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会吗?”
“会。”褚琰答得干脆,见她眼里浮起惊喜,不等她再问,便主动解释道:“先前在北疆驻守时,多数时候都在那边守岁,鲜少回京。”
“若赶上没有战事,便会去舅舅府上,跟他们一同守岁。剪窗纸就是那时,跟着舅母学的。”
祈安眸光亮了亮,忙不迭将手中物件往前递:“还请殿下赐教。”
“好。”褚琰唇角上扬,接过物什置于案上。
他先搁下剪刀,修长手指将红纸对折再对折,边缘压得一丝不苟。又从笔山上取了那支青黛笔,动作行云流水。
祈安学着他的样子折好红纸,执笔抬眸时,眼睫在烛光下投出细密的影:“接着该如何?”
褚琰握着笔,在折好的红纸上轻轻描出字的轮廓,笔锋转折间带着几分从容。
祈安紧随其后,笔尖亦步亦趋地跟着移动,偶尔抬眼看看他的动作,再低头专注地描画。
待字迹描好,两人一同拿起剪刀,沿着笔画的边缘细细裁剪。
纸页在指尖翻动,剪刀开合间发出细碎的声响,烛火映着两人低头的侧影,静谧又温馨。
不多时,两个“福”字便剪好了。
祈安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剪的那张铺开,看着那工整的字样,脸上立刻漾开灿烂的笑意。
“我已经出师喽!”她拿起福字在褚琰面前晃了晃,语气里满是雀跃,“师父教得真好。”
末了又俏皮地补充一句,“当然,徒弟也够伶俐。”
烛火下,她眼里像是落了星子,亮闪闪的,得意的小模样格外生动。
褚琰看着她这副神气活现的模样,眼底愈发温柔:“是。孺子可教!”
祈安眸中顿时流光溢彩:“殿下可还会别的花样?”
烛芯又结了一朵灯花,映着两人伏案的身影。
褚琰执剪的手稳若磐石,从简拙的兰草到繁复的连年有余。他耐心十足,每道转折都讲解得细致。
祈安也学得专注,一点就透,很快便掌握了剪裁的诀窍,剪出的图案渐渐有了灵气,飞雀振翅似要跃出纸面……
待祈安剪完最后一幅纹样,褚琰抬眼望了望窗外,夜色已浓,便提议道:“城中的夜市想必将要开张,你可想出去逛逛?”
夜市?
祈安心头一动,忆起上甘节前那晚的夜市,人潮涌动,喧闹嘈杂。
她向来不喜那些摩肩接踵的喧嚷,可此刻听褚琰提及,不知怎的,心头的排斥竟淡了许多,反倒生出一丝莫名的期待来。
她抬眸望向眼前人,红唇轻抿,终是颔首:“好。”
……
今夜的??资城像是被泼了一碗熔金,灯火从街头漫到巷尾,把夜色烧得暖洋洋的。
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都亮了起来,一串串悬在檐下,风吹过便轻轻摇晃,将红影投在青石板路上,随脚步挪转。
沿街的铺子几乎都敞着门,油坊飘出炸糖糕的甜香,酒肆里传出猜拳的笑闹……
最惹眼的是各处摊贩,支着木架的摊位上摆满了小年应景的物件——捏面人的老师傅手指翻飞,转眼就捏出个笑眯眯的灶王爷;卖香烛的摊子前堆着叠成小山的黄纸,旁边插着几束供神用的柏枝……
而最多的,就是卖灶糖的摊子,几步一家。
两人并肩走在街上,周遭的笑声、叫卖声裹着暖光涌来。
祈安目光落在身旁一个糖贩摊子上,转头对褚琰道:“殿下,等我一下。”
说罢便走向摊子,对摊主道:“要一份灶糖,麻烦弄碎些。”
“好嘞,姑娘稍等。”摊主麻利地应着,拿起小锤在大块灶糖上轻轻敲起来。
没等片刻,褚琰已缓步走到祈安身边。
“姑娘,您要的糖。”摊主用牛皮纸包好递过来,祈安一手接过,另一手递过铜钱。
摊主接了钱,笑着摆手:“慢走,下次再来啊。”
祈安浅笑着点头应下,转身和褚琰一同离开摊子。
她边走边拆开纸包,一股浓郁的麦芽甜香立刻弥漫开来,带着几分黏腻。
“糖粘齿畔,出口尽琳琅;嚼声铿然,岁岁体安康。”祈安捻起一小块灶糖,递到褚琰嘴边,轻声道,“殿下吃一颗。”
褚琰望着递到嘴边的糖,微微启唇含住,细细嚼了几下。
那糖果然黏得很,甜味也浓,对向来不嗜甜的他而言,甚至有些发齁。
祈安一脸期待地望着他,追问:“甜吗?”
“甜。”他应道,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无奈。
得到肯定答复,祈安立刻捻起一颗塞进自己嘴里,眉眼都弯了起来,显然觉得滋味极好。
一颗还没咽下去,她又捏起另一颗送进嘴里。
褚琰看着她这副模样,眉梢微蹙,仿佛自己的牙齿都被那甜味浸得发疼,却又忍不住觉得好笑,问道:“喜欢吃甜的?”
嘴里的甜味层层漫开,祈安眯起眼睛,像只餍足的猫儿。
听到问话,她忙不迭点头,糖块在颊边鼓起一个小包:“挺喜欢的。”
待咽下甜意,又轻快道,“甘饴入喉,烦忧尽消!”
两人并肩往前走着,祈安偏过头看他:“殿下可爱甜食?”
褚琰目视着前方涌动的人潮,只微微颔首:“尚且能接受。”
……
两人沿着灯火长街信步而行,每遇新奇摊位便驻足流连。
时而看那面人师傅捏个彩团,时而在糖画摊前驻留……一路走走停停,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转到街角,又撞见个卖首饰的摊子。
摊上摆着些银质的小钗、玉石的坠子,款式不算多,比起京都那晚她独自看过的首饰摊,实在算不得起眼。
可不一样的是,上次是形单影只,这次身边有他。
祈安瞥见摊子旁成双结对的人,又转头看了看身旁的褚琰,嘴角忍不住弯起。
褚琰瞧她笑靥如花,不由轻问:“何事开怀?”
祈安便把方才的心思说了。
褚琰闻言环顾,果见几对璧人正在摊前细选。
他若有所思,随即垂眸看向摊上的物件,片刻后拿起一支青玉竹节簪,转身抬手,轻轻将簪子往祈安发间一摆,仔细打量着。
祈安被他这举动弄得一愣,方才还漾着笑意的嘴角微微抿住,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他。
灯火阑珊,映得他神情专注。
眼波流转间,又见四周成双的游人——或执手细语,或共赏器物,皆是亲密无间。
回眸时,却见褚琰正凝神检视摊上物件,修长指尖掠过那些珠翠琳琅,眉宇间专注的神色,竟似在批阅军中急报般郑重。
祈安心头忽地泛起一阵甜意,这滋味绵长温润,竟比方才的灶糖还要沁甜三分……
最终,褚琰挑了两根摊子上最出众的簪子,一根青玉温润,一根白玉莹洁,质地都属上乘。
付过钱后,他便直接将簪子插在祈安发间,与她原本的头饰错落相叠,竟丝毫不显违和,反倒添了几分清雅。
周围不时传来女子询问的声音,祈安听着听着,也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好看吗?”
问完才愣了一下,脸颊微热,却很快定了定神,抬眼望着褚琰,静静等他回答。
褚琰的目光从她发间的簪子缓缓移到脸上,最后与她的视线相撞,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映着灯火,也映着她的模样。
他沉默片刻,语气无比认真:“好看。”
听到答案,祈安的唇角止不住地上扬,怎么也压不下,只好别过脸,指着不远处道:“我们去那边瞧瞧……”
褚琰眼底笑意更浓,几步追上她的身影。
宽大手掌忽然将她微凉的指尖拢入掌心,动作熟稔得仿佛演练过千百回。
“嗯?”祈安微微一怔,转头正撞进他含笑的眼眸。
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恰见刚从首饰摊离开的那对璧人——姑娘亲昵地挽着郎君的手臂,郎君的手正轻轻搭在那姑娘的手背上。
祈安瞬间懂了他的意思,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却没有抽回手,任由他牵着。
两人并肩行走于街市。
长街灯火如昼,却不及掌心纠缠的温度灼人;满街糖香四溢,也不如此刻心头泛起的甜意醉人……