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一声声“过年好”中走向了尾声,转眼就迎来了元宵。
新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除了走走亲戚,就是年初八那天村里的婚嫁最吸引人。
年初八是个好日子,适逢村那头的张婶子家嫁女儿。
张婶子早年丧夫,自己把一双儿女拉扯大,前几年儿子已经成了亲,如今又轮到了女儿出嫁。
张婶子在村里的人缘不错,很多妇人都自告奋勇地她家里搭把手,我娘也在其中。
妇人们出门,小孩子们也跟着去凑热闹,张家一时人挤人,脚都迈不开。小孩子们领了糖吃,又一窝蜂地跑到院子外面玩耍。
我毕竟活了三十多年,实在不能像个小孩一样在外面疯跑,就守在娘亲身边,帮忙打打下手,整理一下东西。
张婶子的娘家也来了人,帮忙整理嫁妆,来帮忙的妇人们帮忙洗菜煮饭,准备一会儿要吃的饭菜。
红烧肉、焖丸子,还有小炒和汆汤,张家一时被喜气和香气环绕着。
正忙碌着,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
原来是迎亲队伍到了,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新郎身着喜庆的红袍,被装扮一新,还戴了一顶红色的新郎帽,显得格外精神。
迎亲队伍中抬着各种聘礼,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此时的新娘子也被装点得很漂亮,拢起的长发上面缀着漂亮的绢花,在屋内哭得梨花带雨,张婶子也红了眼眶,一边安慰女儿,一边叮嘱她到了婆家要好好过日子。
随着新娘子的红盖头被盖上,张婶子的儿子把妹妹背出了大门,大家把准备好的嫁妆抬到了迎亲的车上,嫁妆虽不算丰厚,但都是张婶子的一片心意。
送亲的队伍出发了,村里的人都站在村口目送。
我看着那渐渐远去的队伍,听着耳边不少人感慨,这一嫁,一个姑娘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开始新的生活了。
送亲的队伍虽然走了,但张婶子的亲戚朋友们还在,他们都留下来吃饭,随后是热闹的喜宴。
我们忙到天黑才回家,晚上家里不免议论起这桩婚事。娘亲和爹爹感叹着哥哥年纪也到了,可以相看好人家的姑娘了。
可哥哥每日里都在田里或是在铁匠师傅家,闲暇的时候大多和罗成哥混在一起,根本心不在此。
爹爹便安慰娘亲,说哥哥那是缘分未到,不必太过着急。
转眼便是元宵节,陈知意年前就交代了我,说城里的元宵节很是热闹,有灯会、有庙会,还有平时见不到的诸多热闹可以看,让我到时候提前跟哥哥还有罗成哥一起进城来逛一逛。
如今终于到了元宵这一日,自然是要凑一凑热闹的。
元宵那一日正好赶上个好天气,我和哥哥还有罗成哥一大早便要出发了,去城里的路有些远,没有车坐,只能走路去。
早饭吃的是元宵,娘亲亲手做的,元宵是芝麻馅的,我昨天捣了一下午的杵子,终于凑够了元宵的馅料。
娘亲做的元宵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滚汤圆的做法,而是直接用的糯米粉和面,再将芝麻白糖的馅料包进去。这样做的元宵,外皮更加有韧劲,馅料包的多,吃起来更加香甜。
不仅有水煮元宵,还有娘亲做的油煎元宵。娘亲嘱咐到:“这几个是给你们路上饿了的时候吃的,油煎的一时三刻不会变得硬邦邦,记得拿好不要忘记了。”
吃完元宵,我们便出发了。
一路上,我兴奋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哥哥和罗成哥被我的情绪感染,脸上也都带着笑。虽然天还是很冷,但能去赶一回城里的热闹,我们都觉得很开心。
我们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城里。
哇!城里可真是热闹非凡!
大多数店铺都开业了,街道两旁张灯结彩,各种各样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有兔子灯、莲花灯、走马灯,还有好看的四角宫灯……比爹爹做的那个花灯好看太多了!
哥哥和罗成哥忙着给我介绍各种新奇玩意儿。
走着走着,前面传来阵阵喝彩声。
我们挤过去一看,原来是耍杂技的。只见那艺人在高杆上上下翻飞,做出各种惊险动作,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还有滚火圈、叠瓷碗的,甚至还看到了猴子学人类做着各种动作…..热闹极了!
罗成哥笑着说:“这手艺可真是绝了!”
逛着逛着,肚子开始咕咕叫了。我们找了个小吃摊,一人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
三碗阳春面被端上桌,雪白精细的面条泡在汤碗里,再加上两颗挺括的小白菜,看起来特别有食欲。
就着早上带的元宵,吃完面,我们继续在城里逛。
忽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顺着声音找去,原来是一个盲眼的老者在街边吹奏。那笛声婉转悠扬,如泣如诉,引得不少人驻足聆听。
我听得入了迷,哥哥见我喜欢,便掏出一文钱放在老者面前的碗里。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庙会。这里人山人海,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有卖糖画的,有卖小饰品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
我刚买了一对红头绳,又被一个卖糖画的摊位吸引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栩栩如生的糖画。罗成哥看出了我的心思,给我买了一个兔子形状的糖画。
我小心翼翼地接过,舍不得下口。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城里的花灯都亮了起来,整条街道变成了灯的海洋。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去到陈家的店铺里面,去找陈知意会合。
陈知意定了位置,是个茶楼的二楼靠窗的位置,可以俯瞰着这美丽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陈知意说:“白日里我事多,也不的空闲陪你逛上一逛,不过这元宵节最好看的便是夜景,各色的花灯便点亮,比白天好看多了。”
“你看那个莲花灯,用的是特制的纸张染色,足足叠了六层,一点上灯,刚好看见荷花渐变的粉色,栩栩如生!”陈知意指着不同的花灯给我看,又仔细地给我讲解着这些灯的制作工艺之复杂,那些灯的造型之繁复。
我才知道这内行就是不同,介绍起各色花灯的时候头头是道,不像我,只会一味地说:“这个好看!那个也好看!”
哥哥和罗成哥也饶有兴趣的跟着陈知意的讲解看来看去,大家都觉得新奇极了。
陈知意还点了好吃的茶点和茶水,让我们边吃边看。最后是哥哥和罗成哥下午逛了一会儿,我和陈知意依旧留在了茶楼,外面人多,姑娘家的确实不太方便。
等哥哥和罗成哥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各自带了一盏漂亮的花灯,我的是兔子灯,给陈知意的是走马灯,上面还写着平安顺遂的吉祥话。
我和陈知意都很高兴!
随着夜幕降临,陈知意便安排哥哥和罗成哥去铺子里将就一夜,我和陈知意去陈家住一晚。
第二日回去的路上,我们还在热情地讨论着元宵节的盛况。一路上,我们回味着这一天的经历,带着满满的喜悦和满足,往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