季了,明年还能多种 20 公顷!”
思远的技术优化让大豆附加值再创新高 —— 他研发的 “大豆品质分级系统”,通过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蛋白含量,把高蛋白大豆卖给欧洲的植物蛋白企业,价格比普通大豆高 50%。当地青年马科斯跟着思远学设备调试,指着屏幕上的蛋白含量曲线兴奋地说:“以后我就能帮村里的人检测大豆品质,再也不会被收购商骗‘蛋白低’了!”
慕沛灵发起的 “大豆农保障计划” 在草原落地 —— 用公益基金为豆农提供雨季保险,还在村里建了 “粮食储存指导站”,教大家用智能温湿度计监控粮仓。思甜被抱在怀里,给当地孩子分发印着大豆图案的小风车,用刚学会的西班牙语说 “大豆香,丰收忙”,引得孩子们拉着她在草原上追着风车跑。胡安看着烘干棚里整齐码放的大豆,又看了眼女儿手里的风车,眼眶泛红:“以前我总怕雨季毁了收成,现在有了收割机和保险,我们豆农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检测到宿主完成阿根廷大豆 “智能收割 - 深加工 - 全球贸易” 闭环,系统触发 “南美粮食公益链” 判定】【奖励:现金 550 万元,“国际粮食深加工” 高级技能,南美粮食协会授予 “可持续种植示范单位” 称号,阿根廷大豆合作社加入联盟,系统 “助农传承库” 新增 “潘帕斯草原” 案例,跨境产业链新增 “阿根廷大豆 - 中国饲料 - 欧洲蛋白” 全球循环通道】
傍晚,刘木龙站在大豆工坊的屋顶,看着夕阳把潘帕斯草原染成金红色,远处的智能收割机在田野里连成一线,像金色海洋里的钢铁船队。周雨桐发来消息,说首批阿根廷大豆在国内售罄,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还想签订三年长期合同:“你的全球粮食链彻底闭环了!”
慕沛灵走过来,递上一包刚做的大豆蛋白饼干 —— 这是思琪和当地妇女一起烘焙的,带着淡淡的麦香:“刚接到赵雅琪的电话,她想把阿根廷大豆饼干、沙巴棕榈皂、阿萨姆红茶装进‘全球丰收礼盒’,在圣诞季推向全球,让大家尝尝来自不同大陆的丰收味道。” 刘木龙接过饼干,咬下一口,蛋白的醇厚混着草原的清甜,像极了跨越半球的温暖共鸣。
系统面板上,“跨境产业链协同” 功能正自动匹配新资源:阿根廷大豆将通过印度的红茶渠道运往南亚饲料厂,印度红茶也能通过阿根廷的粮食经销商进入南美超市,真正实现 “全球资源互流”。下方弹出新预警:【检测到乌克兰黑海沿岸葵花籽产区存在 “物流受阻” 问题,建议对接中欧班列与临时仓储渠道】。
刘木龙握着慕沛灵的手,看着远处胡安和思远调试大豆分级设备的身影,笑着说:“下一站,乌克兰黑海沿岸,咱们去帮那里的葵花籽农打通物流,让金色的葵花籽能顺利驶向全球。”
夜色中的大豆工坊还亮着灯,智能农机的低鸣混着豆农们的欢笑声,像在为潘帕斯草原的丰收伴奏。刘木龙知道,从潘帕斯的大豆到黑海的葵花籽,从沙巴的棕榈到潘帕斯的麦浪,“惠民” 的全球助农之路,始终循着 “助人增收、守护土地” 的初心 —— 每一台智能农机,每一座环保工坊,每一份跨境订单,都是在为更多人编织希望,让每一片田野都能丰收,每一个家庭都能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