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磊看着自家老板这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心中原本的些许担忧也瞬间烟消云散。
他跟随斯语已久,深知当老板露出这种表情时,往往意味着有人要倒霉了——
当然,是以一种斯语式的、优雅而彻底的方式。
他不再多言,恭敬地退出了书房。
斯语继续着他的创作。
《封神演义》的宏大叙事在稳步推进,十二金仙陆续登场,九曲黄河阵煞气冲天,三霄娘娘手持混元金斗,削去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
情节愈发精彩,读者追更热情高涨,几乎无人再去在意那场关于古诗的无聊争议。
仿佛那真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道”。
然而,只有斯语自己知道。
那几句被质疑“无力成篇”的残句,以及古诗协会那带着轻蔑的“小道”评价,如同两颗种子,已经悄然落在了他心田的某个角落。
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个能让这些种子,生长出足以让所有质疑者瞠目结舌的、参天巨树的时机。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需要先将《封神》的天地铺陈得更开,将“洪荒”的构想酝酿得更成熟。
文化的较量,从来不在口舌之间。
而在真正的作品里。
他相信,当他下一次在古诗词领域开口时,绝不会再是几句“残句”。
那将会是,足以定鼎乾坤的、完整的篇章。
而现在,外界的喧嚣,不过是助他磨砺锋芒的磨刀石罢了。
外界关于“古诗协会质疑斯语才尽”的议论,并未因当事人的沉默而平息,反而在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推波助澜下,颇有愈演愈烈之势。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斯语,却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
《封神演义》的连载已至万仙阵破,通天教主欲重立地水火风,整个洪荒世界濒临崩溃的边缘,情节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神雕侠侣》实体书的出版工作也已提上日程,张黎导演的影视改编团队进入了紧张的选角阶段。
仿佛那场关乎他个人古诗词才华的争论,与他毫无干系。
直到这一日,大秦国家博物馆联合文物局,召开了一场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的主题是:“瀚海遗珠——丝绸之路新发现文物特展”暨《鬼吹灯》系列特展联动开幕仪式。
这不仅是一场文物界的盛事,更因《鬼吹灯》巨大的Ip影响力而备受公众瞩目。
发布会现场,媒体云集。
在介绍了新发现的丝路文物,以及宣布将与言究堂合作,举办沉浸式《鬼吹灯》特展,还原精绝古城、龙岭迷窟等经典场景后,发布会进入了尾声。
按照流程,最后是由合作方代表,言究堂文化集团的cEo顾磊致辞。
顾磊西装革履,沉稳地走上发言台。
他先是简要回顾了言究堂与文博机构合作的初衷与成果,感谢了各方的支持。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将是一场标准的、商务式的致辞时,顾磊的话锋却悄然一转。
“在此,我谨代表言究堂,也受斯语先生委托,借今天这个汇聚了历史厚重与文化想象的特殊场合,向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他的朋友们,表达一份特别的谢意。”
台下微微有些骚动,记者们的嗅觉是敏锐的,他们感觉到似乎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顾磊没有看稿,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继续道:
“斯语先生近日也听闻了一些关于他个人在古诗词创作方面的讨论。他本人对此并未在意,始终认为,作品本身,远比任何言辞都更有力量。”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然而,考虑到今日场合的特殊性——我们站在历史的回响与文明的交汇处。
斯语先生觉得,或许可以在此,与诸位分享他近日有感于丝路沧桑、文明交融,以及我大秦千年文脉之厚重,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表达他对这片土地与文明最深沉的敬意,也算是对近期关注的一个回应。”
古诗!
还是七言古诗!
台下瞬间一片寂静,所有记者都竖起了耳朵,镜头死死对准了顾磊。
连台上就座的博物馆领导和文物局官员,都露出了惊讶和期待的神情。
顾磊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沉缓而富有韵味的语调,清晰地将那首诗吟诵出来: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顾磊并未念完全篇,但选取了足以震撼全场的核心段落。
当那熟悉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再次响起时,台下已然是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原来!
原来这几句让他们魂牵梦绕、绞尽脑汁也无法续写的“残句”,竟然出自一首如此恢弘、如此完整、如此意境深远的长篇七言古诗!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随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这充满哲学思辨的诗句如潮水般涌来,所有人都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学体验和宇宙意识所笼罩。
这不再是简单的写景抒情,而是将个体生命置于浩瀚宇宙与无尽时间维度下的深沉叩问!
其格局之宏大,意境之辽远,语言之精妙,韵律之和谐,已然达到了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
顾磊的声音落下。
现场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落针可闻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不仅仅是为了这首诗的横空出世,更是为了斯语这记无声却雷霆万钧的回应!
不需要任何辩解,不需要任何声明。
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将所有的质疑、嘲讽和“才尽”的论调,碾碎成齑粉!
这不是“无力成篇”,这是不屑于在寻常时刻轻易示人!
这不是“才气已尽”,这是将才气蕴养成了吞吐日月的磅礴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