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的那几天,斯语几乎完全沉浸在了瓷器的世界里。
他走访了不同的作坊,观看了从采泥、练泥、拉坯、利坯、画青花、施釉到入窑烧制的全过程。
他与年迈的画师交流,听他们讲述不同朝代(指大秦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青花料的特点与绘画风格的流变。
他也在年轻的陶艺家工作室里,看到了他们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结合的尝试,虽然有些略显生硬,但那份探索的勇气让他欣赏。
泥土、釉料、画笔、窑火……这些元素在他脑中不断碰撞、重组。
那素白坯体上,用钴料描绘出的幽菁蓝色的图案,尤其令他着迷。
那蓝色,或浓或淡,或深或浅,在透明的釉层下,呈现出一种既清晰又朦胧,既冷静又温润的独特美感。
如同烟雨笼罩的江南,如同美人眉宇间的一抹淡愁,如同历史深处一个含蓄而优雅的梦境。
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在他心中酝酿。
不是小说,不是纯音乐。
而是一首歌。
一首能捕捉这青花神韵,将这跨越时空的美丽与哀愁诉诸旋律的歌。
在景德最后一天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窗外便飘起了细密的雨丝。
空气湿润而清凉,将老城区的青瓦白墙晕染得如同一幅水墨画。
斯语原本计划上午再去拜访一位擅长仿制“前朝”青花的高手,却接到古窑遗址那边一位相熟老把桩师傅的电话。
“小伙子,你运气好。那窑‘仿古青花’,今天开窑。这雨落得正是时候,来看看吧,带着水汽看刚出窑的瓷器,别有一番味道。”
斯语心中一动,立刻改变了行程,撑着伞再次来到了古窑区。
柴窑已经彻底冷却。
窑工们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一股混合着泥土、矿物质和烟火气的独特味道弥漫开来。
窑内的匣钵还带着余温,在蒙蒙细雨中蒸腾起丝丝缕缕的白汽。
一件件瓷器被依次取出,摆放在铺着干净棉布的长条案上。
当那只仿古青花玉壶春瓶被捧出来时,斯语的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
细雨无声地落在还带着窑温的瓶身上,发出极轻微的“滋滋”声,瞬间化作更细微的水汽氤氲开来。
就在这水汽的缭绕中,那只瓶子静静地立在那里。
瓶身素白,温润如玉。
其上用钴料绘制的缠枝莲纹,发色幽菁,深沉处如墨落宣纸,浅淡处似雨过天青。
那蓝色,在湿润的空气和瓶体本身的微光映衬下,仿佛活了过来,在洁白的胎体上静静流淌、呼吸。
雨水顺着瓶壁滑落,更添几分冰肌玉骨般的清冷与灵动。
没有炫目的光彩,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它就那样安静地存在着,却仿佛凝聚了千百年的时光,将泥土的质朴、匠人的心血、窑火的淬炼以及这清晨雨丝的温柔,全部融为了一体。
一种内敛的、含蓄的、却又无比强大的美感,扑面而来。
斯语静静地站在细雨中,伞沿的水珠连成线滴落。
他忘记了周遭窑工们忙碌的身影,忘记了渐大的雨声,眼中只有那只沐浴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花瓷瓶。
在这一刻,他深刻地理解了何为“天青色等烟雨”。
那不仅仅是一种对烧制条件的苛刻要求,更是一种极致的美,只有在最恰当的氛围烘托下,才能绽放出其全部神韵。
眼前这一幕,与他脑海中那首已然成型的《青花瓷》的旋律和意境,完美地重叠在了一起。
他感受到了一种跨越媒介的共鸣。
音乐捕捉了瓷器的魂,而瓷器,则为音乐提供了最完美的视觉注脚。
这种美的震撼,如此直接,如此纯粹。
它不需要任何言语的解释,便能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相信,只要能让更多人“看到”这种美,感受到这种震撼,那么瓷器在大秦人心中的地位,必将有所不同。
良久,雨势渐歇。
天光透过云层,微微亮了一些。
那只青花玉壶春瓶上的水汽渐渐散去,釉色显得更加清亮、温润。
斯语缓缓吐出一口气,转身离开了窑厂。
他的步伐沉稳,心中却已笃定。
《青花瓷》这首歌,必须尽快制作出来。
他要将此刻感受到的这份惊心动魄的美,通过旋律与歌词,传递给这个世界。
离开景德的前一晚,他住在当地一家由老宅改造的民宿里。
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青瓦屋檐。
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清新和隐约的瓷土气息。
斯语坐在书桌前,铺开纸笔,几乎是毫无阻滞地,将脑海中那早已熟悉的词句与旋律“复现”出来。
歌名:《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歌词伊始,便以绘制青花的“素胚”起兴,将瓷器制作的过程与对一位如青花般清雅女子的思念巧妙融合。
“笔锋浓转淡”、“牡丹一如你初妆”,意象选取精准,既有画面感,又充满东方式的含蓄与美感。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釉色渲染”对应女子嫣然一笑,“韵味被私藏”、“如含苞待放”,进一步将瓷器的工艺之美与女子的容颜气质叠加,那“一缕飘散”的美,更添求之不得的怅惘。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副歌部分,“天青色等烟雨”堪称神来之笔。
相传,古代最上品的青花瓷,其釉色需要在烟雨朦胧的天气中烧制才能形成。
这种将自然现象与极致工艺、以及执着等待的情感完美结合的意象,充满了宿命般的浪漫与诗意。
“隔江千万里”、“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此处“汉隶”理解为大秦某个流行隶书的历史时期,体现古意),时空感顿时拉开,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缱绻交织。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比喻新奇而富有画面感。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最终将人物形象与青花瓷完全合一,那穿越时光依旧动人的美丽,那定格在瓷器上的浅浅笑意,成为永恒。
整首歌词,句句写瓷,又句句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