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启明星回来,又开始过起了平淡却又幸福的日常。
长乐天的午后总是浸在一种懒洋洋的暖意里。
方源踩着青石板路往巷口走时,鞋跟敲出的声响都被晒得发绵。
他熟门熟路拐进那家开了近二百年的小吃铺,竹编帘子被手一掀,带着芝麻香的热气就涌了出来。
“小方,还是要两份糖糕、一份桂花酿?”
老板是个圆脸的中年男人,正手脚麻利地往油纸袋里装小吃。
头顶挂着的红色音响突然响了起来,循环播放着新出的促销广告:
“情侣同行享半价,进店消费送玫瑰酥啦——”
方源正掏玉兆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音响上,脑子里像是有根沉寂多年的弦被轻轻拨了一下。
十二年前的画面毫无预兆地冒了出来,也是在这样暖融融的天气里。
六岁的镜流扎着两个小辫子,在吃饭时,仰着小脸认真地说:
“方源哥哥,等我长大,要嫁给你!”
那时他只当是小孩子随口说的戏言,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没放在心上。
可此刻听着“情侣”两个字,再想起镜流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样。
一个带着点狡黠的念头在心里慢慢成形。
回去逗逗她,看她还记不记得当年说过的话。
拎着包装好的小吃往回走,方源脚步都轻快了些。
推开家门时,玄关处已经摆好了镜流的帆布鞋,客厅里传来她看剧的声音。
听到开门声,镜流立刻从沙发上站起来,像只雀跃的小猫,几步就扑到了他身上,手臂紧紧环住他的腰:
“哥,你回来啦!”
她的头发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蹭得他颈间有些痒。
方源稳稳地接住她,顺势将人打横抱了起来,往沙发走去。
镜流下意识地搂住他的脖子,脸颊贴在他胸前,能清晰地听到他平稳的心跳声,耳尖悄悄泛起了薄红。
把人放在沙发上,方源在她身边坐下,将小吃袋放在茶几上。
却没立刻打开,反而转头看向她,眼神里带着刻意装出来的认真:
“镜流,有件事要问你。”
镜流正好奇地盯着小吃袋,闻言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
“什么事呀?”
“十二年前,你六岁的时候。”
方源故意顿了顿,看着她渐渐疑惑起来的表情,放缓了语气:
“说过等长大要嫁给我,这话还算不算数?”
话音落下的瞬间,镜流脸上的疑惑瞬间僵住,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她怔怔地看着方源,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嫁给你”这三个字在耳边反复回响。
十二年前的记忆像是被打开了闸门,那个攥着筷子,奶声奶气说话的小女孩。
和眼前的自己重叠在一起,让她瞬间慌了神。
下一秒,红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她的脸颊蔓延到耳根,连脖颈都染上了一层粉色。
她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因为太过窘迫。
舌头像是打了结,半天也没吐出一个完整的字,只能发出支支吾吾的细碎声响。
更让她无措的是,脸颊烫得厉害,像是揣了个小暖炉。
连头顶都仿佛要冒出热气,整个人像被煮熟了的虾子,透着一股无措的可爱。
方源本就是想逗逗她,没料到她会反应这么大。
看着她脸红到冒烟、眼神躲闪又说不出话的样子,他再也忍不住,低低地笑了出来,肩膀微微抖动着。
他伸手揉了揉镜流的头发,语气带着笑意,故意放轻了声音:
“逗你的,看你紧张的。小时候的话,我从没当真过。”
说完,他站起身,拎起茶几上的小吃袋,转身往厨房走去:
“我去给你做饭,糖糕趁热吃才好吃。”
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厨房门口,客厅里只剩下镜流一个人。
她还维持着刚才坐着的姿势,双手紧紧攥着裙摆,脸颊依旧滚烫。
心脏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既有些失落,又带着难以言说的悸动。
她低头看着自己泛红的指尖,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方源那句“从没当真过”。
其实,她一直记得那句话。
从六岁那年说出口开始,这句话就像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她心里扎了根。
随着年岁渐长,看着方源从青涩的少年长成沉稳可靠的模样。
看着他一直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那份童年时的懵懂念想,早已悄悄变成了藏在心底的喜欢。
刚才被他问起时,她的慌乱不是因为觉得尴尬,而是因为被戳中了藏了多年的心事。
她想说“算数”,想说这么多年她一直记得,想说她是认真的。
可话到嘴边,却被突如其来的羞怯堵了回去,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笑着说“是开玩笑的”。
客厅里弥漫着糖糕的甜香,那是她最喜欢的味道,此刻却没了往日的吸引力。
镜流抬手摸了摸自己依旧发烫的脸颊,嘴角悄悄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心里默默想着:
方源哥哥,那句话,我一直都当真的。只要你愿意,我说的,永远都算数。
厨房里,方源一边系围裙,一边忍不住回想起刚才镜流脸红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下去。
他打开冰箱拿出蔬菜,水流哗哗地冲洗着菜叶,心里却莫名觉得,刚才那句“从没当真”,好像说得太草率了些。
这么多年,镜流从那个跟在他身后跑的小不点,长成了如今会害羞、会依赖他的姑娘。
他习惯了每天给她买爱吃的小吃,习惯了她扑进自己怀里撒娇,习惯了生活里处处都有她的身影。
或许,从很久之前开始,这份陪伴就早已超出了简单的“哥哥对妹妹”的情谊,只是他自己一直没承认。
锅里的油渐渐热了,方源将切好的菜倒进去,滋啦的声响里,香味慢慢散开。
他回头看向客厅,能看到镜流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块糖糕,却没怎么吃,侧脸的轮廓在午后的阳光里显得格外柔和。
或许,下一次,不用再等十二年。
(在等900年)
他想,等这顿饭吃完,或许可以认真地问问她,刚才心里想说的,到底是什么。
而客厅里的镜流,咬了一小口糖糕,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化开,心里却比糖糕更甜。
她抬起头看向厨房的方向,眼里带着藏不住的期待。
她知道,方源哥哥或许现在还没当真。
但她愿意等,等他明白自己的心意,等他们能真正把十二年前的那句话,变成未来的约定。
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浮动着食物的香气和淡淡的暖意。
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像这午后的时光,温柔而漫长,正慢慢走向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