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城的小院子附近来来回回转了几天,发现这里果然鱼龙混杂,来来往往的人打扮的各有不同,能够看得出行业的不同。
有些长得很是粗犷,有些一脸憨厚,更多的是行色匆匆的路人。我不敢招惹,只匆匆打听了集市的位置,买了些日用所需,边走边观察有什么可以做的小生意。
一连几天,我都天刚亮就出去,逛到半上午才回来,暗暗观察市场的缺失部分,寻找时机和方向。
文娘的肚子已经显怀,虽不明显,但有经验的人还是能看出一点来。这阵子太累了,她便在家休息。说是休息,其实也没得闲,收拾家里、洗衣做饭都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好的。
逛了几日,也算是有点收获。我与文娘商量,想做个早餐摊子,卖一点包子、油条和胡辣汤。都是些好做的吃食,只有包子需要揉面、发面麻烦一点,其他的都还好。油条可以发好面粉,在摊子上现炸,胡辣汤煮好给客人盛上一碗就可以,都不算繁琐。
我也看好了一个位置,四方街的集市上有个大叔的摊子不做了,灶台和桌椅板凳都是现成的,我们买些材料我就可以直接做。日子总要过下去,以后花钱的地方还有许多,总不能坐吃山空。
接手了大叔的摊子,我又去买了些材料,面粉、青菜、猪肉、豆腐和菌子之类的。
包子是肉末粉条馅的,新鲜的猪肉用菜刀剁成肉末,再加入泡好切碎的粉条拌匀,加葱姜水去腥,再加盐和酱油调味,最后加入葱花拌匀。包入发酵好的面团里,摆入蒸笼。这些都是在家就做好的,到时候再抬回去摊位上开蒸。
小油条的粉已经调好,只等过去之后整理一下就可以开始炸。胡辣汤的食材已经洗净泡好,装在盆子里等着过去熬煮。我买了个小推车,小推车不大,刚好够放下早餐的食材,这样去集市的路上更方便。
胡辣汤的做法简单,我用的都是便宜的食材,黄花菜、豆腐丝、粉条那些,并不拘泥于放什么,大多是能买到的食材,洗干净加进去,煮开之后调味,最后加入调好的面粉糊。
清晨天还没亮的时候,我和文娘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推着小推车去了摊位。当天有点蒙蒙亮时,胡辣汤已经在锅里咕咚咕咚地冒着泡泡,蒸笼里的包子也散发出麦粉的香气,锅里升腾起的白雾预示着新一天生活蒸蒸日上。旁边的小篮子里放着切好的葱花和小油条,油锅已经热好,我边炸着小油条边吆喝着大家来尝鲜。
文娘也没有闲着,把桌椅板凳都摆放好,擦干净,静候着客人上门。
这是我们第一天摆摊,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准备的还算充足。我观察过,这一带只有卖包子馒头的,没有卖胡辣汤的,大清早的来一碗胡辣汤,喝完人心里暖洋洋的,也算是一个特色。
第一位客人坐下的时候,点了两个包子,一碟子小油条和一碗胡辣汤。我打开蒸笼,捡了两个包子,又把小油条复炸了一遍,盛上一碗胡辣汤端了过去。
碧绿的葱花飘荡在胡辣汤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那位客人吃得香甜,喝汤的时候呲溜呲哦的声音吸引了路过的其他人坐下来品尝。一时间,生意竟还不错。
卖到半上午的时候,胡辣汤已经卖完了,包子和油条还剩下一些,我和文娘收拾了摊子,卖剩的就打算带回去做午餐。
回到院子里的时候也没遇到其他人,我们把东西收拾好,就着热水吃着温吞吞不太热的包子,吃完了就打算去休息。
今天起的太早,又忙到了现在,实在是太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